陈文生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无限活力与精彩,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基础课程改革的今天,通过试卷测评学生学习能力依然是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小学数学学科试卷命题与新课程实施及课堂教学改革应同步发展。
试卷的命题应体现:
一、联系实际,取材现实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课程改革也强调要把数学学习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因此,在题目设计、材料选择上应带有现实背景和时代气息,使数学问题真正成为学生乐于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更多地认识现实世界。
如,六年级毕业调研卷中一题:
据统计2002年世界人口达到6179300000人,估计2050年将达到8700000000人:
去年,全国造林面积达5300000公顷;
地球赤道的周长是四万零七十五点六九千米:
500亿枚欧元硬币总质量达2392000吨。
1用万或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目。
把世界人口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2002年是()亿人,2050年是()亿人;
把全国造林面积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万公顷;
把欧元硬币的总质量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取近似值约()万吨。
2如果用地球赤道的周长绕400米跑道可以绕()周。
3去年全国造林面积比前年增长3.8%,前年造林面积是()。
上述这组考查题,选材不拘泥于本学科知识,将一个个数据与人口、绿化、地理等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产生了浓浓的生活情趣,对这些紧扣时代脉搏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孩子们理解数学的价值和认识数学的作用。
二、淡化训练,突出思维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因此无论是单元测试,还是学期测评,都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如(图)中年级一道题:估估量量涂涂算算
1量出所需的数据,求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2请用不同的颜色把长方形周长的和面积区分开使人一目了然(周长用_____色表示,面积用_____色表示)。
本题设计融学生的动手操作、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与区别、阅读理解中颜色的选择、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于一体,充分体现了命题要关注学生思维过程的理念。
这样的试题,可以较好地暴露出学生的思维过程,也能展现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三、丰富题型,体现人文
在命题时,力求题型丰富多彩,图文并茂,表达上增强亲和力,消除学生的紧张和恐惧心理,使学生们感到题目既有趣又轻松,如“判断对错”改为“啄木鸟看病”或“我当包公”,“选择题”改为“沙滩拾贝”或“大浪淘沙”,“计算题”改为“粗心大意回收站”。这样,有助于消除学生对考试的紧张心理,使学生感到考试并不是严肃的考查过关,而是愉快的自我检测与练习。
再如我校毕业调研中出的一道题:
“六一”儿童节,六①班全体师生45人去公园游玩,个人门票每人15元,团体门票满50人打八折优惠,六①班师生进公园要花多少元?
请思考:
1你的购票方式:__________
2你的想法是:__________
“请思考”中“请”字表达的是一种自然平等的人文品质,试题丰富的内涵也催生了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方法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联系。
四、挖掘教材,适度开发
在题目设计上,教师要合理挖掘教材,适度开发教材,设计一些开放性的数学问题。开放题为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解题策略,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实现数学的交流提供了广阔的交流空间。
如上述举例中学生购买公园门票一题,就是一道开放题,学生寻找出多种购票方案,使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与灵活性。
再如,高年级测评题:
人体中的血液约占体重的1/12,血液里约2/3是水,根据你的体重情况,算一算你的血液中大约含水多少千克?
这样的试题融阅读理解、分数应用题、估算等知识为一体,从生活中挖掘数学,不仅有趣味性、应用性,还渗透创造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潜能,适应个性化学习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