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中食物喻义对比及其习语翻译

2009-06-25 08:42
考试周刊 2009年19期
关键词:英汉食物

王 莉

摘 要: 食物名称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显示出不同的文化喻义。对比它们的喻义差异,在翻译英汉习语中的食物词汇时,可采用直译法、替换翻译法、意译法三种不同的翻译方式,从而有效地传递习语的文化信息,避免因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解。

关键词: 英汉 食物 喻义差异 习语翻译

人类生存离不开食物,因此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食物也逐渐被赋予除充饥果腹及维持人类生存之外的其他含义,并由此衍生出许多和食物有关的习语。然而,由于任何一个国家的食物都与该国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有紧密联系,因此在英汉语中食物名称及其习语显示了不同民俗文化和语言环境下不同的文化喻义。

一、食物词语的英汉比较

同汉语一样,英语也常用食物来喻义。但由于中西方饮食习惯和风俗的差异,两种语言对食物的喻义既存在异曲同工之处,也不乏大相径庭之处。

1.词义相近。在很多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方面,人类思维往往都表现出认知经验上的共性。所以,尽管英汉两种语言不同,但它们中有些食物词语所包含的文化含意却惊人地相似。比如英汉语都用酸葡萄(sour grapes)来代表因得不到而受指责贬低的东西。英语中的fat和汉语中的“肥肉”也都表示“优厚的”,“有利可图的”之意:a fat job(肥缺)。另外,英语中的pepper和汉语中的“辣椒”也都象征“尖刻、辛辣”。例如a pepper speech(尖刻的发言),a pepper satire(辛辣的讽刺文章)等,在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es)笔下,《红楼梦》中“凤辣子”就被翻译成peppercorn。而在比喻某人“头发变白”时,英汉语也都用盐(salt)来形容,例如:Experience has salted his hair.(世事经历使他两鬓堆霜)。

2.语义悬殊。语义悬殊指的是有些食物词语在英汉语中虽然字面意义相同,但由于不同的文化环境和不同的语言土壤,其隐含意义和联想意义迥然相异。比如汉语中的“醋”指“在男女关系上心怀嫉妒”,而英文中的vinegar则含有“尖酸、刻薄、乖戾”之意:The smile couldnt disguise the vinegar in her voice.(她的笑容无法掩饰她尖刻的语气)。又如英语中的oil含有“熬夜”的喻义:to burn the midnight oil(开夜车,熬夜);而“油”在汉语中则与此意无关,如“油嘴滑舌”、“油腔滑调”、“油头粉面”、“油水”、“添油加醋”等。当用egg来指人时,英语中并不无褒贬,如old egg(老家伙),He is a very good egg.(他是个好家伙);而在汉语中“坏蛋”、“笨蛋”、“混蛋”、“糊涂蛋”等则含贬义。

3.语义空缺。在欧洲,小麦、大麦和燕麦是主要的谷物。小麦主要是用来制作面包,所以面包成了英语国家传统主食,另外辅之以黄油、果酱和奶酪等,因此英语中和bread,butter,cheese等相连的习语比比皆是;而汉语民族则大部分以米饭(rice)为主食,因此汉语中常用“米”、“饭”来比喻和形容。饮食习惯和风俗文化的不同导致某些词汇在一种文化里有特定的联想意思,但在另一种文化里却缺少相对应的表达方式。试看下例:

He earns his bread by working in a restaurant.他靠在餐馆工作赚钱谋生。

英语习惯用bread来指代“生计”或“谋生之道”:bread and butter指“生活来源,赖以谋生的东西”,bread winner指“挣钱养家的人”,out of bread表示“失业”,to make ones bread意指“谋生”。又如butter up本意是涂黄油,后转义为奉承某人:

He began to butter up the boss in hope of being given a better job.他开始奉承老板希望能得到一个好一点的工作。

作为英语民族主要的奶制品之一,cheese常用来形容大人物或十分重要的人物,如:

John wanted to be the big cheese in the city.约翰希望能成为城里的大人物。

而汉语中则有“大锅饭”、“粗茶淡饭”、“生米煮成熟饭”、“炒冷饭”、“铁饭碗”、“灌米汤”“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等英语中没有的表达方式。

二、英汉食物词语喻义差异的原因

不同文化中食物词语喻义的差异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例如:

1.风俗习惯和传说掌故。独特的风俗习惯是造成该语言所特有习语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the carrot and the stick(胡萝卜加大棒),意为“软硬兼施,威胁利诱”,来自靠驴马运输的时代,当驴子中途停下来时,主人就用(stick)棒子抽打驴子,同时拿胡萝卜来引诱它,驴子被棒子驱赶,又想吃胡萝卜,就不得不按主人的意图前行。又如:couch potatoes形容那些整日沉溺于电视的电视迷。在当今电视时代,他们坐在沙发上,为了节省时间和不耽误节目,边吃边看电视吃着土豆条,因为土豆是西方主食之一。再如:in apple-pie order表示“将物品排列得井井有条”,来自美国新英格兰地区妇女做苹果馅饼时,总是把切得整整齐齐的苹果片放在面粉里,排列得井井有序。

汉语中“吃醋”的含义则来自唐朝。传说房玄龄惧内,唐太宗赐给他两名美女,但夫人不许他接受,于是唐太宗派人给房夫人送来一壶“毒酒”,说要是不接受美女就得喝下“毒酒”,房夫人毫无惧色,接过“毒酒”一饮而尽,结果发现是一壶醋,皇帝和她开了一个玩笑,于是“吃醋”的含义由此而来。

2.文学作品。由于深受基督教影响,英语中有大量习语来源于《圣经》,例如:grapes of wrath(骚动的原因,愤怒和暴力的根源);the apple of ones eye(掌上明珠);a land flowing with milk and honey(富庶之地,鱼米之乡);the salt of the earth(社会中坚,高尚的人);Adams apple(喉结);sell ones birthright for some red-bean stew(为了眼前的微小利益而出卖原则,因小失大)等都来自其中。cakes and ale(吃喝玩乐,物质享受)语出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Twelfth Night):

Dost thou think,because thou art virtuous,there shall be no more cakes and ale?

你以为你自己道德高尚,人家便不能喝酒取乐了吗?

汉语中用“青梅”或“青梅竹马”指代“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来自诗人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词人李清照也在《点绛唇》中有同样的表达方式:“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习语“不为五斗米折腰”在汉语中用来比喻有骨气、清高,不为利禄所动,出自《晋书·陶潜传》:“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三、英汉习语中事物名词的翻译

把源语的全部信息输入译语的同时取得最大限度的等值效果,是翻译的最终目的所在。英汉习语中由于承载了各自国家和民族的民俗国情、地理风貌、历史掌故、风俗习惯、文学作品,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调和形似与神似、字里与字外、本国和异域之间的等效与平衡。对于喻体、喻义和形象相近的习语,可以采取直译的方式;对于喻体不同、喻义相同,可采取替换形象的译法;而对于英汉喻义相差较大的,则可以用意译或变换译法。

1.直译。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些食物名词的喻义大致相同或相似,为了忠实于原文,可对此采取直译,保留原文形象,如:

芝麻开花节节高a sesame stalk puts forth blossoms notch by notch,higher and higher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

as like as two peas像两颗豌豆一样

pie in the sky天上掉馅饼

fish in trouble waters浑水摸鱼

eat a ducks egg吃鸭蛋,得零分

2.替换翻译法。当相同的喻义被赋予到不同语言的不同食品身上时,可以采用在译文中寻找具有相似喻义的习语或词语:

雨后春笋just like mushroom

a piece of cake小菜一碟

some prefer turnips and others pears青菜萝卜各有所爱

hot potato烫手山芋

You cant make an omelet without breaking eggs.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鱼米之乡a land flowing with milk and honey或a land of olive oil and honey

粗茶淡饭bread and water

豆腐渣工程jelly-built project

灌米汤butter sb. up

3.意译法。如果直译和替换翻译法都不能准确传达习语中食物词的喻义,则可采用意译法,忽略原文承载的文化信息,而传达给读者原文暗含的意义。

put oil on the waters平息风波

as cool as a cucumber冷静

in the soup在困境中

an old salt 老练的水手

青梅竹马the games of childhood/ the period when boy or girl grew up together

a storm in a teacup小题大做

play gooseberry 当电灯泡

a hard nut to crack难解决的问题,难以对付的人

return to ones muttons言归正传

吃大锅饭eat from the same big pot

总之,英汉语中的食物词汇,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有独特的极其丰富的联想意义。对这些联想意义的深入比较与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与把握这些词汇所蕴涵文化信息,避免因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解,而是有利于我们在翻译过程中更好地传达其深层含义。

参考文献:

[1]何善芬.英汉语言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庄和诚.英语习语探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英汉食物
商务英语翻译中英汉褒贬义词的应用探讨
搞笑:将食物穿身上
食物从哪里来?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英汉文化中的委婉语应用对比分析
食物也疯狂
英汉诗歌中的隐喻对比研究
英汉反身代词长距离约束的语用分析
英汉校园小幽默
Food(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