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喻的理据性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2009-06-25 08:42郑美花
考试周刊 2009年19期
关键词:理据性转喻认知

郑美花

摘 要: 转喻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即用凸显、易感知、易记忆、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形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的认知过程。本文探讨了转喻的认知理论及其产生的理据,以便我们能够全面地理解转喻的本质,更好地运用到学习和日常交际中去。

关键词: 转喻 理据性 认知 生成理据 教学

1.引言

转喻是极为常见的语言现象,Ullmann将人类造词的“语义理据”分为“隐喻性”和“转喻性”两类,它们建立在人类共有的思维方式之上。他认为:“一种语言没有隐喻和转喻是不可思议的,这两种支配力是人类言语基本结构中所固有的。”(转引自李国南,2001:153)但是我国学者对隐喻的研究兴趣似乎要远大于转喻。本文通过对转喻的认知理论和产生理据的多维分析,探讨了转喻在日常言语中的认知语用功能,目的在于证实转喻更具本原性,转喻在一定程度上比隐喻更为基本(Panther,Klaus-Uwe & Radden,G.1999),即语言本质上是转喻的(Radden & Kovecses,1999)。

2.转喻认知理论

Lakoff(1987:77)认为,转喻是认知的基本特征之一,它选取事物易理解或易感知的方面来代替事物的整体或事物的另一方面或部分。卢卫中(2006)认为,人们常接受的转喻的本质特征在于它借事物之间的关联性或邻近性建立事物之间的替代关系。两个事物之间只要具备了关联,就具备了建立转喻关系的基础。其关联或邻近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整体与整体的部分之间互为关联或邻近关系;同一事物的部分与部分之间互为关联或邻近关系。我们可用下图表示,事物A与其部分(或属性)A1之间互为关联或邻近关系,如图1,图2所示:图1中部分A1转整体A;图2中整体A转部分A1;图3中事物A的部分(或属性)A1与另一部分(或属性)A2之间互为关联或邻近关系,其中粗线表示要凸显的、易感知、易记忆、易辨认的部分。

3.转喻思维产生的理据

人类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并非凭空而来,它们既受到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又以此为契机得以培养、产生和发展。转喻思维亦是如此。

3.1物质基础——邻近性

人类认识事物的思维活动是对外界信息进行积极加工的过程,事物间邻近性特征反映在大脑中,经过人类的主动信息加工,相关联的事物能够彼此取代,演化为人类以此代彼的转喻思维能力(Lakoff & Johnson,1980:37)。例如,根据不同的邻近关系,我国古代女子获得了以下不同的代称:①根据服饰:巾帼、裙钗、青衣、红装、红裙等;②根据化妆品:粉黛、粉头、红粉;③根据形态:婵娟等;④根据人名:西施等;⑤根据膳食:糟糠等。

3.2哲学基础——体验性

转喻思维是人脑与客观世界在长期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发展而来的认知能力。人们根据经验建立起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相对固定的关联模式,是人对自身及外部世界体验与感受的产物,是人们长期自觉不自觉联想积累的结果,积淀为具有广泛共识的集体意识。例如,“容器—内容”这个转喻模式就是人类最初通过认识自身而建立的:人体就是一个容器,有内外之分,生活最基本的事情是呼吸、进食和排泄。转喻参照点(喻体)的选择同样是基于人类对事物相对凸显属性的经验性认识,一般情况下,整体比部分显著(因为大比小凸显),容器比内容显著(因为可见的比不可见的凸显),近的比远的显著、具体的比抽象的显著等(Lakoff & Johnson,1980:37)。

3.3心理学基础——完型性

人类的思维方式离不开一定的心理取向和特征,完型心理学(也叫格式塔心理学)和激活扩散理论为探究转喻思维的工作原理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学基础。人类之所以具有以此代彼的思维能力,是因为感知心理的组织原则在起作用。心理学将对整体的感知叫做完型感知。完型感知通过一系列原则对信息进行组织,其中接近原则和凸显原则是转喻的认知依据。接近原则是指在认知上,距离相近的事物容易被看作是一个单位;凸显原则是指人们的注意力更容易观察和记忆事物比较凸显的方面(转引自赵艳芳,2001:97)。接近原则体现了转喻认知过程中的可替换性,在语言系统中典型地表现在多义词现象中,例如,植物代其果实、花朵,动物代其毛皮、肉制品等;凸显原则揭示了人类注意力的一般特征。人类有限的注意力不可能同时注意到事物所有的特征,而必须有所选择,只关注事物的重要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凸显原则以接近原则为基础,接近原则以凸显原则为归宿。

3.4交际动因——经济性

在日常言语交际中,语言使用往往遵循经济原则,即以尽量少的言语投入去获取最佳交际效果。Quirk等人为此提出的“尽量简约”的语用原则(Quirk,1985:859)。简约就是在交际中进行有效的言语选择。说话人必须尽最大可能传递最多、最重要、最凸显的信息,并以此代表所要传递的全部信息。因为,从交际的过程来看,人脑产生和理解意义的速度约是其意义编码速度的4倍(Levinson,2000:6,28),因此编码成为交际的瓶颈。要实现交际的效用最大化原则,比较有效的办法是利用转喻—用凸显重要的部分代替所要表达的全部信息。转喻作为实现语言经济原则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词汇层面上,体现为多义词和缩略语的形成、词类的转化(名词化、代词化和形容词化等);句子层面上体现为整体事件与其子事件的相互替代、概念结构和语义结构的不对称,等等。

3.5语言功能的需要——社会性

言语交际也是社会行为,受到一系列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转喻在交际中能够起到重要的变通作用。考虑到交际双方的地位、权势、距离、性别、交际场合、内容等因素,说话人只能用听话人可以接受的信息来代替所要传递的信息。例如,为了维护自己和听话人的面子,说话人有时不得不用事件的结果让听话人或第三者去激活产生结果的原因。例如,“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到:‘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疤了!”(鲁迅《孔乙己》)句中“脸上又添上新疤了”暗示孔乙己“又挨打了”,这是以结果代原因的转喻。

4.教学启示

因此,为了准确、快捷同时又能以听话人可接受的方式传递所要交流的全部信息,说话人常常使用转喻的言说方式来表达,即选择凸显的、易感知和最有价值的部分信息代替所要传递的全部信息。

如,在句法和语篇层面,认知语言学的转喻、凸显性等理论可以运用于句法分析。认知语言学认为,主语的选择不是任意的,而是由情景中某些成分的凸显程度决定的,是由人观察和认知某一事件或情景的角度、过程和注意力决定的。以前的语法和功能分析并不能对其在感知和认知上的凸显性和信息度给予说明,不能解释句子连贯的内在原因。比如:

(1)The car crashed into the tree.

(2)The tree was hit by the car.

(蓝纯,2004:94)

两句虽是描述同一事件,但发话者的注意力的不同决定了对图形—背景的选择不同。主语相当于图形,宾语相当于背景,而谓语动词则标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一个事件的发生是一个过程,但人们不可能用语言表达整个过程,而只能选择不同的阶段作为描述对象,这种选择也决定了不同说话者所使用的语言是不同的。理解这些可以更好地进行句法篇章的信息结构分析,并有助于写作教学。

除了上文提及的以外,还包括同义反复、委婉语以及转喻在实现关联理论所提出的运用最小努力获得最佳语境效果的功能等。总之,教师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认知思维能力;向学生强调认知思维对语言知识积累的重要性,使他们知道,转喻就是人类认识世界、获取知识和进行思维的工具,转喻是语言表达不可或缺的基本属性。

参考文献:

[1]Lakoff,G. & Johnson,M.Metaphor We Live B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Panther,Klaus-Uwe & Radden,G.(eds.) 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C]. 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9.

[3]Quirk,R.et al.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Longman,1985.

[4]Radden,G & Kovecses,Z.Towards a Theory of Metonymy[A].Panther & Radden.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C].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9.

[5]卢卫中.转喻与委婉语的构成[J].外语研究,2006,(6).

[6]赵艳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理据性转喻认知
从字形看汉字背后的文化和理据
中国人姓名的理据性分析
多模态隐喻视角下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幸福的认知解读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汉语转喻分类研究
转喻视角下汉语中人体习语的研究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