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育苗与造林技术

2009-06-25 11:13姚佐才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14期
关键词:香樟造林技术育苗

姚佐才

摘要樟树是集用材、防护、城镇绿化等为一体的优良树处,总结了香樟育苗与造林技术,以期为香樟林的培育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香樟;育苗;造林技术

中图分类号S792.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4-0195-01

香樟又名樟树、小叶樟,为樟科樟属常绿乔木。主干明显通直,树皮不规则纵裂,叶互生,薄革质,呈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顶端急尖或近尾尖,根系发达,萌芽力强,稍耐荫,不耐水湿,在深厚、肥沃、湿润、酸性土壤上生长良好,是我国珍贵树种之一。樟木材质致密,与其枝叶都具有樟脑味,耐腐防虫;樟脑、樟油广泛应用在工艺、化工、医药上。樟树是集用材、防护、城镇绿化等为一体的优良树种。

1香樟育苗

1.1香樟种子的采收与储藏

香樟采种的母树应选择生长迅速、发育健壮、树干通直、树冠完整圆满、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20~50年龄的优良单株。香樟种子的成熟期一般为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采种时细致观察果实颜色的变化,当果实变黑色、果皮变软时用高枝剪采收。将采收的果实用水浸搓,并加入适量草木灰拌均,浸泡3~5d后用清水淘洗种子并晾干。一般1 350g果实洗出500g种子,再选用湿度为手捏成型一拍即散的细泥沙对香樟种子进行沙藏,之后定期检查沙床内泥沙的湿度,进行水分补充,以利于种子保存。

1.2香樟育苗圃地的整理

苗圃地应选择土壤肥沃、无严重地下害虫(如蛴螬、地老虎等)、水源充足、具有良好的排水与灌溉条件的地方。将选用的苗圃地在前1年冬季进行1次深耕。在3月上旬天气晴朗时,施饼肥1 500kg/hm2、磷肥750kg/hm2、复合肥375 kg/hm2作基肥,同时进行2犁2耙。按宽120cm、高10cm、步沟宽25cm左右作中间稍隆起的苗床,并在苗圃地四周边深开排水沟。

1.3香樟种子的播种

在播种前3d用1%~2%硫酸亚铁溶液5 250kg/hm2均匀喷洒苗床进行土壤消毒。在天气晴好的情况下,将种子从沙床中筛出,用水温35℃左右的水浸泡种子24h。在整理好的苗床上用小条锄沿苗床方向开播种沟,沟间距25cm左右,沟宽5cm,沟底应平整,深浅要一致。用187.5kg/hm2的种子均匀播于播种沟内,再用细火粪土或松木锯屑覆盖播种沟内的香樟种子,覆土厚度一般为1.5cm左右,田除去杂草种子的稻草按2 250kg/hm2均匀覆盖在苗床上。

1.4香樟幼苗的田间管理

播种后20d左右要经常到苗圃地查看香樟种子的萌发情况,在大部分香樟幼苗出土后及时揭去稻草。后期注意适时松土、除草、间苗与施用肥水。其中间苗要使香樟小苗保持在45~50株/m2左右且均匀分布。香樟小苗追肥的原则是由稀到浓,量少次多,适时适量,分期巧施,前期多施氮肥促生长,后期多施磷钾肥保粗壮。如第1次在5月上旬,浇施复合肥75.0kg/hm2,6月上旬条施复合肥112.5kg/hm2,7月上旬条施复合肥150.0kg/hm2,8月中旬施钾肥150.0kg/hm2。干旱时期可将灌溉工作与施肥工作相结合,于早晚进行。对香樟小苗合理灌溉要看天气和苗情,一旦开始对香樟小苗进行灌溉就要持续到小苗不需要灌溉时为止,8月后加强苗木田间管理,使苗木在寒冻到来之前能充分木质化,增强抗寒能力。同时加强地下虫害的防治。当年可产22.5~27.0万株/hm2甲、乙级香樟小苗。

2香樟造林技术

2.1规划和整地

按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土壤偏酸性的迹地为香樟规划造林地。先清理规划造林地内的杂草杂灌,在沿坡地等高线方向挖造林沟(抽槽),沟宽70cm、深50cm,沟间水平距为200cm,在造林前1年底完成,便于土壤受冻风化。在造林当年2月底完成造林沟的回填,禁止将石头和杂草回填到造林沟内,回填后的沟面要隆起。整地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机械性,增加土壤的透水、储水性能和保水、抗旱能力,增加土壤的通气能力,促进有机质的分解和矿物质的风化,从而改善造林地的立地条件,有利于造林施工,也能确保造林成活率的提高,促进香樟小苗的生长,从而提高香樟造林的质量。

2.2苗木栽植

植苗造林的工序为:起苗、分级、修剪、清点苗木数量、假植、运输和栽植。要保证造林成活率,就要尽量缩短整个工序过程的时间,防止风吹日晒造成香樟小苗失水。此外,保证香樟造林成活率及成材的关键是香樟小苗的质量。因此,选择根系发达、侧根较多、茎部挺直粗壮、充分木质化、顶芽饱满、枝叶色泽正常、没有受病虫危害和机械损伤的优质香樟苗为造林用苗。将香樟苗进行分级、修剪、除去枝、叶和过长的根系,打泥浆、假植,确保造林的成活率。

栽植密度为3 300株/hm2。植苗时先沿回填的造林沟植苗,株距为1.5m,挖植苗穴30cm深,在回填的造林沟经过雨水土层落实方可造林。栽植时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的原则,栽植深浅适当,使苗木根系舒展,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造林时将香樟苗运到规划造林地后,先将香樟苗根部打上粘稠的泥浆,放入植苗穴中培土扶正,然后培1层松土,呈馒头型,再用修枝剪将香樟苗沿土面剪断,并将剪除的部分插在香樟苗根部旁边,用于标记,以防香樟苗萌芽时受到意外损伤。

2.3栽后管理

2.3.1抹芽。当年植苗后1.5个月要查看香樟苗萌发情况,及时安排抹芽工作,确保香樟小苗长出良好的杆形。

2.3.2幼抚工作。主要是松土和除草。松土可以减少土壤的水分蒸发,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微生物活动,利于香樟根系的生长;除草可减少杂草与香樟幼苗争夺土壤养分、水分等,为香樟小苗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提高香樟幼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巩固造林成果。植苗后要连续3年抚育,采用带抚与除草剂相结合的方法。第1年安排3次抚育,5月安排1次带抚,要求带宽70cm,锄深10cm;在6~7月安排1次选用除草剂进行药抚;8~9月再安排1次带抚。以后2年都安排带抚与药抚各1次,时间为每年5~6月作1次药抚,8~9月作1次带抚。香樟造林地也可以间作,以促进林木生长为前提,间作时将作物种在距香樟小苗30cm以外,禁止与有碍小苗生长的藤本作物和高杆作物间作。

2.3.3施肥。造林后第2年于4月下旬施复合肥300kg/hm2;第3年在4月下旬施复合肥450kg/hm2。

2.3.4虫害防治。幼苗时主要危害来自樟叶蜂,樟叶蜂发生无规律,因此应早发现早防治。第1~2年在4月中下旬和6月上中旬用氯氰菊酯或菊酯类农药进行防治;第3年以后可用氯氰菊酯与烟雾剂进行烟雾防治。

猜你喜欢
香樟造林技术育苗
江南的香樟
香樟 香樟
香樟树,樟树香
论林业育苗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提高干旱区造林成活率的理论与实践
塑料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术
繁昌县沿江滩地杨树造林技术
日本五针松的嫁接育苗技术研究
针叶树容器育苗造林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