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凤娟
众所周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无论怎样进行,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都不能变,每个后勤职能部门都必须承担起为教学、科研和广大师生服务的任务,同时也应当肩负起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职责。公寓管理作为后勤系统当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工作出发点方面也同样围绕着管理、教育、服务三个主题开展工作。为了公寓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提高同学的满意度,我们有必要深入地探讨一下管理、教育、服务三者之间的关系应如何协调的问题。
一、公寓管理、教育、服务职能分析
从本质上讲,公寓管理、教育、服务三个职能本身并不能独立存在,而是一种相互结合、相互涵盖又互相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公寓实际的工作中,无论哪一项工作都或多或少的将三者联系在一起,有些是显性的,有些则是潜移默化的存在于某个环节当中。管理的过程可能是一个服务与育人的过程,服务的过程也可能促进管理体制的完善并达到育人于无形的目的。无论哪一种职能,只要他的过程是合理的、有效的,那么就一定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其他职能的发挥,至于管理、教育、服务职能的发挥程度,则主要看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必须对各个职能的主体与层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同时通过管理与服务主体的探讨、育人职能的途径分析进一步探讨三者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为公寓的发展提出良好的发展创新的思路。
二、公寓育人功能的途径
(一)管理主体的管理育人的途径
作为公寓管理主体中的一员,要想实现管理育人的目标,仅仅凭借现有的人员管理机制是不够的,每一个管理主体都应该灵活运用现有工作制度,根据公寓现状,走近学生,成为学生的“生活之友”。生活上成为朋友,感情上就容易亲近,思想上就更容易交流,有了思想上的交流,教育工作才能展开,教育效果也才能体现。这样,管理者充分利用学生公寓这一特殊场所,直接通过学生公寓的全方位管理与服务,达到在管理中育人的目的,使公寓管理主体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正确人生观形成的导师。
(二)服务主体服务育人的途径
服务育人目的,应是在服务的过程中由学校的灌输式教育,转变为启发式,使学生能够主动领会与感悟,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能力。这正是公寓服务育人职能的体现。现在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中长大,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篮,并且大都较为孤傲。步入大学校门时,年龄几乎都在18至20岁左右,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公寓是在校大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是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具有显著的第二课堂的教育功能。公寓内的服务员、保安员、维修人员等工作人员的年龄结构、以往的工作经历、现有的工作素养都会在日常服务中直接或间接的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这种渗透作用对于公寓内的学生来说无疑会产生一种潜在的影响,因此,服务主体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的好坏可能直接对服务育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服务主体的管理与教育,提高服务主体的综合素质,同时将公寓服务本身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从而形成一种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
三、公寓管理、服务、育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管理与服务人员的流动性增大,稳定性差
今年,依据“节约成本”、“减员增效”的要求,我中心管理结构及其服务结构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部分人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而离开,还有部分人员也因无法适应新工作方式的变化而离开,种种原因导致了上半年公寓中心人员流动性增大,队伍稳定性差等各种问题,对标准化服务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现有的部分人员也处在一种观望状态,因为变化,而使工作人员的心态产生了波澜,随之带来的服务工作也发生了变化,服务质量较之以往有所下降,学生的满意度也会有所影响,因此必须尽快建立一种完善的管理体制,以缓解改革带来的冲击与负面影响。
(二)对待事件的预防与反应有待于提高
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在校园网或BBS上看到学生们因为某件小事对我们工作投诉的信息,不管责任是谁,许多人都会不断地跟帖子,上级领导也会逐级过问。这对我们的影响很大。因此,公寓在管理、服务、育人的过程中,应建立迅捷的信息反馈机制、监督机制、沟通机制,尤其是应急机制,只有建立这些有效机制,才能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增进学生与公寓的沟通距离,切实维护好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将BBS上突显的问题,或重复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从而保障公寓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健康、顺利地进行。
四、对公寓管理、教育、服务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重视管理过程中的文化建设
公寓的管理应是一种能充分体现大学应有的文化品味的管理与服务,高校公寓的服务型管理思路应定位在“文化公寓”的建设高度上,学生公寓不仅是休憩的场所,更应是文化意义上的大学园区,学生公寓文化也是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寓管理与服务须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循着以思想政治文化为基石、休憩娱乐文化为装饰的思路,着重提升文化品味,增添文化气息,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形成文化层次多样的学生公寓文化体系,使学生公寓最终成为集教育、休憩、娱乐三位一体的学生喜爱的大学园区。
(二)强化管理与服务的观念性
在公寓社会化的过程中,有许多与之相伴产生的新事物,并出现了许多不曾遇到的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公寓的管理者要针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采取相应的办法和手段加以解决。同时还要建章立制,将最新的管理办法制度化、科学化、合理化直至法律化,以推进公寓管理的快速健康发展。具体要树立学生是消费者的观念,树立平等交往的观念,强化按章办事的观念等。
综上所述,公寓的管理,是集管理、教育、服务三者为一体的统一体,三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公寓管理者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紧紧围绕“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主题,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服务,坚持以管理推动服务、以服务带动管理,通过管理与服务达到育人的目的,从而实现公寓工作的健康发展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编辑/穆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