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克拉申的输入理论看网络辅助的英语专业写作课教学

2009-06-22 05:02
活力 2009年4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学习者习作

刘 颖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听、说、读、写是四项基本技能,其中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英语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学习者只有通过写作才能够以书面形式表达、交际,写作还会全面地反映出学习者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组织能力以及综合运用和掌握语言的能力。英语学习者必须要掌握写作技能。

一、目前国内英语专业写作课教学现状

根据我们多年对高校英语写作教学的观察,英语写作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教师教学强调写作知识的学习及模仿;教学内容主要是写作理论知识、修辞手法、文章模式、写作技巧和语法规则;教师提供范文,进行课堂分析,重点是结构模式、修辞方式、用词及语法,最后教师布置作文题,要求学习者按范文模式写出来。

二、Krashen的语言输入理论

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说认为:语言习得是通过接收大量可理解输入而产生的。即学生首先接触大量易懂的实际语言,通过上下文和情景去理解其含义。这样寓于交际语言中的句子结构就被自然习得了。其中,“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所谓“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指语言输入材料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它应当稍高于学习者目前的语言水平,才能对学习者的语言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三、英语专业写作课课余的语言输入方式

结合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说,我们在英语专业的写作课教学中尝试借助于互联网为学习者提供知识输入。我们可以将以下几个方面作为主要的侧重点。

首先,增加学习者的语言输入量。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互联网的相关内容与写作课相结合。假如我们准备让学习者以圣诞节为主题写一篇习作,我们可以事先通过留作业的方式让学习者在课余时间尽量了解西方国家圣诞节方面的背景知识,或者我们可以为学习者指定某个阅读的目标,比如指定电子报刊某一期的内容或者网上图书馆上的某本在线读物。通过这种方式,学习者能够从中得到充分的可理解性输入,而且,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都能够自主地选择知识输入的难易程度,这也为教师解决了“众口难调”的难题,因为同一位教师要对至少二十左右位学生授课,而学生习得语言的层次又各不相同,而通过这种让学生在广博的知识输入中自主地选择适合自身的知识输入的方式,教师就能够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可理解性输入。

其次,输出反作用于输入。

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说将语言习得完全归功于语言输入,强调了输入的决定性作用。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果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知识输入,将大量的知识塞给学生而等待学生自己消化吸收,这很可能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因此,我们认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语言知识的输入而且也要根据学生语言能力的输出来调节进一步的语言输入。换句话说,我们要利用输出来调控输入或者来反作用于输入。那么对于英语专业写作课的教学而言,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阅读完教师布置的网络材料后要及时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与教师沟通心得体会。我们这里仍以前文的写作圣诞节方面的习作为例,在学生阅读完相应的网络阅读材料后,教师和学生们要在固定的时间在班级的QQ群里进行交流讨论,然后学生们结合写作课上学习的写作知识和课余的网络阅读材料自选题目进行习作练习,而后教师要求学生将习作都发到电子邮箱内。

通过这种网络平台的交流,教师可以及时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指导,此外,教师通过批阅学生的习作能够观察出学生已习得语言能力的水平,并以此为依据为学生选择下一次的语言输入的内容。而就学生而言,因为学生能够与教师及时有效的沟通,自身的疑问也能得到及时的解决,这会增强其进一步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此外,教师会及时与学生就其习作进行交流沟通,这样短时间的反馈也有利于学生巩固已习得的语言能力。

最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借助于网络平台的便利条件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事先在互联网上申请一个班级通用的网络博客或网络空间,然后安排学生们每天去那里写英语闩记,或者鼓励学生们积极地以小记者的角色用英语来写报道。通过这些方式,学习者可以切实的将日常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而相应的,这也会激发学习者自身的学习兴趣,使其逐渐转入自主学习的良性轨道。而教师的监控作用在这里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日记或英文报道进行评阅,并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这些无疑会极大的促进学生习得目标语言。

总之,借助于网络环境下新型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突破了课堂教学时间、空间的限制,充分利用了网络多媒体所支持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可理解输入,加强师生互动,丰富学生的积极体验,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Krashen, S. Principles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

Pergamon,1982.:9-32.

[2]Ellis , R · UnderstandingSecond

LanguageAcquisi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Press,1985.

[3]Krashen,S.The l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l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

1985.

[4]李红. 可理解输出假设的认知基础[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11.

[5]李哲.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 济南:山

东大学出版社,2000.

[6]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 上海: 上海外

语教育出版社,1994.□(编辑/梁永安)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学习者习作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Structure and context in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
Pragmatic Analysis of Cat in the rain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