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翠玲 王晶洁 马成杰
一、什么是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指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这个指标表明企业资产中有多少是债务,同时也可以用来检查企业
的财务状况是否稳定。
二、如何正确理解资产负债率
从一个企业的安全角度来讲,如果一个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适度,或者资产负债率比较低,这个企业在财务上是安全的;如果一个企业的负债率比较高,那么这样的企业财务结构就很不稳定,因为大量的资产是借别人的,而借别人的资产到时需要偿还,就存在偿还风险。
资产负债率并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而应该根据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状况来判定。资产负债率对债权人来说,确实是越低越好,但对于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就未必了。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资产负债率普遍偏低表明公司的财务成本较低,风险较小,偿债能力强,经营较为稳健,对于投资行为的态度比较慎重。但是,也有专业人士认为,资产负债率的普遍偏低说明企业的经营趋于谨慎。从会计的角度来看,资产负债率过低或过高均属不太正常,如果过低则表明企业的经营非常保守或对于自己的行业看淡。
正常的情况下,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调节财务管理的一个杠杆,借贷和股东投入应该存在一个比例。而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在遇到资金缺口的时候,融资方式有多种选择,但是最主要的渠道一个是向银行借贷,再有就是通过证券市场筹资。对于公司来说,向银行借贷要考虑利息成本和承担风险的能力;而通过证券市场筹资则成本会比较低。所以作为上市公司要充分利用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于是更倾向于在证券市场上募资,是造成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普遍偏低的最主要的原因。
同向银行贷款相比,尽管通过证券市场融资的成本较低,但是,是有要求的,比如净资产收益率必须达到规定的指标,同时随着净资产的增加,公司的利润压力也会随之加大。而且还有要考虑股东的回报。据专家分析,正常货款和流动资金往来所需资金不向银行贷款说明公司的家底比较厚。但是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资产负债率在可能承受风险的范围内还是尽可能高,因为投入的资金最终要以投资收益相回报,负债比例越高,自有资金的收益率也就越高。且既然是利用股东的资金,则需要分红,如此来看增资配股后企业并没有那么轻松。
从目前的政策来看,虽然对于上市公司的增资配股有种种限制的条件,但仍挡不住融资成本低廉的对上市公司的诱惑。而在政策上对股东回报与否没有明确的规定,分与不分的弹性较大,能白用股东的钱何乐而不为?如此看来,向银行借贷使资产负债率高实在也没什么必要。但是,随着政策逐渐规范化,不分红应该要有充分的理由,从长远来看,忽视股东利益的行为将越来越行不通了。
1.从资本结构来看资产负债率。资本结构是指,在企业全部长期资本来源中权益资本和负债资本的比例关系。一般来说,由于投资者对信息的不了解,如果企业通过股票筹资,会被市场误解,使新发行股票贬值,所以只有在收益能补偿股票贬值损失时,企业才会采用此种方式筹资。从中可以知道,不对称信息总是鼓励企业管理人员少用股票筹资,多用负债筹资。这一结论和美国的经验统计一致。在美国非金融类企业筹资总量中,债券筹资总是占多数,新发行股票相对较少。而据今年我国公布的中报统计,与此正相反,上市公司的负债率普遍降低。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资产负债率普遍偏低表明公司的财务风险较小,偿债能力强,投资行为比较谨慎。但是从消极的角度来看,资产负债率低表明公司的资本成本较高。究其深层原因,我国上市企业大都不愿举债,是由于我国股市正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中,股权的约束机制和外部监管机制还未建立起来。
经营者可以滥用资金,随意分红派息。而从历史原因来看,长期以来,我国企业自有资本不足,资金匮乏,企业不得不靠大量举债来维持生产经营,导致企业负债经营比例奇高,企业一旦上市,首选筹资方式是大量发行股票。所以,我国的中小企业应该走出误区,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待负债率。
2.从财务杠杆来看资产负债率。我们再从财务杠杆方面来看负债率。财务杠杆作用是指负债对企业的经营效果具有放大作用,如果息税前利润率高于利息率,负债就可以增加税后利润,增加净资产收益率;相应地,如果息税前利润率低于利息率,负债反而会使企业由盈转亏,并加剧亏损程度。如果拿几个公司来比较,所有公司的资产总额相等,息税前盈余及息税前盈余的增长率也相等,只有资本结构不等,最后的结果是,当息税前盈余增长时,负债资本占总资产额比例大的公司,每股盈余增长额最高;当息税前盈余下降时,负债资本占比例大的公司的每股盈余下降幅度同样也是最大的。所以说,负债率是一把“双刃剑”,企业管理人员一定要慎重考虑,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本公司的负债率。在这方面,主要考虑下面几个因素:
(1)企业销售的增长情况。当企业销售增长速度比较快时,可以适当增大负债率,反之,就应降低负债率。尤其是在一些季节性企业,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负债率很明显地跟随着销售额的变化而上升或下降。
(2)在不同的行业,负债率也是明显不同的。我们在注意负债率时,不应一律等同对待。按一般规律,房地产、金融信贷机构负债率一般较高,而其他如制造业、化工行业等,就需要低一些的负债率,这样,财务风险才会小一些。
(3)企业所有者和管理人员的态度。如果一个企业的股票被众多投资者拥有,谁也没有绝对的控制权,企业所有者也许不愿举债,因为他们不会担心企业的控制权旁落。另外,从管理人员对风险的态度来讲,喜欢冒险的管理人员,可能会安排比较高的负债比例:反之,一些持稳健态度的管理人员则会较少举债。
另外,还要考虑信用评估机构、企业规模、所得税率、利率的变动等因素。
(编辑/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