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工程技术专业工学结合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施

2009-06-21 01:48吕彩明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0期
关键词:工学结合评价体系培养模式

吕彩明

[摘要] 工学结合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它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突破口,提高学生职业素质,最终达到提高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为目的。新的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依赖于评价体系与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支持。

[关键词] 工学结合 培养模式 评价体系

一、调整教学计划,突出应用能力的考核

以前,我们测量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一直存在“黑板加粉笔”的影子,偏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加上部分专业教师由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经验,各门课程实践教学大纲、内容及教学计划的制订没有很好地协调、递进与衔接,造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教学中,教师对实践和技能训练方面重视不够,因此评价与考核学生的方式很单一,往往通过一学期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及期中和期末考试综合评定,各环节所占比例分别为10%,10%,30%和50%,任课老师对学生的成绩评定掌握着绝对的主动权。成绩并不能真实反映能力,这种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为此,我们在进行大量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围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技能水平,对测量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调整,相应地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对学生的技能培养方面更是制定了更详细的考核。

1.根据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基本要求,分析和确定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基本技能目标。

2.围绕所确定的职业能力要求设置课程模块,并结合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大纲,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开发出应用性的实用课程。在课程的难度和广度方面,遵循“实用为先、够用为度”的原则。

3.加大技能训练课时量,理论与实习课的教学组织形式采取专职教师负责制。

4.将技能训练分为三个阶段,即基本仪器操作训练阶段、单项作业训练阶段和强化技能训练阶段,每个阶段都制定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考核方案。

二、加强实习实训工作,建立和完善考核制度

高职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教育为本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应体现“三化”、“四个结合”。即能力培养的专业化、教学环境企业化、教学内容的职业化。教学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制定与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要企业与学校的结合;教学过程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结合;学生的角色要与企业员工的角色相结合;学习的内容要与职业岗位的内容相结合。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技能训练,是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保证。

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原则:培养动手能力,与实际岗位零距离衔接,并且达到职业岗位资格证书的规范要求。实行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学分制,制定各单项实习内容的操作细则及实习成绩评价规则,学生综合能力评价标准,生产实习岗位业绩评价标准,毕业设计(论文)评价标准等。

实习实训考核制度的建立原则是:

1.系统性。考核的实训项目要成为体系,要满足专业教学培养目标的要求。满足学生未来在不同企业、不同岗位的主观和客观的心理预期的要求。实训内容要全,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工作技能。

2.仿真性。要模拟真实的生产任务,转变学生身份以企业员工角色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上交合格成果,提高工作效率。体验企业对质量要求的定位,有助于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有效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超前性。教育的功能在于满足现实性需求,更在于满足潜在性需求。在思想观念、思维方法、操作技巧方面的评价要适当超前,善于变通,鼓励学生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发展。

三、打造校企联合育人机制

根据测量工程技术专业的特点,学生在校两年半,完成基本理论学习和相应实习实训后,在最后半年到相关企业,生产单位进行技能的强化训练,也就是顶岗实习或生产实习。此时的学生具有学生和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对他们的管理不仅有学校的老师,还有企业的领导和师傅。而企业主要关心的是经济效益,考虑的是学生能否顶岗,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常常忽视学校的教学要求。学校在这一阶段的组织和开展工学结合时必有充分考虑企业生产经营的规律性,按规律办事,尽量保护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学生在“做中学”,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强化自身的职业能力。

校企联合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和严格考核制度,是工学结合取得实效的保障。建立了由校企领导、项目负责人和带队教师、一线师傅组成的三级管理小组,对校企联合育人进行统筹规划、统一管理。项目负责人和带队教师负责给学生安排生产任务和技能训练课题等日常协调、管理工作;生产一线岗位的师傅和带队教师共同承担对学生的技术指导和质量考核工作。在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要求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做到“六定”,即定计划、定内容、定时间、定岗位、定师傅、定目标,并在实习结束时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对学生的考核必须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考核贯彻合理、精简、高效原则。所谓合理就是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准确度高;所谓精简就是应该选择少数几个核心指标,力求简明;所谓高效就是操作过程仅需极少时间就可完成。

测量工程技术专业采用的二、四、四制,经实践检验,效果良好,即第一项职业素质主要考核指标包括遵章守纪、爱护仪器设备,吃苦耐劳,尊重师傅、文明礼貌,熟悉岗位、安全生产,动手能力强等,合计占20%,由项目负责人和师傅共同确定成绩;第二项工作业绩以企业下达的任务为基准,完成指标的为良好,超额完成指标10%以上的为优秀,完成指标80%(含80%)以上的为中等,完成指标60%(含60%)以上的为及格,低于60%的为不及格,此项指标占40%,由师傅确定成绩;第三项教学业绩,包括综合报告或成果图表等(占10%)、毕业论文(占30%),此项指标占40%,由学校指导教师确定成绩。

四、结束语

目前,各地高职教育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都在进行着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方案,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我们更应重视工学结合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没有评价,就没有管理。学生是工学结合的参与者,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是对工学结合的绩效的评价,对工学结合的质量的评价。学校要树立工学结合质量意识与全面质量管理观念,建立工学结合质量检查考核制度,制定全面的、可操作的工学结合质量标准与评估体系,形成工学结合质量分析、评价与反馈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工学结合更深入、有效、持久地实施。

参考文献:

[1]孙文学.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5,(4):20.

[2]李进,丁晓东.产学合作教育研究与探索[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3]孙琳.产教结合职业教育发展新途径探索[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2008年度高等学校科研基金资助项目,课题名称《高等职业院校测量工程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辽教发[2008]84号文件)。

猜你喜欢
工学结合评价体系培养模式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