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2009-06-20 05:26
职教论坛 2009年5期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

葛 伟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与形式;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加强专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和师德教育,找到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

作者简介:葛伟(1961-),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园林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9)05-0046-03

目前,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已达1000余所,比2000年前净增900余所,无论是学校数量还是在校学生数量,高等职业教育称得上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的学生不同于普通高校学生。一是学生文化素养有差异。现行的高考实行按高校层次、按分数录取的制度,使高等职业院校录取的学生与国家、省重点大学录取的学生相比,在知识基础、基本素养方面有一定的差距。二是在教育对象成份上有区别。普通大学一般为本科生与研究生、博士生数量相半,年龄总体上较大且相对成熟;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总体上年龄相对较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在大学生身上反映出的一些问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思想政治工作显得更为重要。高等职业院校及学生的特殊性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找准切入点,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对大学生带来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可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会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大量政治、文化观念以不同方式越来越普遍的影响着人们的道德生活,加速着思想道德观念上的博弈;另一方面,两种思想文化相互影响,使传统的主流意识被削弱。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最敏感的一个社会群体,其尚未定型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更为猛烈的冲击。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无不影响着大学生。这些文化所体现的重视商业价值、追求感官刺激、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将淡化大学生的思想信念,弱化他们的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感。同时,更有西方腐败的文化垃圾和堕落的生活方式渗透到大学生的意识和生活中,从而使他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伦理道德、社会行为、生活方式及交往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一切无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强化了大学生的自主意识,但同时可能淡化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市场经济的平等性加强了大学生公平意识,但也淡化了大学生服务奉献意识;市场经济的逐利性增强了大学生的效益观念,但同时弱化了大学生精神价值的追求;市场经济的自主性、独立性促进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但现代市场经济所包含的个体本位、优胜劣汰、金钱效益、竞争等原则,往往会使一些学生对个人利益的要求更加强烈,奋斗欲、成就欲也更加迫切,而当这些欲望膨胀到一定程度时,便会诱发极端个人主义,从而淡化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协作意识和群体意识,利己主义现象较为普遍。

(二)信息网络化对大学生带来的影响

网络文化的多样性易导致大学生思想混乱。不同文化的传播,多元快变的信息,每一个问题都是多维的、变化的,仅用一种价值观念去评判是非几乎变得不可能。由于了解信息的渠道更宽、接触面更广、接触的观点更多,当代大学生很难再简单按照教育者事先设计的思想和目标去理解和领会信息。同时,在理解信息方面他们也更加主动,不会像以往那样被动地接受教育者的灌输和安排,这样一来,教育者在学生传播、接受信息中的权威地位不复存在。学生自我判断是非标准的主动性、独立性更强,特别是东西方价值观念在学生头脑中的碰撞和冲突更加直接、更加激烈,因此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更加多元,价值选择更加困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不容易。

(三)社会导向及实际问题的困惑对大学生产生影响

一方面大学生具备的思想道德水平属于应试教育形式下的副产品。一个学生品德再好,高考差一分也不能读大学;过了高考分数线,表现不那么好照样可以上大学。家长、老师甚至社会衡量好孩子、好学生的标准就是学习成绩、分数,这给上大学之后的学生已形成思维定式;另一方面,上大学后,由高考前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高考书”的高压下或被动式学习到大学后较为宽松的自主学习,有更多机会了解到社会上的形形色色,尤其是社会的阴暗面,如腐败、不正之风、颓废文化等等,以及就业去向的迷茫、失落,“出国就好”观念的影响等等,加重了大学生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产生了对社会的不满,信心、勇气的丧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以及政治理想的淡化等,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为普遍。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树立“以人为本”,围绕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发展”的理念。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在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首先要尊重学生,站在平等的地位上交流思想,以理服人,不能居高临下,用“打、压”的办法去教育;要加强了解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对一些困惑或各种模糊认识做耐心的疏导,引导他(她)们正确的认识社会存在的丑恶现象;认清社会的主流,自觉抵制网上或书刊的不良信息;激发奋发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把个人进步、成长与为集体、国家做贡献紧密联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对占相当比例的特困生,利用国家发放的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奖学金等把学生思想引导到认识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关怀上来,以感恩的心态勤奋学习,毕业后报效国家;要把学生关心的就业问题当作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来做,让学生了解政府、学校帮助大学生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解除就业方面的误解,改变就业观念,加强社会实践和技能训练,增强就业本领。学校上下齐抓共管、协调联动,把学生就业工作抓好,使大学生切身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从而激发学生要求进步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在政治理论教学方面,高职院校的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同现在社会进步结合起来,加强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不断丰富课本以外的教育内容;多讲学生家乡的变化,多讲学生身边的事,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提高学生的兴趣。

在日常管理教育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对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要在学习、纪律、政治理论素养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业余党校、党员活动不断提高党性意识、成才观念,在行为规范方面有更严的标准,使之成为带动全体学生的排头兵;对低年级的大学生要从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确立成才方向、日常行为规范入手,以加强诚信教育为起点,加强公民道德和“八荣八耻”教育;对高年级学生要着重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到正确的恋爱观,从学业到职业的设计等方面入手加强教育。

开展学生自律教育。大学生是个人社会化的前期,全面提高其素质,除外界要给予其教育外,更主要的是自我养成提高,在实际生活中得到锻炼。一方面提倡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如在公寓管理中,通过公平竞争,产生学生自我管理的公寓自律委员会,值班、卫生、公寓文化等在老师指导下有声有色的开展,使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学会文明礼貌,学会为人处事,学会事务的管理。另一方面,通过各种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活动之中,寓教于学,寓教于乐。

高等职业院校要把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培养和塑造技能应用型人才是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任务,学生毕业后能否尽快地实现角色的转变、适应行业或企业的工作要求与目标,需要在学校日常教育与实习、实训中来养成必要的职业道德与技能。因此,在学校期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业职业道德当作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同时也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放弃的重要阵地。德育进网络,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就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科学及网络传媒技术,如互联网、闭路电视、录像等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将世界最前沿的科技动态、国内外形势发展动态以及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提出正确的观点,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教育和引导;其次是建立专门的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全面加强建设高校的党建和团建网,以校园网、班级主页、博客、邮箱为阵地,在师生交流中解决学生的思想、学业、生活上的问题,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及时、更直接,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使网络成为弘扬校园文化主旋律的阵地,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加大对网络的监控力度,规范网络行为,监控贴吧,组织学生上传正面的信息,及时删除负面的信息,建立网络环境中的行为道德规范,帮助广大学生增强网络法制和网络伦理道德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防止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

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渗透到各个领域与环节之中,实现由“单一型”向“合力型”转变。要形成综合治理,多管齐下的全员育人的模式。高职院校要构建以党组织和行政管理为主线,以党员和教师为主体力量,以政工干部、行政管理干部、两课教师为骨干队伍,工会、青年团等群众组织支持配合的专兼结合、党政协调、主辅相配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进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发挥全员育人的合力效应。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改变过去那种平面式、封闭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构建立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索思想政治理论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的新路子。要充分发挥即时形势教育的政策性、生动性、时代性这一特点,使形势政策教育制度化。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原则,使思想政治工作贴近实际。

(四)创新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校园文化的核心是育人。校园文化包括共同遵循并得到同化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校园精神、校风、学风及校园文化设施等。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的确立、高尚道德品质的养成、健康审美趣味的提升,无不受到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影响。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将对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高等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既有大学文化的基本属性,又有其承担着培养服务社会的应用型人才的职能。首先,高等职业院校必须以创新先进文化为己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突出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融,学术与实践的并举。其次,要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从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把企业文化所强调的进取精神、组织纪律和团队合作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之中。第三,培养学生树立专业思想,有目的、有组织地加强学生对本行业或企业的认知,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实现最大限度的专业对口就业。第四,加强公德意识教育,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年龄、知识基础结构与特点决定了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较多,教育学生遵守公共道德、诚信友爱、文明举止,形成自觉的文明风尚与习惯,使之先成人,再成才,这不仅是思想道德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学生做人的最基本条件,决定着学生能否以一个文明人的姿态步入社会。

三、高校抓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条件

(一)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健在领导

高职院校领导干部要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感、紧迫感。要充分认识经济全球化、政治的多极化、文化的多元化和信息量大、传递快的新背景及高等教育的改革与扩招发展新趋势,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把培养“什么样的人”做为高校各级领导干部首要问题思考,做为首要工作来抓。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校领导干部要树立“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学生教育以德为先的意识。目前,部分高校领导往往一手硬一手软,把培养人才中德育教育这首要和最主要的内容忽略,而单纯重视专业知识传授,甚至把主要精力放在跑校园扩地、扩招和跑项目抓钱上,这种状况不仅容易导致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弱化,违背了教书育人的原则,而且容易造成师生的思想混乱,最后不能很好地全面实现高等教育目标。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实际上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第一职责就是“传道”,就是要通过向学生传授做人之“道”、社会之“道”,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健康的人格基础,才能更好地接受“业”,解决“惑”。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品德教育影响学生的一生,是高等院校教育的永恒主题。专业知识传授虽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内容,但专业知识是不断变化、更新的,只有把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品德、进取的精神与掌握学习知识的能力、方法相结合,才能使大学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断变化的职业竞争中健康发展,不出现偏差,成为真正的人才。

(二)以党建促进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党的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面。目前,高校在校生中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青年学生政治上要求进步,追求健康向上的品质仍是主流,在高校中应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用党的理论占领思想教育的主阵地。一方面把党的最新的理论、方针、政策及时向广大学生进行宣讲,作为德育课的重要补充,使学生真正理解共产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另一方面要大胆地发展优秀学生加入党组织,要解决好入党动机,纠正入党为好找工作与工作后当官的思想,经常开展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党员成为学生中有理想、守纪律、品学兼优的先进分子。这项工作本身就是弘扬正气,是对更多学生的正确导向,是一面飘扬的旗帜。

(三)为思想政治工作创造条件

思想政治工作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一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具体、细致、生动的系统工作。它需要实实在在的各种载体,需要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需要为学生解决实际的问题。首先,要舍得投入。在高校网络建设、宣传设施、各种党团建设及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要有经费的投入与保证。要纠正那种认为钱投在上述方面是虚的,没有效益的认识,这是育人为本的需要,所产生的效益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其次,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专职队伍建设。随着高等院校规模扩大、学生增多,学校面临着辅导员等专职管理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能否配备人员,能否解决他们工资福利、学习进修、职称评定等实际待遇问题,是衡量一个高校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视程度的标尺,否则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无从谈起;第三,以良好的师德来影响教育大学生。“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高等院校是育人之地,作为教育者应以良好的师德与高深的知识并举,用自己的言行带动和影响学生。但不可否认,现在高等院校这块“净土”已沾染上了社会上存在的沉疴,教师追逐名利,忙校外之事,忽略校内教学工作;与学生及家长交往中利益的交换等等,这些有形无形地对学生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高等院校应把师德教育和教师的行为规范纳入整个思想政治工作范畴之中,弘扬美好的、鞭笞丑恶的,围绕高校育人这一根本任务开展教职工队伍建设和校风建设,使高校这一育人环境更加纯洁。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只要在把握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共性的同时,认真分析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特点,找准结合点,就一定能开创出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陈至立国务委员在教育部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

责任编辑:谢荣国

猜你喜欢
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索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校级标准的研究与实践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需做到“六结合”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浅谈高等职业院校“双能型”教师概念及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