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意象捕捉在古诗教学中的作用

2009-06-20 03:11李建国
现代教学研究 2009年3期
关键词:古诗教学意象作用

李建国

摘要:针对当前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意象捕捉法,旨在拯救诗歌的衰亡局面和恢复古诗的文学地位。文中首先分析什么是意象,什么又是意象捕捉,接着详细论述意象捕捉在古诗教学中的作用。为当今青年教师和学生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意象 古诗教学 作用

诗歌发展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诗歌走到今天呈下坡趋势,不能不令人担忧,看看现当代诗歌,数量虽然不少,但质量和读者量却远远不如过去。人们非但对自己的幼稚做法不以为耻,反而对古诗采取冷漠的态度,说长道短,妄加评论。对于这一点,又以当今青年教师和学生表现最为突出。在古诗教学中,有的青年教师常感头疼不好教,而大部分学生则干脆认为,社会都进步了,还去学那些陈旧的“之乎者也”有什么用?更何况听不懂。

学古诗到底有没有用?回答是肯定的。他不仅在文化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先进的传统文化,而且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政治经济的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写照。那么,故事在他们之间发挥着桥梁的作用。至于会出现上述问题,涉及到态度和能力因素。应该指出并非所有当今青年教师和学生都是这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中的大多数受这个新社会的影响,对古诗写作背景及旧社会知之甚少,换句话说,古文根本不扎实,难教难学是可以理解的。

既然是能力问题,我们总会有办法解决的。关键态度是否正确,如果端正了教与学的态度,并正确掌握教与学的方法,那么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据此,我们提倡在古诗教学中采用意象捕捉法。

“意象”最早见于二十世纪初形成的西方意象主义。意象派认为,“意象”既是被感知的客体,也是诗人对它的体验;二者再由准确的不加修饰的词语表达出来。作为思想内容的载体,词语本身意义莫大于此。诗歌“只不过是词语镶嵌的图案。”(休姆语),换句话说,庞德给意象下的定义是“意象是在刹那间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

简言之,“意象”是由“意”和“象”组成,这里的“象”就是客观事物,而象外之象就是“意”。“意象”有着可变的意义,像代数中的符号a、b、c。中国古诗中经常出现“月亮”这个意象,用在不同地方其意义不同。“月亮”可以表示思念家乡,如“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象征纯洁的爱情,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还表示寂寞等意象。因此,捕捉意象法就是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种思维方式,即诗中意象是什么,为什么用这个意象及它想要传达的是什么,最后要求学生领会诗中的画面、形象和语言的特色。我们认为意象捕捉在古诗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画面的生成

古诗中出现的意象一般不只一个,而是一连串,且这些意象不是孤立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由颜色深浅、虚实、远近形成的一幅幅画。在古诗教学时,老师首先要学生找出其中的意象,然后指导学生按作者的情感流露把这些意象串连起来,犹如身临其境。不妨来看看两首诗:

钱塘湖春行登 高

白居易 杜甫

孤山寺北贾亭西, 风急天高猿啸哀,

水面初平云脚底。 渚清沙白鸟飞回。

几处早莺争暖树, 天边落木萧萧下

谁家新燕啄春泥。 不尽长江滚滚来。

乱花渐欲迷人眼, 万里悲秋常作客,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百年多病独登台。

最爱湖东行不足, 艰难苦恨繁双鬓,

绿杨阴里白沙堤。 潦倒新亭浊酒杯。

前一首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写,诗中句句都是意象,处处有景,也处处活动着诗人的身影,移步换景,景中有人,象中有兴,情意盎然,如诗如画。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是一曲优美的春之颂歌!教学时,教师应声明:写景时当然需要形象鲜明,突出景色特征,更主要的还应象中有人。而学生也只有在准确地把握意象的基础上,方可进入诗人的心灵,悟出真谛!后一首,前四句是诗人眼中的环境风物,后四句是诗人倾述这样特定的环境风物中的心情。物与人两组画面相互对应、交织。很多时候,与其说我们是在读书,不如说是在看花,看那一系列鱼贯地越过的动态画面。一个人善于或不善于读诗,重要的一个区别在于他能否将凝固不动的文字,迅速转换成活跃的图画。学生尤其是中学生在其智力发展不完全的情况下,好动不好静。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个年龄特征,授之以正确的阅读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诗里绝不能没有画面,否者失去了依凭,组织成的静态画面,是很难把激动的感受、深微的意绪表现出来的,诗歌画面之所以一般呈现动态,是要发挥“语景”之所长而掩其所短。《钱塘湖春行》里出现五个虚词:“初、谁、渐、才、最”,他们所起的重要作用,就是把一幅幅画面从外部串联在一起,此外,远近、俯仰、动静结合,有力地推动这些画面加速运动。然而,《登高》几乎没有虚词,抬头是“风急天高”,俯首是“渚清沙白”。全诗主要依靠画面与画面平行、对照、引申、补足等方面来实现对列。“律师之妙,全在乎字外。每上句与下句转关接缝,皆机窍所在也。”(《艺术概论》刘熙载引论)

二、有利于理解语言的双层性

很多古诗具有言意的双层性。“言”超脱了客观存在而成水中之月,镜中之像,即所谓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意”则超越了客观实在的“象”的局限,而且有象外之意,意外之意,即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意”假于“象”,假“象”而见“意”。表象只是手段,表意才是目的。所谓“诗贵意”(李东阳《麓堂诗话》)。“象”要形象生动如在眼前,而“意”则要不尽,愈多愈善,使“意”含于“象”。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时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李白《子夜吴歌四首》之三

李太白的《子夜吴歌》,旨在希望朝廷能体贴征伐给唐朝广大人民造成的痛苦不幸,早日结束不义战争。诗歌一开始就以月起兴。明月和下面的“秋风”在古诗中都是浸透离情别绪的意象。次句描写千家万户捣衣之事。诗人眼中景,耳中声,无不是长安百姓对征战亲人的思念和牵挂。总之,诗歌意象的有机结合构成明净凄清的景象,撩人愁绪的氛围,哀怨动人的少妇形象,产生感人的艺术魅力。“诗犹文也,忌直贵曲”。(施补华《佣说诗》)托物言志,含蓄蕴藉,是中国诗歌的传统审美特征。

“言有尽而意不穷者,天下至言也。”(苏轼语)韩愈《咏雪贈张籍》中的“穿细时双透,乘危忽半摧”二句描写了下学时雪花的特性:无处不到,能从两面穿到洗缝,拼命高攀而半途坍塌。诗人观察落雨细致精确,描写形象生动,如在眼前。字面上似精工写雪,实际上含有更深层的意象,那便是对社会上那些苦于钻营拼命高攀的势利小人的嘲讽,活画出他们的嘴脸。诗人的这层意思深藏于摹写雪的“象”之下的,于是这个“象” 便不仅仅只是雪之景象了,而且是势利小人钻营攀附之象。此外还有,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等。

三、有利于形象的塑造

诗歌具有形象性,一首好诗离不开形象的塑造,优秀古诗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中,学生应根据诗歌中的意象,在我们头脑中再现作者是中所要表达出来的形象。那么,如何再塑诗歌的形象呢?下面介绍两种方法:

1.比兴法的运用。先言他物,以引起歌咏之词,这是古诗词的传统方法。从《诗经》到近代诗歌,例子可以说不胜枚举。而杜甫堪称这方面的楷模。他借物写人的诗不在少数,作于晚年的《古柏行》就是交口称赞的名篇。这种写法一般是先扬后抑:先极言其美,再笔锋一转言其不幸之遭遇,形成一个鲜明对照,使读者在这种不平衡的场景和情感转换中产生一种特有的审美心理和感受,激越一种情感的震荡,使人久久难以忘怀,沉浸在艺术回味之中,达到抒发愤懑、陶冶性情的目的。最易见的,是比拟性语言的运用。“樱桃小嘴糯米牙”(李季),“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只是取其鲜明的色彩进行比较,尚以为嘴巴小得像樱桃,人的面庞跟桃花一样红,那将是多么可怕!比拟当然要贴切,贴切才能容易让人领会;比拟要求新奇,新奇才能产生突发意外的刺激力。

2.语法的变格。变格是对常格而言。人们在诗歌的创作与欣赏中会时时发现,诗歌中的语法是很难用常格来苛求的。变格中有省略、倒装、脱节等等,究极变换。

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褴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一

雪莱说:“诗的语言的基础是比喻性,诗的语言揭示的是还没有任何人觉察的事物的关系,并使其为人永远不忘。”诗人李白用无可挑剔的自然美的属性意象:飘渺的云,国色天香的花去比那具有人间难以企及的杨贵妃,为了给人们留以想象的余地,于是才用倒装法。杜甫的《晴》中:“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这一倒装,是先突出视觉所见彩色,在句中却是对草、云的形容。倒装句简单说来是如何安排字句问题,贺拉斯说过:“在安排字句的时候,要考究,要小心,如果安排得巧妙,家喻户晓的字,就会取得新意,表达就能尽善尽美。”

我认为,在古诗教学中,正确掌握并灵活运用意象捕捉法,对于恢复文言教学的应有地位,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期望,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中能有更新、更好的方法应用于教学。

参考文献:

①《唐诗艺术技巧分类辞典》宗绪连等编,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

②《意象派诗选》(英)彼得•琼斯编,裘小龙译,漓江出版社1986:6•15——16

③《诗歌意境琐谈》竹亦青著,重庆出版社,1985:23、35、80.

猜你喜欢
古诗教学意象作用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来自林间的风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古诗教学如何激发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研究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