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体育课的几点建议

2009-06-19 02:09刘连顺
学周刊·中旬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示范动作灵活运用教学法

刘连顺

体育教学中,动作技术的示范是最常用、最主要的一种直观教学的方法,是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示范动作的好与坏,它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示范过程中,要考虑以下几点:

一、要有明确的目的

教师在教学中每一次动作技术的示范,都要根据体育课的任务、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要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如示范什么,什么时候示范,怎样示范。在示范时到底让学生看动作结构,还是看动作的用力顺序;看动作的整体,还是看动作的局部,教师在示范之前都应明确告诉学生,使之在观察中做到目的明确。

二、动作要优美准确

教师的示范应是动作的典范(特别是要做好的第一次示范),要力求准确优美,利落大方,给学生精确的印象。反之,示范动作不规范,动作拖泥带水,就会造成学生对动作的观察和理解不清楚,容易形成错误的动作,在练习过程中形成错误的定式后就很难改正了。

三、选择位置要合理

教师示范动作的位置和方向,要根据班级学生队形的大小、方位、动作的性质、结构和要求,以及学生观察动作的部位、安全要求等因素来决定,要以全班学生能够看得清楚为原则,如为显示动作的左右距离(篮球防守的左右滑步移动的动作)可采用正面示范:为显示动作的前后部位,如前滚翻、支撑跳跃、滑步推铅球等,可采用侧面示范;教学广播体操和一般的徒手操,可采用镜面示范;对一些方向、路线变化较为复杂的动作技术,如武术套路,宣采用背面示范。同时还应注意不要让学生面向阳光与风沙,并避免其它刺激物的干扰。

四、示范的次数要适当

教师示范的次数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定。一般来讲,在传授新教材时,为了让学生对所授的教材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可先做一次完整的、准确的示范,然后,根据教学的步骤进行重点、难点动作的示范。切忌盲目或无止境的示范,以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此外小学生、初中生年纪小,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模仿力强,对他们可适当多做几次示范,少讲解。

五、教学遵法与灵活运用

根据教学的不同情况,思路要开阔,方法要灵活,而不拘泥于某一固定的教学形式。在体育教学中,理解运用教学遵法与创新灵活的教学法则时,应注意克服以下三种偏见。

1把一些体育优质课视作教学模式

一些体育公开课(观摩课、教学影片、录像等),堪称教学有法,一般较为推崇,但从教无定法的高度来认识,此类课并非固定的教学模式。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不同的体育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其选用的教学方法是不同的,没有一种教学方法也不可能用一种教学方法可以能适应用于各种教学情景;二是相同的教材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亦取得不同的教学效果,这恰恰是灵活运用不同教学方法的缘故,灵活运用法就在于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具体情况去设计教学全过程,去优选教学方法。对于优质观摩课,明确观摩的宗旨至关重要。建议把着眼点放在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素质上,如吃透教材的厚实功底,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授课艺术,巧妙地变换课堂的教学风格,辨析学生心理活动,这些对我们每位体育老师很重要。

2把灵活运用法误解为教学的随意性

由于推崇教学无定法,于是出现了不遵循教学规律,不讲究教学方法的某些做法,这是不对的。教学是由教师、教材、学生三个要素构成的,其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教的客体。但又是学习的主体,然而体育教学工作又具备心理、社会、教育等特殊功能,因此,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每一个要素,每一个教学过程,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可谓环环相扣,不可一失。这一切均应该统一在总的教学目标之中,事实上,正是从体育教学这个具有动态性的整体出发,才提出灵活运用法。

3学过“教学法”即认为自己教学有法

我们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大部分教师,都上过“教学法”的课程,认为学过“教学法”便方法在握了。对此,我国不少学者做过很多论述,其实教学法就是教学论,而不是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不能误解为技术的单纯方法。当然,任何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理应学习、借鉴和推广,但更重要的是靠自己去体会,去研究,去实践,这样才能转化为自己的东西。那种不费力气照搬某一教学模式,甚至寻求所谓的万能教学法的做法都是不可取得。

猜你喜欢
示范动作灵活运用教学法
灵活运用放缩法,提升证明数列不等式的效率
灵活运用转化思想 引领学生深度学习
浅谈上体校普修田径课的方法
高校体育教师的课堂语言技巧
如何灵活运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
灵活运用信息技术 优化看图说话教学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