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强
《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学生对知识生成过程的体验。体验是学生自主建构的前提,是能力生成的基础和决定性条件。数学教学中的体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数学活动中主动参与、亲身经历,获得对数学事实和经验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数学课堂中的体验教学”的一些见解。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中学
“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实践的机会,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激发实践探究的欲望。教师要抓住学生好奇心、好胜心强的特点,善于创设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在学习内容和求知心理之间不断制造矛盾,诱发学生在“问”中学。
如我校一位青年教师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安排了角色模拟——以4人为一小组,准备好各种小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进行模拟买卖货物的情景。这样把“认识人民币”的教学融入生活情境之中,从而在过程中不断“暴露”数学问题:如何买到“东西”呢?怎样找钱呢?这些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到数学问题上来,激发了他们探究的欲望,学生就产生了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
二、注重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做”中学
儿童的动作思维占优势,他们的智慧出在手指尖上。现代教学论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将教学设计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通过建构数学模型,让动手操作成为强化学生“体验学习”的肥沃土壤。
如教学“长方体体积计算”时,为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我在进行了一些铺垫训练之后,重点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边设问、边实验、边思考。首先让学生把4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1排,拼成长方体,说一说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然后摆3排,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又是多少;再摆2层,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又是多少。提问:这个拼成的长方体与所需小正方体的个数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长方体的体积该怎样计算?然后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和思考的基础上相互讨论。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发现长方体的体积正好等于长、宽、高的乘积。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比较、思考,归纳总结出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我通过让学生手脑并用,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很直观,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这样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提高学习效益,学会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又如在教学“摆小棒”时,我让学生想一想摆1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那么摆3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接着引导学生动手摆一摆,并思考:摆4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摆5个、6个呢?学生摆完后,得出结论:摆4个三角形用12根小棒;摆5个三角形需要15根小棒;摆6个三角形用18根小棒。我提问: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学生各抒己见。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讨论:看看哪种方法最简便?从而学生自己得出用乘法计算最简便。之后我让学生试试用5根小棒能不能摆2个三角形?用7根小棒最多摆几个三角形?学生通过操作得出7根小棒最多能摆3个三角形的答案后,自然体会到了一种成就感。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动口叙说,从实际感知中进一步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并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鼓励自主探索,让学生在“探”中学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联系”。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防止铺垫过多、提问过细、指导过滥。教师应多为学生提供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数学。
例如在教学“一位数除两位数”一课时,我让学生把5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并且把分小棒的过程用竖式表示出来,结果出现了以下几种思维方式:(1)直接用口算的方法把5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写成竖式;(2)想:(?摇)×2=52,得出竖式;(3)先分单根的小棒,再分整捆的小棒,得出竖式;(4)先分整捆的小棒,再分单根的小棒,得出竖式。对于这几种做法,我都作了积极的肯定。接着,我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计算52÷2,运用第(4)种方法的学生很快算出结果;用第(3)种方法的学生分了三次除,在竖式计算时不知怎么除;而直接用口算或想乘法计算的学生普遍感到比较难算,从而体会到用竖式计算的必要性。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我不加任何干预,而是让学生自己在实际问题中作出判断,选择最佳方法。
四、提倡实践应用,让学生在“用”中学
数学应用意识的体现之一是当学生面临生活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寻求解决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如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探究等活动,给学生以实践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教师应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经验和体会,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模拟到商店购物,如先买3支钢笔和2支圆珠笔,然后根据需要全部转换成买圆珠笔,商家应找回多少钱?或者全部转换成钢笔,还要付多少钱?学生通过对这些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并展开讨论,体验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味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实践证明,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只有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体验数学,经历认知的全过程,才能实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认知,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创造,发展思维,体验数学的真正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