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新宇
在中国人民大学有这样一位教师:她是潜心耕耘的学者,独著、主编、参著的学术著作和教材达26种之多,曾在国内外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她是诲人不倦的教授,从教20余载,培养了为数众多的博士生、硕士生及本科生;她还是高效廉洁的校领导,分管学校财务、科研工作多年,创造佳绩无数。
她,就是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冯惠玲。
为师:进德修业 自强不息
1969年8月,刚满16岁的冯惠玲在“上山下乡”政策的感召下,告别北京来到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这里度过了9年的青春岁月。然而她的青春并未虚度,因为家庭的熏陶和对知识的浓厚兴趣,她每天在超负荷的体力劳动之余,总是利用一切机会学习文化知识。就凭着这股刻苦勤奋的韧劲,1978年9月她迈进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校门,从此便与中国人民大学结下了30多年的情缘。
1985年,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完成了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后,冯惠玲留校任教。时光荏苒,20多年中她先后担任了档案学系副主任、主任、档案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等职。然而,不管身居何职,她最热爱也最引以为自豪的却是一线教学工作。
著名教育家陈寅恪曾经有过“三不讲”的名训,即:书上有的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不讲。作为一名教师,冯惠玲始终将这句话作为座右铭。不管是给本科生、研究生、博士后讲课,还是外出授课、出国讲学,她的教案和课件总是“更新升级版”,她的课堂总会迸发新的思想火花,她举的事例总会是学科发展中的新人新事。20多年来,从本科生到博士生,她的课总会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且一直被评为“优秀课程”和“精品课程”。
2008年暑假期间,冯惠玲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卧床不起,医生叮嘱她万不可再过度劳累,然而这位“顽固的病号”却每天“卧而不休”,硬是在病床上读完了上百本的专业书籍和杂志,审阅了数位硕士生的开题报告。
“病号”学术严谨在学界广为人知。凡是冯惠玲亲自把关的材料,至今还没有人找出错误,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
如今,冯惠玲指导的博士生、硕士生也都在学术方面卓有成就,很多已成档案一线和档案理论研究战线上的业务骨干。她于1991年和2004年两度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她指导的1篇博士论文还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为术:信息管理 开山之人
上世纪末期,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信息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信息资源管理工作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经济潜力和社会能量,而我国在这一全新领域面临尴尬。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正式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这一更名改变了尴尬的局面。众所周知,档案管理是一项历史悠久的工作,信息资源管理则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将这项历史悠久的工作并入这门年轻学科的背后推手,正是我国档案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冯惠玲教授。
凭借在档案学、电子文件管理等方面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在档案学界极高的学术影响,冯惠玲敢为人先、勇于创新,为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历史性的推动作用。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冯惠玲就率先在国内对电子文件的管理开展创新研究。从1998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机关、企事业单位电子文件管理模式与方法研究”,到2003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电子政务系统中文件管理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从她在国内的专业学术研讨会上所发表的演讲,到她以“国际档案理事会教育培训处委员”身份参与的各项国际事务,她尽可能地利用一切场合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鼓”与“呼”。她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取得了重大反响,曾被业内专家认为“有举足轻重的理论指导意义”。
冯惠玲教授认为,虽然计算机网络环境为信息资源跨时空的共享、集成、整合提供了可能,进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但同时组织也很可能陷入IT黑洞、数字鸿沟、信息孤岛、知识产权纷争等新问题之中。今天的信息资源管理学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空间和旺盛的社会需求,信息资源应因信息技术的进步而飞跃。为此,她紧跟时代发展需要,密切跟踪国际学术发展前沿,及时吸纳国际学术研究新成果。
在研究过程中,冯惠玲注重对电子政务、电子文件管理、知识管理、信息安全、信息资源建设与发展等社会信息化的热点、焦点和关键问题的研究,主张不断拓展学科领域,力求在中国人民大学多学科互动的平台上,为培养信息资源管理人才、攀登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新的学术高峰提供条件。
如今,冯惠玲的多部学术专著已成为我国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开山之作、奠基之作,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她参编的《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概论》获得了2001年度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主编的《电子文件管理教程》获得了国家档案局2004年科技进步二等奖,主编的《政府电子文件管理》获2004年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主编的《档案学概论》获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年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和2004年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
基于所获得的卓越成就,冯惠玲在1999年入选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2000年入选为“北京市优秀理论人才”,同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于2004年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的称号。
200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原主任王刚专门对冯惠玲教授所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的基础理论与框架体系研究”作出重要批示,对此,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媒体进行了专门报道。
2008年6月,温家宝总理对以冯惠玲教授为核心的课题组提交的报告《关于做好地震灾区档案抢救收集工作的建议》作出重要批示,希望认真研究报告内容,积极采纳,切实加强灾区档案抢救收集工作。不久,温家宝总理又对由冯惠玲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课题小组所提交的《关于加强我国电子文件科学管理的报告》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作出了重要批示,要求有关部门认真参考、研究这一成果。
“要做就做最好。”谈到学术研究,冯惠玲教授如是说。在“建设一流的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培养一流的信息资源管理人才”这一信念的引领下,她带领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坚持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相结合,积极致力于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专业教育,取得了光辉业绩。
为人:提携后学 厚德载物
古人云:作经师易,作人师难。大学教师担负着特殊的使命,既要精通学术,又要注重人品。教师的教育方式只有更加人性化,用自身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人格和理性的思维方式。正所谓“德高为师,身正示范”,在这方面,冯惠玲教授即是一个典范。
担任学校领导职务后,与学生接触的时间相应减少,为了尽可能抽时间多与同学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冯惠玲想出了一个主意:利用E-mail这个现代化手段与学生沟通交流。为此,她不仅熟练掌握了电脑应用,而且专门强化了打字速度。每天查收邮件,利用先进的信息传播手段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对学生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无论多忙,冯惠玲总把教学工作摆在第一位,把学生的成长成才作为首要问题处理。“只有了解学生,才能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冯教授说,“老师应与学生多交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而不仅仅站在教育者的角度考虑问题。”
冯惠玲对学生关怀备至,每逢重大节假日还会给学生发短信嘘寒问暖,为学生送去应季食品,让学生深深感动。不知有多少次,她深夜从机场赶回,第二天又准时站在了讲台上;不知有多少回,她带病坚持上课……课堂上,她的讲授如行云流水,润物如潇潇春雨,她的课程不仅开启了学生们的智慧之窗,而且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开放了他们的思维。
作为一名出色的学科带头人,冯惠玲不仅自身有着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学术激情,还十分注意团队建设,强调跨学科理论研究,许多青年骨干教师都是她的学术团队成员。在科学研究中,她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能够始终把握正确的学术方向,同时又有着卓越的组织能力、开拓精神和高度的学术民主精神,注重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注重在科学研究实践中培养和锻炼队伍,全面提高团队的整体能力和水平。
近年来,在冯惠玲的带动和提携下,一大批信息资源管理方面的高级人才迅速涌现,一批青年学者展露锋芒,一支享誉国内外的高质量学术队伍初具规模。以冯教授为带头人的“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学改革总体组教学团队”荣获了“2007年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的称号。
为业:躬身履践唯真唯诚
冯惠玲的职务很多,除了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人民大学档案馆(博物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第九届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还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档案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档案学会副理事长、档案学基础理论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档案理事会教育培训处(ICA/SAE)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在繁忙的日常工作和紧张的公务活动之余,冯惠玲却没有为这么多职务和头衔所累,相反,她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这一切皆缘于她拥有高远的人生境界。她常说,在所有的称呼中,自己最看重的还是“教师”这个称号。
凭着认真、实干,冯惠玲具有了特殊的感召力。认识冯教授的同事都说,她有能力,有责任感,有大局意识,是个好领导;认识冯教授的学生都说,她有耐心,平易近人,工作一丝不苟,是个好老师。在冯老师那里,他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也变得更有责任感、更有上进心、更有追求和坚持真理的信心和勇气。
中国人民大学素来倡导“大师、大楼、大气”的大学精神,这其中,大师是第一位的,因为有了大师,大楼才能凸显其分量,大气才能彰显其本色。“认真教书育人,潜心治学,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凡事坦诚直言,率真淳朴,坚韧大度,有始有终。”冯惠玲教授以此信念为师、为术、为人、为业。■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责任编辑:常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