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秀英 任新钢 付志峰 姜广峰
近几年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已经很严峻,而去年以来日益恶化的国际金融危机更使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政府与社会关注的焦点。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很多,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环节。北京化工大学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出发点,坚持本科教学改革的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构建基于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就业能力的概念源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目前人们对它的理解也各有不同,国际劳工组织(ILO)对它的表述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DFEE)对就业能力的定义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英国学者Knight和Yorke提出了有关就业能力构成的USEM理论。他们认为,就业能力由理解力(Understanding)、专业技能及通用技能(Skills)、自我效能感(Efficacy Beliefs)以及元认知(Meatacognition)能力构成。
就业能力概念的出现及英国学者提出的USEM理论对高等教育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某学科的知识,而且应该着力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
首先,构建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出发点的课程体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为使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得到本质的提高,更可行、更根本的方法是将USEM 4种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大学4年的整个教学过程和课程体系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我校根据学科(专业)特点,以培养学生USEM 4种能力为出发点,建立了方法、素养和专业三维的课程体系:方法维(自然辩证法、实践论、矛盾论、认识论、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和各门学科具体的方法论等)、素养维(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科学和技术与社会等)和专业维(数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等)。我校一直在探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创新之路,本着“宽口径、厚基础、广交叉、多综合、重能力、倡创新、兴人文、健身心”的原则,以“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为主线,构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教育课程和学科方向课程整合一体的结构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不但关注学生在大学4年能够学到哪些课程,更要关注学生走出校门,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从中获得哪些有用的信息。
其次,建立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教育知识学习体系。近几年,我校对本科专业的培养计划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重构了框架,各专业在培养计划中明确专业的知识体系,即由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3个层次组成。一个知识领域可以分解成若干个知识单元,一个知识单元又包括若干个知识点。知识单元又分为核心知识单元和选修知识单元。核心知识单元提供的是知识体系的最小集合,是该专业在本科教学中必要的最基本的知识单元。学校传授给学生学科专业知识框架和核心知识点,将学科的最新内容和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力图使学生自己去发现新知识。我校培养计划要求由各专业核心知识单元构成的课程称为核心课程,这些课程是学生获得本专业学士学位所必修的最基本的课程。学校通过强化本科专业知识结构的设计与建设,加大了课程重组和整合的力度,压缩了课程总学分,实行主辅修制,逐步形成了宽口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路。
再次,构建“4年不断线”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升就业能力的重要平台。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我校采用“顶层设计”的方法,总体构建实践性环节教学体系,将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研究性实验有机结合,着重培养实验技能、工艺操作能力、工程设计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等。培养计划的必修学分中包含4学分的创新学分,鼓励学生参与以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为代表的第二课堂,提高其综合素质,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计分可以通过参加各类竞赛、科研活动、课外实验活动、取得科技成果、发表论文或交流论文、撰写有一定水平的调查报告来获得。这一举措,激发了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和各种科研活动的热情,更有利于他们通过参与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学校通过不断拓宽实践教学范畴,整合实践教学资源,保证了实践创新能力培养4年不断线。在一年级新生中开设新生研讨课,采用小组互动、小组探讨的形式,建立基于教师指导下的探索研究学习模式。通过新生研讨课,架设起学生与教授之间互动的桥梁,帮助新生尽快适应研究性的学习环境,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探索、研究和批判的精神。同时,为学生创造一个在合作环境下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机会,激发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训练其交流表达能力,引导其自主学习。在二三年级学生中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初步的科学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素养,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科研资源为本科人才培养服务,实现本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对四年级学生进行不同学科类毕业环节分类指导,严格监控选题、中期检查、评阅、答辩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而且在本科生毕业论文环节制定了诚信学术的管理环节,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学校都提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近年来,我校在国家级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中连创佳绩,在全国和北京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中获全国二等奖1个,获北京市特等奖1个;在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中,有8个队获全国一等奖,10个队获全国二等奖,40个队获北京市一、二等奖。2002年,我校学生在全国高校4,448个数学建模参赛队中获得最高奖“高教社杯”。2007年我校获得了40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2008年获30项北京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
二、以产学研互动的“大化工”人才培养优势提升就业能力
教学与科研是现代大学的两大职能,二者有机结合也是高校的教学原则之一。我校依托“大化工”学科理论基础厚实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高的优势,密切与企业的合作,强化教学、科研、生产三者间的相互渗透,为提升本科生实践与就业能力摸索出一条新路。
学校始终以“大化工”为主干学科,以应用理科发展为基础,通过理工结合,学科交叉,形成了许多有特色和有发展前景的新研究领域。我校专业建设的主导思想是:依托优势学科办优势专业,依托学科特色办特色专业,依靠学科交叉办热门专业,瞄准社会需求办新兴专业。学校在“大化工”学科领域已形成配置合理的人才培养格局,不仅有从本、硕、博至博士后培养的工程、工艺、材料学科专业,而且机械、设备、自动控制专业以及数理、经济、管理、法律等专业也紧紧依托“大化工”学科,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融进了“大化工”的相关内容。这种人才培养格局既适应了我国石油化工、化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为学生择业和继续深造奠定了基础。
学校历来十分重视教学、科研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在科研和生产的实践中促进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培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利用校办产业的技术和设备优势,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具有学校特色的“大化工”创业教育实践基地。2000年,学校在建设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时就提出使科技园成为学生的创业园、教师的科研园和高新技术的示范园,真正成为“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实体。目前,在学校大学科技园内建有10个校内实践基地,为学生开展创业仿真模拟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为实践和创业能力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学校利用科研项目多、成果转化率高的优势,密切与企业的合作,建立起校企双赢的合作机制,这是建设实践与创业教育基地的最佳模式和有效途径。例如,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在第四学年学生进入实验室和教师课题组实题实做,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和技能,又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获国家发明二等奖的项目“发酵菌丝的综合利用”最初的想法就是学生在华北制药集团实习中首先提出的。学校积极为校外基地所在单位提供科技服务,通过与企业进行合作研究和开发带动了实践与创业教育基地建设,在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与创业能力。目前,学校拥有80多个校外实践与创业教育基地。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市场,学校审时度势,适时实施大开放战略,不断开拓就业市场,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职业发展机会和平台。2008年,学校与长期合作的北京宝洁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了“北京化工大学——宝洁职业发展俱乐部”和“宝洁公司——北京化工大学就业基地”,旨在使学校优化教学思路,主动适应就业基地人才需求,实现用人单位与培养单位的良性互动。让学生提前认知社会,在系统培训中增强创新能力,在实践中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与发展。同时,也能够为企业提供优秀的毕业生,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与学校双赢。
三、通过高质量的就业指导提升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就其本质而言,就是找到工作、保持工作与转换工作的能力,这恰恰也是就业指导的核心目标。大学提供就业指导的质量对就业能力的影响非常大。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体制与机制逐步形成和完善,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也逐步实现了从行政管理为主到以就业指导为主。从被动等待用人单位上门要人到以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主动收集社会需求信息、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为目标的转变,学校就业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实现了就业指导工作的全程化、全员化、个性化、网络化和制度化。
学校党政一把手高度重视本科毕业生就业工作。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每年都要听取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并制定具体方案指导就业工作。学生工作办公室、就业指导中心、各学院的负责人与辅导员定期深入到学生中进行调研,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择业价值观,指导学生择业。各职能部门领导联系学生班级,发动全校教职员工为毕业生就业建言献策,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积极帮助学生拓展就业渠道。
学校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发展指导。各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辅导员随时接受毕业生的咨询,开设网上咨询和电话热线,帮助毕业生顺利实现人生职业选择。辅导员对每名毕业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向用人单位推荐。
学校非常重视就业工作的新特点和新要求,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开拓就业市场。近年来,我校逐步建设和完善了毕业生就业网站,各学院也相继建立了院级就业信息网,在技术上、手段上全面提高了就业指导工作的水平。相关数据表明,由于就业信息发布充分、及时,能有效引导学生作出合理选择,就业信息网已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和主要渠道,不少学生的签约单位信息直接来源于就业网络。
学校建立了就业指导工作的长效机制。一是把就业指导课列入必修课程,通过择业形势与政策、择业准备、择业技巧、择业礼仪、择业途径、模拟招聘等专题的讲解,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使学生对就业形势、方针政策有全方位的了解,提高择业能力;二是规范双向选择机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及时将应届毕业生源信息发布给用人单位,收集人才招聘的有效信息;同时,充分发挥学校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安排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洽谈。每年我校除安排数十场小型供需见面会外,还有针对性地举办两次到三次大型专场供需见面洽谈会,保证用人单位、学生、学校三方面满意。
由于学校重视对学生知识、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拓展学生的成才空间和就业能力,并有完善的就业指导措施,多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名列全国高校前列,就业行业分布广泛。根据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表,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反馈意见统计分析,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评价较高,满意度达90%以上。近几年,我校毕业生中被三大石油、石化集团聘用的人数连年达到我校毕业生总数的20%以上。我校毕业生被青岛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誉为“免检产品”。许多国际知名大型企业,基于对我校毕业生品质与能力的信赖,纷纷与我校建立了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
(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任新钢系该校党委副书记 付志峰系该校副校长)
[责任编辑:蔡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