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焕民
【摘要】本文研讨我国大学教育面临的课题,现代大学教育肩负着培养学生求知、做事、共处和生存的重要使命,是现代大学教育的四大支柱,阐述了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教育;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Update Educational Concepts and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Yao Huanmin
【Abstract】The subjects faced in the university education of our country is discussed. The modern university education is bearing the important mission of training students to seek knowledge, do things, coexist and surviving. They are four major pillars. The effective way of update educational concepts and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are also expoun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University education; Innovative spirit; Practical ability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我国的大学教育面临着新的研究课题,倡导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成为新时期大学教育的目标。笔者认为,现代大学教育肩负着培养学生求知、做事、共处和生存的重要使命,是现代大学教育的四大支柱。
1 求知
众所周知,进入大学深造是迈向人生未来之路的重要阶梯。高等学校应以教学科研为中心,而学生则要以学习进步为主业。过去那种教师讲授、灌输,学生机械接受、死记硬背的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大学教育教学发展的新需求。要做到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应当通过在教学实践中引入崭新的教育模式,使学生提高对所学专业知识的认识和兴趣,激发学习热忱和灵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增强自身参与意识和决策互动功能,培养“积极思考、以我为本”的思维观念,从“以教师为本”向“以学生为本”转化,从而达到“认知、能力、情感”协调发展的教学目的。
1.1加强理论指导,明确办学方向
为达到培养学生求知的目的,首先要遵循“教师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学生以学习进步为主业”的办学思路,牢固树立“质量是办学生命线”和“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明确工作目标,把握机遇,积极创新,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努力实践新专业的发展方向。在实践中,以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主动认知能力为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和实验环节等活动,培养和锻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利用计算机编程来实施创新思维的形成以及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使学生们在学、做、练、想过程中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激发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解决学生学习的原动力难题,达到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
1.2注重教学管理,突出三风建设
高等教育要自始至终注重严格、规范的科学化管理,从教学档案、教学文件、规章制度、学生管理等方面入手,紧紧围绕教风、学风和考风建设,保证教学风气和教学纪律的规范化管理。具体操作时可以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采集突出的先进典型和个别后进案例及时做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
大力表彰先进,严肃纪律,对不良倾向给予严厉批评直至处分,在学生中形成“活而不狂,静而不闲,学而不厌,专而不死”的良好风尚,形成教师敬业、学生敬师、学风浓厚、奋发进取、诚信向上的优良风尚。
1.3重视外语教学,建立奖励机制
加强外语教学是促进学生专业课学习的有效途径。重视学生的外语学习,经常给学生讲解外语学习的重要性,是引导他们努力学习外语的基本途径。鼓励外语过级,使学生们尽早的重视自身的外语学习,形成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是辅助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为了真正做到鼓励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可以采用适当的奖励办法,形成良性循环的奖励机制,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相互竞赛,比拼外语学习的热忱。
2 做事
通过进行理论教学和参加各类教学实践活动,可显著提高“教”与“学”的互动效应。要求学生勤动脑,多思考,善于动手,通过较长时期的训练,便会增加学生强盛的做事能力和协调、组织以及驾御生活的能力,进而形成高强度、高效率的工作作风,训练养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坚忍不拔的敬业作风。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让他们领略了时间的宝贵,团结协作的重要和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快感,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从而增强了做事能力。
2.1更新教育理念,探索新的课型教学模式
为达到培养学生做事的能力,在教学中更新教育理念,探索新的课型教学模式,实现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积极探索的目的。大学的教育应具备理论基础完备和应用实践性突出的特点,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让学生参与并解决实际工程领域中和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各类实际问题,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既可以提高专业课的学习质量,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踏实做事,严谨从事科学研究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2.2注重高格定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要求的定位应该是:宽知识、强能力、重诚信、高素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给学生充分的自我锻炼的空间,让他们独立开展一系列与学习相关的工作、活动,以达到培养能力,锻炼才干的目的。
为学生创造课外创新实践活动,激活他们的创新灵感,是提高学生做事能力的捷径,是学生们重新认识知识,认识自己的良好时机,同时还是他们之间充分交流,互相学习的契机。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能,去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难题,可使教学的效果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因而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并主动、自觉地去学习,充实了学生的自我感受,同时还会带动诸如外语、计算机以及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 共处
团队精神对当今大学生来讲是比较薄弱的方面,也是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因是如今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从小“以我为中心”已习以为常,他们大多缺乏责任心和无私奉献精神,在行为走向上我行我素,不习惯相互协作,缺乏团队意识,还极其缺乏心理承受能力,感情脆弱,经不起打击,又极易犯各种错误,为人处事只想自己,不顾他人,表现出或多或少的自私、自娱心理,缺乏动脑想、动手做,默契配合的机会和精神。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积极、灵活的用脑习惯和分工协作的团队精神,既有利于增强学生面向社会、面向竞争的胆识,以应付未来多层面、多视角、多色彩的生活环境还可以锻炼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
在培养学生共处能力时还要注重广泛宣传和加强诚信教育,营造求真务实的道德风尚,这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教学中倡导“教师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学生以学习进步为主业”的办学思想,从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入手,抓住入学教育、军训教育两个重要环节,在学生中间广泛深入宣传做人的准则和诚信教育,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加强诚信教育的宣传力度,才能使学生们在四年的大学熔炉里,培养锻造出特色的风尚和优良的品质,进而能促进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后继续形成教学、科研两条腿走路的良好的、敢于面对困难,快速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
4 生存
鼓励学生勤工助学,培养勤俭朴素的行为风尚,从培养学生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出发,是培养学生生存能力的有效途径。艰苦朴素是我国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学生中提倡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积极向上的勤俭风尚,有利于使学生以改变他们个性强,自我封闭意识浓厚的弱点,达到教育的目的。有一句歌词讲:“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学生未来面对的社会决非是单一作战式的环境,如果适应性强,那么他就可能会从容面对同事、面对工作、面对挑战、面对竞争。生活对他来说就是“精彩的”;否则可能就会产生 “世界很无奈”的悲观认识,实质上这就是生存能力的问题。通过加强教学实践活动,能有效地解决这个共性难题。
另外,教学实践环节的锤炼,有助于学生们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积极、灵活的用脑习惯和分工协作的团队精神;有利于增强面向社会、面向竞争的胆识,以应付未来多层面、多视角、多色彩的生活环境;同时还能锻炼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
5 后记
针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面临的严峻任务,培养的学生能否成为未来社会各行各业的主力竞争者,关键取决于四年大学教育成功与否。加强对高等院校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培养他们较强的动手和主动认知能力,在学、做、练、想过程中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激发学习热情,是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