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莺
相对于数学课而言,职校学生更喜欢语文课。因为语文课轻松,没有负担。不需要记住那些繁复的公式,也不需要做大量的作业。但是,每当作文课,学生们都会大叹一口气:“唉!又要写作文了!”
学生为什么害怕写作文呢?笔者做了一次调查,发现80%的学生不会选材。每次作文都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内容,脑子里仿佛一片空白,找不到合适的材料。结果只能绞尽脑汁,七拼八凑,组合成了一篇文章。这样的文章要么干巴巴的,没有任何情感;要么夸张至极,有弄虚作假之嫌。不要说学生写的过程很痛苦,笔者每次批阅这些文章的时候也十分痛苦。为什么自己的学生就不能写出一篇篇真情实感、生动流畅的优秀作文呢?
仔细一分析,就找出答案来了——现在的学生都很“粗心”。他们往往只关心自己,而不在乎他人;只追随明星时尚的风向,而从不留意大自然的变化。试问,一个粗心的人,怎能写出一篇细腻的文章呢?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陆游《示子遹》)学写文章何尝不是?“作文”,先要在“文”外下工夫,也就是需要生活实践,需要在生活实践中积累写作素材。脱离生活的作文是离开水的鱼儿,不久就会干渴而死。那么,我们这里所说的“生活”具体是指什么呢?是不是流水帐式的记事?显然不是!在作文中,它指的是学生司空见惯而往往被忽视的“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课余生活。邻里亲情、街谈巷议、校园喜怒、田园野趣、花鸟鱼虫、晨雾朝露,何尝不是写作的素材?
生活是一部大百科全书,我们完全可以就地取材,信手拈来,只要你多留一个心眼,注意搜集和积累。
有一次上语文课,天气阴沉沉的,突然就下起雨来了。于是,大部分同学的注意力都转向窗外。有的在叹息,有的在窃窃私语。正好,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差不多已经完成了。笔者就对大家说:“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雨吗?”“喜欢!”“不喜欢!”台下乱成一片。笔者挥挥手:“好,无论你是喜欢还是不喜欢,现在外面正在下雨,请你将你现在的心情写下来。”因为是亲身感受,学生写得特别真切和生动。你看,一段心理描写的练习就完成了。趁热打铁,还可以写一段关于雨的景物描写。
班里有一个学生,十分调皮,每当上午第四节课快下课时,他总是心不在焉,一心盼着打铃,抢着去食堂吃午饭。于是,笔者就对他说,同意他每次第四节课的时候可以早5分钟走。但是有一个条件,一周之后他必须交一篇命题作文《下课前的五分钟》。一周之后,他果然如期交出了一篇作文,而且质量非常高,细节描写十分传神。下面摘抄一段:“下课前的五分钟,一些同学已经蠢蠢欲动。他们一边整理课桌,一边观察老师……下课前一分钟,坐在教室后门旁边的同学已经整装待发,右脚已经跨出教室的门,左手拿好书包……铃声响起,老师刚刚说完‘下课,这个同学已经冲出教室,等到他走出教学楼的时候,下课的铃声还未停止。”这个同学平时在班级写作水平一般。可是,这一次,他认真观察了,用心观察了,就写出一篇佳作来了。
我们有些老师把作文教学的目标定的太高了,希望培养出一位位小作家、小诗人。这种“精英教学”的观点是比较偏激的。作文教学不可能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鲁迅、茅盾。我们语文教师能够做到的是教会学生面对不同的作文题目时,如何选择合适的、恰当的材料来完成这篇文章,符合该篇作文的要求。特别是在考试的时候,选材不当很可能会导致偏题,从而影响到整个考试的成绩。我们更应该让学生懂得作文的材料不是胡编乱造的,而是靠平时的积累,要学会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以上的两个小案例就是最好的证明了。
生活,不妨多一个心眼。早晨的太阳、路边的花草、阵阵的微风都是创作的源泉;公交车上的所见所闻、课间十分钟的谈天说地也是创作的素材。把这些亲身经历的感受及时纪录下来,就是每一篇作文最充分的材料。教师平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积累这些素材。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就会发现写作文并不艰难,也不可怕了。
(王莺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旅游系215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