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而且对学生道德情操的陶冶,意志品质的锻炼、心理素质的培养、自我人格的完善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底蕴和后劲考虑,语文教师应该把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在教学一线,虽然有不少语文教师在课外阅读指导方面努力探索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上看,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的状况都不容乐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对其中原因的探寻,又会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一、从民族阅读习惯和社会大环境角度探寻
第一,整体而言我们的民族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整个社会的阅读氛围不浓。
从近几年公布的一些阅读调查数据和比较研究文献看,中华民族的阅读氛围比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淡得多,国民个人读书量远比这些国家的人要少且质低。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我国国民读书状态不佳最根本的“软肋”在于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要看看爱读书的犹太人、俄罗斯人、法国人,就不难明白这一点。他们一旦出门,少不了要往包里塞一两本书进去。公园里,地铁列车上,甚至是街头石凳、公共场所的台阶上,都常常看见他们专心而优雅的读书身影。出门在外,还如此抓紧时间读书,这就是习惯使然。习惯一旦养成,你不让他读书就难受;反之再多的读书呼吁也枉然。习惯是从哪里来的,何时形成的?是从小在父母的熏陶下养成的,一代代相传,就成了整个民族大多数人的习惯。可我们的民族历史上虽有过“耕读传家”的好现象,但仅局限于极少数的家族。历史,从来就没有提供过形成全民阅读的气候和条件。目前,许多家庭似乎已经具备了营造读书氛围以影响下一代的条件,但浮躁的国人,有了钱先要买房买车,有了空闲要出门旅游,零碎的时间还要搓几圈麻将,要马上形成全民阅读气候谈何容易?不少学者认为,阅读传统的丢失如果发展下去,国人将失去精神归依,整个民族会沦为浅薄的民族、无根的民族。一个浅薄、无根的民族是不能强大和发展的。
第二,应试教育轻视课外阅读。
应试教育对语文学科的影响令人忧虑。本应充满人性美,最具人文内涵和情趣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学,甚至变为一种机械的应试训练。各种各样的辅导资料和试卷,各式各样的八股文章不仅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也使语文教师疲于应付,叫苦不迭。
应试教育对课外阅读的忽视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两大硬伤:无趣和贫乏。“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现在有一种现象,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家长和学校都把学生束缚在教材中,不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孰不知,这就切断了学生了解生活和社会的一条重要通道,也压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刘国正先生的这段话十分清楚地阐明了轻视课外阅读便会在闭塞中抑制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即抑制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许多地方和学校,语文课成为了学生不欢迎的课。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正是长期以来不重视课外阅读所付出的惨重代价。
另外,忽略课外阅读导致学生囿于狭小的“课本”空间,成为“井底之蛙”。张志公先生指出:“语文这个工具,要掌握得好,运用得好,首先必须手中握有丰富的材料,贫乏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古人一直强调多读,他们认为只有多读,才能善写。他们不主张狭窄,主张广博。”“多读”“广博”正是课外阅读所承载的任务,要治愈语文的致命伤“贫乏”,唯一的药方就是走进课外阅读。
第三,高考的影响。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淡化应试教育痕迹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但高考不变,应试教育就不会消失。虽然高考只是整个教育系统里的一个环节,但这个环节在现实中至关重要。首先高考成绩是政府对教育部门,教育部门对学校,家长对学校,学校对教师进行评价的不可或缺的硬指标。高考成绩意味着教育部门与地方政府的政绩,意味着学校的经济效益。高考不变,学校就只有跟在应试教育的大旗后面亦步亦趋,追求升学率,追求排名。其次,一考定终身的高考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和命运,也即关系到其家庭的命运,故而家长极其重视。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家长依然把孩子考大学作为首选,认为读书才有好的出路。加之近年来就业的艰难,下岗的冲击,尤其是一些热门行业在招聘时,学历的起点均定位较高,社会用人向高学历者倾斜,这又强化了家长读书方能出人头地的意识。因此,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和目标是极其明确的,那就是读好书,上名牌大学。又由于是独生子女,所以家长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他们可以对孩子的升学消费极其宽容,但对孩子与升学无直接作用的爱好和特长却强制割舍。由于学习带有太强的功利性,目的又太单一,所以除了学校布置的作业外,家长又选购了大量的学习参考资料给孩子们。那些被他们称为的“杂书”当然不在学习之列,读它分散精力,耽误学习,自然被束之高阁,打入冷宫。而这一长串的压力,便成为一道语文教师和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难以摆脱的紧箍咒。
此外,在高考试题中文学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考法单一。例如学生无需阅读莎士比亚、普希金的作品,只需记住他们的代表作;无需欣赏黛玉荡气回肠的葬花词,只需知道她是哪部作品的主人公即可。在阅读题中,虽然开始注重选文的文学性,但不少题目仍采用标准化试题,使鲜活的文章、灵动的诗歌变得死气沉沉,这就否认了文学的特征,无法真正考察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悟性与文学的功底。这种导向反过来又作用于语文教学,使语文教师和学生忽视文学作品的欣赏,转而去反复操练那些机械的练习。
二、从语文教师自身角度探寻
第一,教育观念滞后,不能协调好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关系。部分教师对课外阅读认识不足,以为既是课外阅读,那就课外解决,既是课外,那便与课堂关系不大,于是在课堂上着力于课文,精讲,细练,唯恐落下什么知识点。有些教师虽然明白阅读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内孤立地、狭隘地局限于课本上的那几篇范文的教学很难完成任务,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无法协调好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关系。讲完课本和练习已是时间仓促,疲于应付,哪里还有多少时间和精力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所以虽然也开出阅读书目、也向学生反复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这种课外阅读指导往往流于形式,无甚效果。
第二,教师自身习惯的惰性成为其主动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阻力。由于长期生活工作在相对稳定、变化不大的学校组织环境中,一些教师习惯于照章办事,按部就班,存在一定的求稳怕乱,规避风险的思想。这种习惯的惰性会成为积极主动探索课外阅读指导的阻力。这可以从“舒适地带”这个概念中得到解释。所谓舒适地带,是指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熟悉的范围和习惯的经验,人们在这个范围内活动就会觉得安全、舒适、稳妥,而一旦逾越则可能遇上困难、麻烦、危险和挑战,所以很多人都宁愿留在自己的“舒适地带”中,拒绝外部环境的变迁,期望能够平安、稳当地生活。从某种程度上说,不愿主动探索课外阅读指导的教师都眷恋着“舒适地带”,对超越自我“舒适地带”不安。他们担心这种短时间内难以看到成效甚至可能出现负面影响的探索会为自己带来潜在的威胁,一旦由于探索而使生活和工作变得不舒适,他们宁可维持现状来减少不安和风险。
第三,教师自己不读书导致自身指导能力的缺失。当社会有识之士关注并忧心于中小学生除了教材教辅不看别的课外读物时,没承想一些老师,也把读书当成奢侈之事。具体表现为:对当代优秀文学作品了解不多;对优秀青少年读物缺少关注;对当今著名期刊留意不多。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一是应试教育的必然结果。现行的价值取向和考试体制,把中小学教育关注的焦点,聚集在考试之上。谁都知道,升学率成了如今学校“品牌”的最高标准。学校一心追求升学率,就不可能带给老师从容不迫的读书时间和读书心境。 二是选择多元的客观影响。如今资讯发达、媒体多样,生活节奏变快和价值取向多元,必然使传统的读书方式受到挑战。同时由于全民娱乐化的影响,势必导致“书香”淡薄。三是事务繁杂。高中语文教师工作繁杂,如果兼任班主任就更为烦琐。除了工作,还有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辅导、竞赛辅导、征文辅导等。教师自身还有各种进修培训。教师既要用很多的精力投入学生的学和考,也要用不少的精力来对付自己的进修与培训,自由支配的时间确实是不多了。如果不是一个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格的人,是不大会想到读几本课外书的。四是教师心态的浮躁。市场经济的到来,使许多人产生了心灵震荡。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虽没有直接介入经济市场,但所受的冲击也不小。面对物欲横流的世界,面对自己身边的人一个个腰缠万贯,很难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决心了。心态浮躁的另一种表现就是急功近利,追求直接的实惠。在这种心态支配下,读书、做学问就很难排上议事日程了。
教师自己不读书直接导致了课外阅读指导能力的缺失。教师自己没有大量的课外阅读又怎能适时地给学生补充一些课外阅读材料,又怎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从课外阅读的世界中获取更多的精神养分和语言养分?教师毕竟不同于其他职业,没有广博的知识存储,如何担负教化学生的责任,启迪他们的心智?更不用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课程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等等,都需要通过博览群书达到知识更新和自我提升的要求。培育读书种子,建立书香校园,教师自身首先要读书,成为有思想的语文教师,以自己的阅读热情点燃学生内在的精神之火,引导学生“为自己的心智成长而读书,为健全的青春和丰富的人生而读书”,这就为个体生命打下了“精神的底子”,形成某种张力和人格上的情趣,即使经历人生的风雨而仍能坚守住自己的精神底线和生活准则,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成为不至于被外在东西异化的人。
新课程实验逐渐普及,语文教师被推到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前沿,这是语文教师面临的挑战,也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难得的发展机遇。这种机遇为语文教师对高中生课外阅读进行全面指导提供了许许多多的突破口或有利因素,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寻找。
(万敏玲 江西省鹰潭市田家炳中学3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