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柏森
【摘 要】 体育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多年了,无论你认可与否,师生的教与学行为已经悄悄地发生了变化。我们的体育课堂变得活跃、精彩起来了。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不管是传统的体育教学、新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还是将来的体育教学,我们的基本出发点是一样的,就是让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提高,体育素养得到发展。这要求体育课堂教学要追求有效、高效的教与学。只有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下,体育教学价值才得到回归,学生才会真正得到发展。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确立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赋予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新的任务。笔者通过实践与观察,发现体育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学中一些“矫枉过正”的做法削弱了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偏离了体育教学价值所在,认为教师应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和总结,创设和探究真实有效的体育教学情景和对策:
一、抛弃生搬硬套的教学情景,创设有效的体育教学情景
1.明确情景创设的目的。在创设体育情景时,教师必须先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自身情况出发。然后自问:我们所创设情景的目的是什么?找准情景与体育技能的切入点,为学生提供真实、有效、客观的情景。学生能够从情景中发现问题,挖掘自身的认知潜能,这样的情景创设才有价值。
2.创设简单有效、顺应学生心理需求的情景。我们创设体育情景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的完成。只要能使学生产生认知不平衡,引发思维冲突,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的情景都是有效的体育情景。创设情景不一定要用热闹的场面、复杂的队形,直接简单的场地布置、语音语调、肢体语言等等都可以用来创设情景,也能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动态平衡中得以发展,而且可以减少对学生的干扰因素,进而取得良好的教
学效果。
二、抛弃热热闹闹的探而不究式教学,探究过程真实而有效的教学对策
1.深入解读教材。教材为我们提供了教学内容、学习素材和体育思想,它以概括、规范、结论等静态的形式呈现出来,教学前需要教师认真解读。我们要弄清这一知识点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还要学会在细节上推敲,深入推敲教材所蕴含的体育知识、方法和体育思想等。这是实施有效探究的根本。
2.深入了解学生是进行有效探究的前提。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把握不准,对学生身体素质、已有运动能力的积累把握不透,对学生学习心理、生理规律认识模糊,都会影响我们的探究过程和结果的有效性。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学生是否具备了学习新知的基础?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已具备哪些生活经验?哪些内容学生思维会遇到障碍,需要教师的点拨与引导?只有正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将其转化为“现有发展区”,我们的探究教学才不会出现“理所当然”的现象,才会更加有效。
三、抛弃单纯加法的教学方法结合,探究多样化、最优化的教学对策
新课程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针对不同的运动技术要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一堂课中不同教学方式的多元综合才会得到大家的认同。在体育新课改的实践中,体育课堂也发生了变化,以往的“整齐划一,服从命令听指挥”变成“百花齐放春满园”,“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课堂显得异常开放、精彩,有新意。但是当我们冷静地、以体育本身的眼光来审视这种精彩,便会有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使学生掉入了活动的快乐泥潭而不能自拔,教师也渐渐地迷失了体育教学的本意,一味追求教学方式的多元综合,把教学手段和形式当作目的来追求,会导致本末倒置,无效教学。所以,在探究多样化、最优化的教学对策时要注意两点:
1.教师应有效地“教”,克服无效地“教”。“有效地教”指的是促进学生的“学”的“教”,表现在:一是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运动,掌握了锻炼的方法,提升了学习的能力。相对而言,前者短效,后者长效,这两种效果要同时兼顾。
2.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最优化的标志和灵魂。教学方式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只有“此时此地”是否更加有效的区别。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体育教学价值所在,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全面理解体育内涵,科学把握体育精神实质,使每节体育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科学感悟。
参考文献:
[1]高慎英,刘良华著.有效教学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5).
[2]体育新课程标准.
(责编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