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发红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发明创造都离不开思考提问,都要经过设疑—解疑—领悟创新的过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注重课堂提问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综合素质。本文从注重提问策略的方法、原则等方面进行简单阐述。
一、提问策略的操作
在预习阶段,教师可采用书面提问。把设计好的问题印在预习提纲上,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求解,提出疑问,课上检查预习效果,进行质疑释疑,交流订正。例如我们手中的学案就起到了书面提问的作用;教师还可以印制讲义,制作表格,课前下发给学生,课上检查预习情况。如复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时,可以制作这样的表格:左栏分事件、时间、中心、形式、矛头、内涵、实质、领域、影响等事项,上栏则分起源、兴起、发展、高潮等项。
在导入新课阶段,教师可采用激发式提问,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历史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时,可以用这样的开场白:西欧有句著名的谚语,即“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课堂上以此材料为开端,定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探讨中国人创造了哪些科技,如何传入西方,被欧洲人如何运用,如何推动了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等问题。通过这样层层深入的提问,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最佳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讲授新课阶段,采用递进式提问,引导学生抓住重点、难点,然后再分解为几个互相关联的一个紧扣一个的小问题。例如在学习“《马关条约》签订的影响”时,教师可先提出重点问题,即《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为什么大大加深了?为了理解这一问题,又依次提出:(1)《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及内河新航线较其他条约开放的口岸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变化?(2)允许外国开设工厂的规定反映了什么问题?这种提问符合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个体到一般的认知规律,不仅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所包含的知识点,锻炼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而且能使学生掌握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地分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在面临一些较复杂的问题时,能做到“以大领小,从小到大”,通过解决小问题来把握大问题的认知规律。
在教材知识点的衔接处,采用设问式提问,用以承上启下。教师所提问题学生可以不答,用这种方式来揭示章、节、目之间知识的内在联系。如果不揭示这种联系,学生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影响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因此,教师在此设问,既能提醒学生注意,又能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上。
在新课的总结阶段,采用归结式提问,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归纳疏理,使教学的内容清晰化、条理化,以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进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完《从汉至元的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课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1)从汉至元政府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即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解决的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2)从汉至元政府是如何加强君主专制的?即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解决的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3)从汉至元的选官制度是如何演变的?其选官标准与选官方式有何变化?通过这样的归结式提问,使所学内容显得条理清晰,同时也解决了难点问题。
二、提问策略的原则
因材施教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应用于课堂提问中则应该因人施问。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出正确的估计,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问的内容、问题的思路设计应不同。例如,在学《经济体制改革》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1)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哪起步?为什么?(2)农村的改革改什么?其实质是什么?其中第一个问题主要针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第二个问题针对学习较好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提问和肯定性评价的机会。
课堂提问设置的问题还应具有新颖性。概括性的、新颖的和未知的东西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学生感到似懂非懂、新鲜有趣才会激起思维的波澜。例如,讲到《新航路的开辟》一课时可以设问:在新航路开辟以前有这样一张菜单,你认为是真的还是假的?请说明理由。菜单是:番茄汤、煎泽芋(泽芋指土豆)、四季豆子、凉拌菠萝蜜、可可、牛奶加糖。这就加深了学生对新航路开辟作用的认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现代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十分重要。历史教学应加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和综合,多角度地构建学生的历史知识体系。“左图右史”,“索象于图,索理于书”,为古今史学家治学的重要方法。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历史地图进行设问解疑,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历史表象和概念,发展智能,提高历史学科综合能力。
(责编 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