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有效教学的保证

2009-06-11 10:22俞雯瑾
中小学校长 2009年5期
关键词:鸟儿文本课文

王 献 俞雯瑾

摘要“有效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就小学语文而言,笔者以为:有效教学,始于对教材的深度解读。其中,正确、全面地理解教学内容是有效教学的基础;科学、辩证地利用教参及他人设计是有效教学的条件;明确、恰当地预定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找准、抓实语言训练的重点是有效教学的核。:理解、积累语言表现的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标志。

关键词有效教学;教材;解读

目前,语文课程改革正在向纵深方向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学评价的重要价值目标。如何做到有效教学?笔者认为应该从深度解读教材开始。

一、正确、企图地理解教学内容:有效教学的基础

文本是师生对话的载体,要实现课堂有效教学,教师首先要正确、全面地理解文本,吃透文本。很多老师认为小学语文课文简单,有的都教过几遍了,没什么可解读的。其实,小学语文课文虽然简单,但细细品味,每一篇都很有“嚼头”。作为教师,应该站在不同的角度反复阅读文本,读出个中的滋味。

首先,教师应该站在个读者的角度阅读文本,力求理解、尊重、悦纳文本:文本在传递什么信息?文本承载着何种思想感情?这一切又是通过怎样的表达方式传递给读者的?……教师须动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生活体验设身处地地与文本对话,努力使自己的情感、体验与文本保持一致。

其次,教师还应站在教学的角度进行阅读,仔细思考:学生对文本是否有所涉猎?他们对学习文本的情感态度(学习愿望、动机、兴趣等)如何?……因为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能感动教师的,不一定能感动学生,如果找不到师、生、文本共鸣的点,课堂很可能出现“台上教师激动不已,台下学生无动于衷”的尴尬局面。因此,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尽可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生活经验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找出学生学习的起点、难点、落脚点,努力把教师自身的体验和作者的体验化为学生的体验,真正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

再次,教师阅读文本还应明辨编者的意图。因为很多时候编者的意图会大于作者的意图,作者的意图主要是思想内容方面的,而编者的意图除了关注思想内容之外,还关注语言的表现形式,关注怎样的文本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所以,解读文本时,教师不仅要从作者的意图出发,更要从编者的意图出发。在备《去年的树》一课时,我是这样解读文本的:

第一步:把握主题

《去年的树》是一篇童话,课文用美丽而荒诞的手法表现了鸟儿与树之间生死不渝的友谊。鸟儿执著的爱传递给我们的是人间最美好、最纯洁、最真挚、最恒久的感情,具有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在传递这样一个主题的同时,文本也通过鸟儿为失去大树这个朋友而悲伤地唱歌,这个画面提醒人们不能乱砍滥伐,要保护生态环境。

第二步:关注语言

《去年的树》一文最大的语言特色,是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故事发展。全文共有四次对话,第一次是鸟儿与树的对话,他们约定明年春天相见时,鸟儿再唱歌给树听:第二次是鸟儿与树根的对话,鸟儿向树根询问树到什么地方去了,树根告诉鸟儿,伐木工人用斧子把树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第三次是鸟儿与门先生的对话,鸟儿向门先生打听树的去处,大门告诉鸟儿,树被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卖到村子里去了;第四次是鸟儿与小姑娘的对话,鸟儿向小姑娘打听,小姑娘告诉鸟儿,用树做成的火柴已经用光,只剩下用火柴点燃的灯火。四次对话清晰地展示了树的变化经过,又暗含了鸟儿的情感变化,语言朴实无华,写出了鸟儿对树的真挚情谊。

全文通篇围绕“朋友情”展开。如一开头文章说:“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好朋友”、“天天”可以看出鸟儿和树是朋友情深;再如,鸟儿和树告别时,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鸟儿说:“好。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这里的两个“!”、“一定”、“请”也可以看出鸟儿和树是朋友情深;再有,结尾部分当鸟儿找到用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时,“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两个“看”字,同样饱含了鸟儿对树的无比深情和留恋:第一个“看”,仿佛是鸟儿在说,树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给你唱歌来了!第二个“看”似鸟儿问树朋友,我唱的歌你听见了吗?再见了,朋友!

第三步:撰写教案

有了上述对文本较为深入地解读,教学的重点、难点一下子明了了,教学思路变得清晰了,此时。撰写一份好的教案就不再是一件难事。

教参、他人的设计是一笔丰富的、优质的教学资源,具有很高的学习价值。但是,怎么学习却大有讲究。比如教参,它是教师备课时的重要辅助资料,充分利用教参可以为教师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教参较多地关注了客观普遍性,没有过多考虑地区间、学生间、教师间的差异,把本应作“参考”的教参奉为圣经,当作金科玉律,一切都按教参上说的办显然是不行的。同样,名师的设计可能非常精彩,但假如盲目照搬,可能会闹出笑话……因此,在利用教参和借鉴他人设计这个问题上,笔者以为,正确的做法是以客观、科学的态度,自觉主动地对可学习借鉴的材料进行分析,或直接拿来,或调整取舍,或进一步丰富开掘。

1直接拿来

如《将相和》一文中谈到的两种乐器“瑟”和“缶”,过去我并不清楚两者有什么本质区别,偶尔在一位名师的教学案例中发现,原来两者有高下之分:“瑟”是古时候的一种弹奏乐器,瑟的声音优雅动听,“缶”是瓦制的器皿,即瓦罐,它不是专门的乐器,并且缶的声音很难听,像破罐子。很显然,“瑟”高于“缶”。名师认为既然“缶”不如“瑟”,击缶之人当然不如鼓瑟之人了,因此,这中间也隐含了“赵王胜秦王”之意。我觉得颇有道理,就直接“拿来”用于深化主题了。

2调整取舍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我们大家再熟悉不过的课文了。过去我们一直把它作为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罪恶的有力武器,其实这样的定位不仅不符合作家创作这篇童话的本意,而且使得这个内涵丰富的童话变得简单化和概念化,削弱了安徒生作品人文精神的力量。所以,笔者以为教学本文首先应该了解童话创作的背景和作家创作的动机。1848年,安徒生到国外旅行,途中收到一封朋友的来信,要求他按信中寄来的画片写故事。其中一张画片上,画的是一个美丽的小女孩,金黄的长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手里拿着许多火柴,瞪大了一双可怜的眼睛,好像在想些什么。安徒生看着这张画片。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身世。他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11岁时爸爸去世,随后妈妈改嫁了,他只好和奶奶相依为

命。每到傍晚,他盼着讨饭的奶奶快些回来。慈祥的奶奶一回家,便把他搂在怀里,给他带来温暖,为他解除饥饿……想着这些,安徒生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借助他超凡的想象能力,写下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凄美动人的童话。安徒生的这篇童话既真实地描绘了穷苦人的悲惨生活,又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幻想。了解了童话背景和作家的创作动机,我们就可以确定教学的大方向:树立对贫困者、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心,自己的生活好了不要忘记世界上还有不少贫困者,如果我们能伸出援助之手给予贫困者一些帮助,那么世界会更加和谐美好。

3、丰富开掘

教参提供的常常是一些方向性的东西,有的只是抛砖引玉,点到为止,这就为教师独立钻研教材留下了极大的空间。如《飞夺泸定桥》中有一句话表现了红军战士夺取泸定桥的英勇顽强:“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拿着冲锋枪、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这里的动词用得特别准确贴切,教参提醒教师要关注这些动词,但怎么关注、关注到何种程度未具体展开。备课时教师可以对如何深入开掘这些动词进行设想。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就是采用换词比较的方法将“拿、背”等在一般人看来再普通不过的词演绎得鲜活、传神。以“拿”为例端着冲锋枪本来是顺理成章的,但由于红军战士是在泸定桥上冲锋陷阵,脚下只有13根铁链,端着冲锋枪根本无法冲锋,所以只能用“拿”。

三、明确、恰当地预定教学目标:有效教学的关键

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评价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参照。所谓“目标明,方向清”,任何一堂课在实施之前,都应有明确而恰当的教学目标。

1、目标定位要精

贪多嚼不烂。深度解读文本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基础,但是,语文教学并不是要求教师把课前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成果一股脑儿地和盘托出,无一遗漏地传授给学生,而应该依据教材特点、学生实际,制定精要的教学目标,在目标指导下合理选择教学内容,预设教学流程,这样才能提高效率。

还是以《去年的树》为例。《去年的树》安排在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导语是:“童话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它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让我们跟随本组课文,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很显然,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体会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特别是拟人体童话在主人公的刻画、故事情节的安排及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首先应该定位在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解读,感悟朋友情深,体会做人要信守诺言上。

目标明确了,教学的重点也就随之凸现出来了,《去年的树》一文中最值得研究的当然是对话。教学时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四次对话中隐含着的两条主线(一条是树的变化线:被“砍倒”、“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卖掉了”、“用树做成的火柴已经用光”、“只剩下火柴点燃的灯火还亮着”——树变得越来越“渺小”,越来越不是“树”;另一条是鸟儿的心情线:当鸟儿一次一次找不着树时,心里非常焦急,询问时的语气一次比一次急切,当它得知树的变化过程时,内心越来越忧伤、难过。)来体会鸟儿与树的朋友情深,体会鸟儿的信守承诺。而课文开头关于“鸟儿和树是好朋友”这部分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可以一笔带过。同样,结尾部分的想象写话也不必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课外小练笔就可以了。如此一来,课堂的容量小了,可灵活调控的空间也就大了,只要教师把握得当,精彩高效的课堂就会随之到来。

2、目标定位要准

制定教学目标,不但要精,还要准,目标是什么,定位在什么程度,都必须清清楚楚。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一课,短小精悍,语言简朴,思想含蓄深邃。文章一开始以“生命是什么呢?”发问,引起人们对生命的思考,然后通过“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这三件生活中常见小事的叙写,展示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生命虽然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很多老师在教学这篇文章时,容易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讨论感悟“生命是什么?”这个话题上,甚至有的教师还会在引领学生匆匆感知三个事例的基础上安排写一写“生命是什么?”的环节来提升认识。其实,这样的目标定位是不恰当的。因为生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同的人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段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也会有所不同。四年级的学生对生命的感悟尚不深刻,学习本文,只要让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感悟、朗读,体悟作者对生命引发的思考,并能获得自身的情感体验就可以了。

如学习“飞蛾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一句,教师首先应把目标瞄准语言,抓住“挣扎、极力鼓动、一股生命的力量、强烈、鲜明”等词,体会它们的本义、内涵,理解和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当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感悟到这些词的本义和内涵后,语言的感情色彩、文章的含蓄之意也就随之凸现出来:一只为求生而不息拼命的飞蛾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眼前。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让我们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一生命就是勇敢地活下去!这样的目标定位才基于文本,又符合认知,既准确又恰当。

四、找准、抓实语言训练的重点:有效教学的核心

语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学生只有深入到文本语言中去潜心涵泳、反复咀嚼,才能读出情,品出味。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文本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帮助学生揭开文本的面纱,洞悉其中的奥秘。

1、抓课题

课文的题目通常是文章的“眼睛”,抓住这双“眼睛”往往有助于我们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形式,把握文本的中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写的是少年时代的周恩来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课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先写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接着写周恩来在租界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话的含义;然后写在修身课上,周恩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明了自己的心迹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最后写周恩来在少年时代就心系中华的振兴,立下远大志向。细读课文我们就会明白: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文章的中心,抓住了课题就是抓住

了“纲”,纲举目张。教学中,教师只要抓住课题追根溯源,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含英咀嚼,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抓关键词句

汉语言是世界上最有意味的语言,每一个汉字都浸润着丰富的表象,承载着文化的内涵。抓住文本中的重点词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本的思想性和语言的艺术性,还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如《猫》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它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要求给抓痒。”这句中“蹭”一词就特别值得推敲:“蹭”的本义是“摩擦”,但文中的“蹭”是一种轻轻的“摩擦”,温柔的“摩擦”,猫蹭主人的腿,那是在向主人表示亲热,有一种撒娇的味道。猫在老舍爷爷面前撒娇,说明猫和老舍爷爷的关系特别好。一个小小的“蹭”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猫的可爱,而且让我们看到了一幅“人爱猫,猫爱人”的动人画面。教学中遇到这样的关键词句时,教师不应只是理性地去分析这个词的意思,而应该引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体味词的内涵,推敲词的精妙,感知词的鲜明形象,这样才能达到像维果斯基说的“词语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涵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

3、抓空白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些课文作者有意不把意思挑明,刻意留下空白让读者揣摩,有时候因表达的需要省略了一些内容,留下空白。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语言文字的空白处引导学生思考、想象,帮助学生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来填补空白,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如《爬天都峰》一课,描写的是暑假“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在险要的天都峰脚下,老爷爷问小姑娘:“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小姑娘问老爷爷:“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老爷爷和小姑娘在问话、听话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课文没有写,这给我们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思考,揣摩老爷爷和小姑娘此时的想法:他们都佩服对方的勇气,鼓励自己向对方学习,努力爬上天都峰。通过这样的想象,“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这个中心也就迎刃而解了。

五、理解、积累语言表现的形式:有效教学的标志

语文课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答案当然是留下语言,留下对语文的感悟及终身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语文姓“语”,语文课就是要理解语言,理解语言应该是理解语言表达的内容和理解语言的表现形式的统一体,也就是不仅关注“说什么”、“为什么这样说”,还要关注“怎么说”。

1、关注语言积累

有的人之所以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就是因为语言积累丰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言现象极其丰富:生动、贴切的比喻,形象、巧妙的拟人,铿锵有力的排比……语文教学除了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外,更要关注语言的吸收和积累。

《开国大典》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传到大河长江之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起欢悦起来。”这段话中,作者借“长城、天山、白山、黑水、黄河、长江”指代全中国,不但生动形象,而且把“全中国”这个抽象化的概念形象化、情感化了;“长城内外”对应“天山南北”、“白山黑水”对应“大河长江”。极富节奏和音韵感的对偶更增强了语言的准确性、形象性,读来更觉气势磅礴,雄浑壮观之极。教学这段话,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这句话说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喜讯传遍了中华大地,更要让学生体会排比、对偶修辞手法的妙处,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并且通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关注读写结合

语文学习与其他课程不同,不仅要理解课文的内容,还要了解有关语言的知识和表现形式。语文教学要以课文为例,教给学生一些写作的规律和方法,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从中体会到为了表达一定的内容,作者是怎样立意、选材、安排层次结构和遣词造句的。

《凡卡》一课,主要讲九岁的小学徒凡卡在圣诞节前夜趁老板去做礼拜的机会,给爷爷写信,诉说自己的悲惨遭遇,恳求爷爷把他带回乡下去。故事情节十分简单,但为了表达的需要,作者以凡卡写信的过程为线索展开,凡卡写信,既是课文的内容情节,更是课文的表现形式。正是这一形式的运用,才使课文内容有了更为广阔的表现天地,在信里,凡卡可以直接倾诉自己的遭遇,表达急切想回家的心情;在信外,凡卡可以尽情地回忆过去在家里的美好日子。信里、信外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和强烈的反差。更为可贵的是作者在对写信这一形式的运用上,不是仅到写完信为止,而是在凡卡写完信后,安排了凡卡写的信封地址不详、梦中实现愿望的结尾,这样不仅深化了主题,增强了作品的悲剧色彩,而且使人感受到作者在使用写信形式上的独具匠心。

总之,解读教材虽然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常读常新,只有读熟了,读深了,读透了,有效教学才会在我们的课堂生根、开花、结果。

猜你喜欢
鸟儿文本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鸟儿排排站
嘘——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