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华
学校经费预算管理是学校财务管理的核心,是推进财务管理体制走上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轨道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我校围绕实施预算管理,并在不断优化预算管理的各环节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编制预算环节
编制预算是预算管理的基础,也是预算管理的起点,如何编制出既切实可行又满足学校发展需要的预算,我们的做法是:
1、组建编制小组
学校成立学校经费预算编制小组,校长任组长,牵头编制工作,总务主任、会计、教导主任、工会主席、教师代表等为编制小组成员,他们的职责是分别按学校发展规划和学年工作计划就新一年的人员工资,校舍维修、设施添置、教师培训、教育教学活动、学校运转基本支出等所需开支作粗略测算,并将测算的结果提交编制小组。
2、收集编制信息
合规、务实的学校经费预算编制,必须以相关政策和学校实际情况为据。合规就是要以地方教育、财政部门下达的有关经费预算的文件为依据,以预算支出口径为指南,确定学校单项预算的最高基本标准。务实就是要摸清家底,准确把握学校基本情况,包括学校教职工编制数、在岗教职数、退休人员数、学生数、现有设施情况以及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在完成上述相关信息的收集后,再次召开编制小组工作会议,学习政策、通报校情,并由相关人员对部门所需的开支粗略测算作出评估并修正、调整。实践表明,只有把握了校情,才能在预算编制中充分体现全面保障、突出重点、专款专用的原则。
3、编制预算建议案
在收集信息,评估各项开支需求的基础上,由学校财会人员具体操作预算建议案的编制工作。编制建议案一是做到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二是坚持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保发展的保障顺序,先保证基本支出,后安排项目支出:先重点急需项目,后一般项目:打足工资、运转、安全的必要支出,不留缺口。三是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确保预算的务实性,如针对班主任反映的学生用床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学校决定放弃为教师更换办公桌的打算,将学生床铺维修纳入09年的预算。
4、送审修改建议案
建议案编制以后,按照我市经费预算“两上两下”编制程序的要求,分两次将预算建议案上报主管部门,并按地方教育、财政部门的要求,对建议案修正、调整,在收到财政局教育局“二下”程序中的定案方案后,以会议或布告张贴的形式向教职工公示,学校经费预算方案的正式文本也随之生效。
二、执行预算环节
执行预算是学校经费管理的关键环节,预算执行的好坏决定了预算管理的成败。我校在执行预算中做到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专款专用。校长在工作中对经费支出的安排必须以预算为据,不得随心所欲,杜绝开支的随意性。
二是坚持调整预算的报批制度。在预算执行中,难免出现一些特殊情况需对原来预算做出科学、合理的调整。调整时由学校向教育局、财政局提交书面的预算调整报告,在得到审批同意后再行预算方案的变更。
三是坚持政府采购项目直接支付的原则。学校大宗采购和项目建设的招标管理、资金支付等环节严格按照政府规定的程序办理,实行阳光操作。
四是坚持校内民主监督。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了校财局管的模式,学校财务监督的主体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教师作为学校的主人依然对学校经费运行状况享有知情权、建议权,因此学校定期公示财务运行状况,公开项目支出的流程,对于调动教师参政、议政的热情,对于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取得了良好的作用。
三、预算决算环节
年末办理学校经费预算决算,既是上级对学校经费预算实际执行情况的检查验收,又是上级平衡当年收支获取拟定来年预算支出口径标准相关信息的重要环节。学校每月在接受教育局、财政局对学校经费收支审核的基础上,做好两件事,一是由财务人员对预算管理运行情况的有效性进行分析,为来年学校强化预算管理提供依据:二是组织学校民主理财小组对学校财务运行状况进行验证性复核,并形成预算报告向学校职工代表大会报告,民主理财、民主治校得以充分显现。
在学校经费预算管理的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一是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以后,作为学校,依法争取学校日常运转和事业发展所需经费,实现了“要钱有理”。
二是在学校经费预算管理日益规范的情况下,随着预算编制批复的下达,学校开支有依据,实现了“用钱有据”。
三是专款专用,及时拨付制度的建立完善,有效避免了教育经费的挤占、挪用,有效避免了开支的盲目性,随意性,实现了学校运转“保障有力”。
四是学校财务监管体系的建立,预算管理实施监督前移,由以往事后监督变为有教育、财政部门主导的事前、事中、事后和全方位监督。使财政资金在受监督的环节中运行,实现了“监督有效”。
尽管预算管理在实践中尚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但预算管理对于保障学校正常运转,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的作用已显示出它与时俱进的巨大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