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雨 传承文明

2009-06-11 05:13丰雨滋
图书馆界 2009年4期
关键词:回顾传承

图书馆界(LibraryWorld)2009年第4期(No.4,2009)丰雨滋:百年风雨传承文明[摘要]桂林图书馆自清宣统元年(1909)艰难创建后,历经了民国初期于困难中的挣扎求存、抗战文化城的初建辉煌、烈血战火下的铁骨铸就、抗战胜利后的卧薪重建,新中国成立后桂图人精神激发,从筑基工作的培本补元,再到今天一日千里的发展,桂林图书馆总能在困境中迎难而上。厚重的经历造就的不仅是丰富的馆藏,更重要的是一种坚韧不拔的图书馆精神,它激励一代代图书馆人投入到公共文化服务的神圣事业中去,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

[关键词]桂林图书馆;百年;回顾;传承;坚韧不拔

[中图分类号]G259.296.7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41(2009)04-0082-04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以下简称“桂林图书馆”)是广西建馆最早的图书馆,也是全国创建最早的十个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百年间,桂林图书馆以自己的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扎根于桂林、扎根于广西的文化沃土,为广西文化的传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 忧国情怀,八桂先声(1909—1936)

清宣统元年(1909),清政府在内外交困中开始了预备立宪的新政。三月,作为宪政重要内容之一的《学部分年筹备事宜》颁布,要各行省一律于次年开办图书馆。就在这年春天,时任广西教育总会会长的唐钟元(抗法英雄唐景崧的长子),促请广西提学使李翰芬奏请朝廷批准成立广西图书馆。[1]为筹集建馆经费,唐钟元等倡议募款,李翰芬率先捐银500两,并向参加优拔考试之生员按名派捐;[2]将桂林“桂垣书局”“体用学堂”“榕湖经舍”和“秀峰书院”的图书移交馆藏。建馆之初,他们一边在桂林王城东南隅兴建馆舍,一边在原桂垣书局等藏书楼对社会公众开放借阅。宣统三年(1911)二月,广西图书馆新馆舍竣工。

民国建元,曙光乍现,广西便进入战乱频繁的暗夜。此时正值桂林图书馆起步发展的初期,政局动乱,经费惨淡,先后更名为“广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附属图书馆”“广西省立第一图书馆”“广西省政府图书馆”“广西省立桂林图书馆”等。然而,桂林图书馆的先辈并没有在逆境中放弃以图书馆来促进文化、以文化来促进广西乃至中华民族进步的理想。

民国二年(1913),图书馆增设印刷部,印刷书籍特别是教科书,开展社会教育;移前农业学堂的动植物标本及理化仪器为馆所用,后又接收广西大学堂预科、省立农业学校等单位的仪器、标本,成立了教育品陈列所,开展社会教育。这对促进广西文化教育的普及很有意义。

民国十四年(1925),主任李树人(当时我馆被合并到广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以其学校校长为馆长,但以主任主持实际工作)到江浙等省考察图书馆情况,并进入由中华图书馆协会和东南大学合办的图书馆学校学习。回馆后,安装电灯,备开夜馆,将全馆图书另行登记,并采用世界图书分类法,将图书分类编目,[3]到民国十八年(1929),已建立卡片式的分类、书名、著者三套目录,使读者可以方便地从学科、书名、著者三条途径查找图书。

民国二十五年(1936),桂林图书馆在前贤陈植夫于民国八年(1919)初建巡回文库的经验上[4],建立活动文库,分东、西、南、北、中五路,定期、定点、定线巡回借阅。这种主动式的图书馆借阅服务,扩大了图书馆的影响,产生了良好的服务效益。

桂林图书馆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就这样在不断发挥潜力进行创新的过程中被继承下来。

2 抗战烽火,文化阵地(1937—1948)

1937年,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桂林成为抗战时期全国的大后方,文人名士云集,文化出版事业十分活跃,形成抗日战争时期有名的“桂林文化城”。桂林馆的先辈活跃于文化传承和社会教育的活动中,创造了建馆以来的第一个辉煌时期:他们尽量采集抗战时期的桂林出版物,即便经费十分短缺,仍千方百计地利用抗战文化城的优势,努力搜集省内外的抗战出版物,特别是桂林当地的出版物,如桂林版的《大公报》、《文艺生活》、茅盾的《霜叶红似二月花》、徐迟的《最强音》等,致使当时的馆藏增至30万余册,“藏书之丰富,设备之完善,在西南各省首屈一指”。如今这些书刊已成为研究抗战文化的宝贵资料。

抗战期间,为了充分彰显图书馆的文化功能,增设了抗战教育展览室,后又将其扩充为抗日通俗阅览室,使一般粗识文字的抗日民众也能来馆阅览。实行全年全日制开放,日开馆时间达13小时。1941年,又在江东七星岩旁设栖霞分馆,每天来馆阅览的读者人数均在千人(次)以上。这些措施不仅为抗战时期的进步人士提供了大量的学习宣传资料,也满足了一般群众的需求。

1944年,日军铁蹄日益临近桂林,警报不断。时任特藏部主任的黄远智临危受命为代理馆长,带领留守员工将部分精要藏书转移到广西昭平县富裕乡。随着形势的恶化,护书员工处境益发艰难:经费没有了,自己贩牛来卖;没有了粮食,自己挖野菜;最后连日常的生活物品都一件件地变卖掉了,只得上山砍柴,借以度日……参加当时护书的员工回忆说:“当时情形很惨,食不果腹,寝难安席,风声鹤唳,一夕数惊,惶惶终日,朝不保夕。”正是因为前辈无畏的赤子情怀,才使这批书在战火中得以保存下来。

1945年7月27日,桂林城收复。从昭平运回桂林的书共计71?481

大家走出馆门,主动为读者服务。1953年,试办临桂县同化乡农村图书室,成为走出馆门主动为读者服务的典型,受到文化部社文局和中南区文化部社文处的通报表扬。这样的主动服务还延伸到工厂、农村、街道、机关、部队,甚至桂滇铁路工地、青狮潭水库工地等,形成了一个遍布桂林城乡的图书流通网。

我馆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1950年起,为响应国家扫除文盲的号召,开办了工人夜校和妇女夜校。在馆内及工厂、农村、街道、学校建立读书小组,举办各类读书报告会、座谈会、专题陈列展览,成为重要的宣传教育基地。

努力开展科技服务。1956年,先开辟科技阅览室,后来又设立参考研究室,集中开架陈列工具书和科技书刊,随时接受读者咨询,协助查寻资料,编印数百种书目索引、资料汇编。深入工厂、农村,开展对口服务和跟踪服务,与武鸣华侨农场、西津水电站等单位建立邮寄借书关系。尤其是在上世纪60年代困难时期,利用科技知识,成功培养出大量的小球藻,并广泛传授了这种技术,此举在桂林地区做出了名声。

桂林图书馆还充分发挥理论技术优势,除辅导桂林、柳州两专区和梧州半个专区的各类图书馆馆室的业务外,还于1951年创办《广西图书馆简讯》,刊登本馆及全国各地图书馆人的工作经验,沟通信息,翻译介绍苏联图书馆学有关知识,成为当时全国图书馆界仅有的两份馆刊之一,颇受图书馆界的赞誉。

在“文化大革命”的非常时期,桂林图书馆馆员工置个人安危于度外,及时请来军管会维护安全,保护了人民的知识财产,使桂林图书馆的书籍没有遭受到任何损失。

4 时代福音,培本补元(1979—199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为我国的全面复兴带来了福音。桂林图书馆也迎来发展的春风:各种基础业务工作随之不断恢复,大批社科和文艺书刊得以与读者见面。1980年,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借阅工作向科研、生产服务深化,开辟参考阅览室。开始兴办教学,为我区图书馆界培养了大批图书情报专业人才。藏书建设注重地方特色,全力征集、补充广西地方文献,此时征集到包括(清)罗辰绘制的《桂林山水》(画集)、稀见本《粤璞》、唐景崧手稿、陈继昌手迹《双节堂庸训•应世》、黄华表遗藏在内的第一批赠书。1985年重新开展馆外图书流通点服务,延长开放时间,扩大邮寄借书、馆际互借、预约借书等业务,方便了读者,提高了文献利用率。1988年,成立桂林市图书读者协会,以“读书、交流、成才”的宗旨,每年组织开展各种读书活动。[6]

5 抓住机遇,一日千里(1991—2009)

1991年5月,随着扩建的安新洲新馆舍的竣工开放,桂林图书馆紧紧抓住机遇,以信息化、自动化为依托,使该馆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

1991年底,先后建立起了中文图书采购、编目、连续出版物管理、参考咨询、图书外借流通等子系统,开始了馆藏书目数据库、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至1996年底,计算机应用已覆盖全馆各业务部门,形成一定规模,使桂林图书馆成为广西第一个将计算机系统应用于业务工作以及与国家大型文献信息系统连接的公共图书馆。1997年,开通了互联网服务,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域名为“gll-gx.org.cn.”),使读者在办公室或家中就能查阅图书馆信息的梦想变成了现实,由此成为广西第一个上互联网服务的公共图书馆,也是当时全国少数几个上网服务的公共图书馆之一。至此,我馆建成了集数据制作、检索服务和计算机培训于一体的图书馆计算机网络体系。1998年,馆计算机网络系统获得文化部该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年7月,馆网站被评为“中国优秀文化网站”。桂林图书馆自动化建设时间短,投入资金少,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业务管理和服务的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利用计算机技术,读者在很短时间就能查找到他们所需要的书刊;通过网络,读者无需到馆查阅目录,即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悉桂林图书馆书刊收藏情况;在专题文献信息检索服务上,大大缩短了服务周期,使读者人数迅速增加。

1997年3月,桂林图书馆经广西科委考核认定为自治区级科技成果检索查新机构,在全国首开了以公共图书馆身份获此资格的先例。利用科技查新,桂林图书馆将信息服务深入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社会服务阵地从区域型服务走向开放型服务。2003年,南宁、玉林、柳州等地用户开始陆续接受桂林图书馆的科技成果检索查新服务。到2008年底,查新项目已由1997年的28项增至427项,累计近4000项,其中多项获得市级、自治区级科学进步奖及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等各类奖项。通过查新,与广西师范大学、广陆数字测控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柑橘研究所、桂林南溪山医院等地方科研单位和支柱企业建立了长期、良好的文献信息服务关系。为了更好地为广西各个企事业单位及科研院所服务,从为单位主动查新,衍生出项目情报调研、定题跟踪服务等配套服务。桂林图书馆的固定服务对象桂林三金药业集团公司、燕京啤酒(桂林漓泉)股份有限公司、昊华南方(桂林)橡胶有限责任公司等,都是年上缴利税上亿元的大企业。

自党的十七大提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来,桂林图书馆认真践行这种文化功能,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中坚力量,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积极参加文化共享工程建设。2002年6月,桂林图书馆被文化部确定为广西省级分中心,成为全国首批试点建设单位,负责广西北部地区的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通过文化共享工程,完善了该馆的计算机网络硬件建设,资源存贮空间达到18T,搭建了VPN管理系统,增强了对县级支中心的远程管理能力。在数字资源建设上,建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全文数据库,以及广西抗战文化、刘三姐文化、广西农业科技、广西科普等专题资源,资源涉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根据文化厅部署,逐步完成桂北地区基层点建设。通过办班、面授、远程辅导等方式,为基层培养了大批技术骨干,提高了基层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通过与各级支中心一道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把图书馆服务延伸到了农村,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使农民朋友接触到电脑技术,学会利用各类农业、科技、文化等信息。自建信息网页,加强农村对外的宣传与交流,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走上致富的信息快车道,增强了先进文化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自2006年4月起,桂林图书馆周末公益讲座“桂海讲坛”在固定的时间、地点开讲,向广大群众传播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在此基础上,2007年7月,作为承办单位又参加了桂林市政府着力打造的桂林文化品牌“桂林百姓文化大讲坛”。如今,桂林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这两个重要阵地,已经成为桂林市民不可或缺的“城市教室”。同时,在展览场地紧张的情况下,建起了“桂图展览”,每年通过自办及与兄弟馆共享展览资源等方式,开展摄影展、图片展等多种展览活动。

为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让更多的人享有图书馆服务,于2003年建成并开放了广西第一个盲文有声读物阅览室。将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延伸到视障残疾人身边,让视障读者在图书馆里可借助现代的语音计算机设备拓展生活空间。2007年5月,桂林图书馆在施行免费阅览的基础上增加了为特殊群体免费办证的服务,2009年7月又推出取消读者借书证工本费、借书证年度验证费等免费服务项目。为方便读者,2008年开通读者网上服务系统,实行网上续借服务,使读者可远程阅读100余万种电子图书和2?000

猜你喜欢
回顾传承
大学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材的回顾与展望
城市可持续交通行为研究述评
贴近实践贴近学生创新方法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