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性格》:品味读书之境界

2009-06-10 07:19郑作武
出版广角 2009年11期
关键词:盛衰渔樵陶潜

郑作武

翰林祭酒日,“白天混饭马前卒,晚上诗书自王侯”。此语道出古今天下读书人之生态:古之读书人,日里耕耘稼穑,赡老育幼;夜下挑灯诗书,自在王侯。今之读书人亦然,养家糊口之余,亦从书中寻得一片自由之境地。此乃精神之归宿,无关治乱盛衰,无关贫富达隐,而归乎群体文化之传承;而此文化之传承,虽脱离治乱盛衰贫富达隐之态,却亦以潜移默化之功,牵引历史走向,绵延千年,浩浩至兹。用一本书的书名来阐释这样的传承,便是《历史的性格——布衣读(资治通鉴)》(以下简称‘引万史的性格》)。

《历史的性格》即是翰林祭酒的作品,翰林祭酒者,刘君义光兄也。兄酷爱读史,于《资治通鉴》尤甚。多年手不释卷,旁搜经史子集,洞悉稗说野言,各家流派川汇虚怀,厚积薄发,油然而作《历史的性格》,略抒胸臆,分享惬意于同道,于我等后进者,兄亦得而教之,不亦乐乎?《历史的性格》以随笔形式,记录作者观史心得,亦略寓其历史观点。书载一百二十四篇短文,分四章:

第一章《百年皆客》,说王侯将相功过成败。此章中人物,个性虽各有千秋,但细嚼文中人事,每个人却又成一类人物之典型。如《韩信的市井之志》中说韩信,与陈涉吴广相类,与历史上任何一次平民起义甚至贵族政变之集体意识相同,同属阿Q的革命精神——革命之目的,无非是要富贵一番,风光一把,发达之后也无非是要报复一下。鲜有“为生民立命”之伟大理想。而如《王莽的因果》,谈及王莽被起义军围困,胸中无退兵韬略,却端坐北斗阵,执匕指天,念念有词,俨然如道人一般,迷信晴天来一个霹雳,把敌军劈成肉浆。如此荒唐画面,史册中也历历可数。强人风云际会,风光无限。然遇逆境,计穷力困之时,与弱者无异,致其心理防线决堤崩溃,拱手把自己的命运交给无言的苍天。

第二章《治乱因缘》,说皇权官僚政治得失。论政体,如《秦亡论》之郡县、从政、户口制度。论人才,如《论养士》说董仲舒开创西汉乃至整个古代史文治之先河。又如《选人的分寸》论曹操战时人才制度之得失。论为臣,如《谏的分寸》,从人性的弱点分析居上者的面子。如此等等,多为切中要害之论,短短篇章,把历史剖析得透彻淋漓,读来不禁畅快叫绝。

第三章《文成经纬》,说文化传承。《官员的读书》谈及吴下阿蒙跟从孙权读书学治乱,“但当涉猎,见往事也”。官员读成书呆子断断不成;但不学无术,更不可取。游览书籍,知往者方能治来者。很多经验,前人走过,知之,则免去重蹈代价,此乃历史之经验,从政所须知。而官场之外,另有一类人,以文化传承为事业,丢官弃爵亦不足惜者,如陶渊明。陶渊明丢下一句话,“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而去,过上篱边采菊的生活,后人多慕陶渊明之潇洒。《另解陶渊明》还原历史面貌,以为“陶靖节之不仕,不可仕也,不忍仕也”,可见,陶渊明之弃官,传承儒家精神: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圣人之道。乃“为生民立命”之道,关乎盛衰治乱之道。魏晋时代,仕者多以门阀进取,与此道无关。故阮籍骂之日,“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阮籍之骂晋朝官场仕风,乃陶潜之痛;陶潜之痛,亦圣人之伤。按义光兄的观点,与竖子同朝,与其显而遭其戮,不如隐起来,留下读书的种子,以学问闻达于后世,将当下不能完成的使命,令后来者去完成。此见陶潜之隐。非不仕也,不苟仕耳。

第四章《渔樵评弹》,此章题目令我想起《临江仙》,想起“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历史之风云际会与治乱盛衰,如“滚滚长江东逝水”,王侯将相亦终“一堆荒冢草没了”。“古今多少事”,在渔樵耕读的历史常态里,亦“都付笑谈中”。渔樵耕读,是中国千年农耕社会之常态,乃平凡而永恒之态。而王朝之更迭,则是动态,风光无限却终要“树倒猢狲散”!《红楼梦》里薛宝钗说贾宝玉是富贵闲人,富贵且闲,此乃贵族之相,虽人人羡慕,然终要化为云烟,变成渔樵耕读笔下的“满纸荒唐言”!《渔樵评弹》逸情于史,闲笔古今,最能流露作者“诗书自王侯”的胸臆,此亦渔樵耕读之人生意识,传承千年。而于今人,简单却奢不可及。于王侯将相功成名就,有时候不妨以渔樵的心态来评说,淡泊一点,甚而消极一点,也未必不好。

以上,乃《历史的性格》之大体,虽不能竟其浩博与细腻,而以读者之所见,亦能稍观其略同之处。此略同之处,一言以蔽之,如人之饮食。人多好美食,色香味俱全,此食之尽美也。读书亦然,读《历史的性格》,如见其色,如闻其香,如嚼其味。其行文也,小而不促,用气娓娓,色调冷暖适中,读之隐隐若见厨里温火,又似望盘中佳肴,令人垂涎无主。不能自已。此为文色。观其识也,博览书山,纵横经史,携读者遨春秋,令读者沐古香,闻之飘然欲仙,忘其所归。此为书香也。思其论也,旁搜远绍,信手拈来。予常见义光兄若一大侠,驰骋史海如入无人之境,活捉古人,绑架今人,或茶酒抚侍,坐论其道;或拔剑饮血,快意一时。淡味腥味,个中滋味任君品。此为意味也。

此色香味,源于《资治通鉴》,源于经史子集,源于稗说野言,陈酿千年而成之,成就国民之性格,亦溢于《历史的性格》的字里行间。读之,如食珍馐,如饮琼浆,耽于其间,而不觉明月之下西窗。此读书之境界,古今一脉!

猜你喜欢
盛衰渔樵陶潜
陶渊明的小脾气
渔樵三问
李世熊对“盛衰之大原”的探索
打渔人
《芜城赋》之艺术及思想
渔樵问答
陶潜辞官隐情
朱买臣故事人性书写的两种偏轴——以息机子本《渔樵记》、《万壑清音·负薪记》为例
成都摩诃池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