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迎春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台营镇麻姑营中学,河北 秦皇岛)
[摘 要]:夸美纽斯曾说,教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而语文的学科特点决定其教学过程中彰显艺术性的必然。语文学科教育如果缺乏艺术式的教育,将是贫乏、枯燥的教育。
[关键词]:语文 艺术化教学 实践
夸美纽斯曾说,教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而语文的学科特点决定其教学过程中彰显艺术性的必然。语文学科教育如果缺乏艺术式的教育,将是贫乏、枯燥的教育。语文艺术化教学,亦称为语文审美化教学,是一种经过美学加工的语文教学。其过程是施教者按照一定时代的审美理想,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审美教学媒介,引导学生认识语言世界、建构和完善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过程。
在艺术化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造学习语文的愉悦氛围,使学生在吸收知识的同时获得感官享受,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切实把教学活动真正变为学生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
一、注重导入,先声“夺”人
导入是语文教学的首要环节。精心设计导语,以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学习《论语》十则这一天恰好是孔子诞辰。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同学们谁能告诉我特别在哪呢?(有学生回答)这位同学说得很对,今天是孔圣人的生日。每年的今天,都会有许多人到我们山东的曲阜市朝圣,今年是孔子诞辰2558年了,我们要上课,所以不能去孔庙拜祭孔子了。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第10课《论语》十则来纪念孔子诞辰,继续将孔子的儒家思想发扬光大,也许这就是对他老人家最好的纪念。”学生们都怀着虔敬的心打开课文,这一节课每个同学都学习得很认真。
在讲授公开课《三峡》时,我先通过多媒体展示祖国风光,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并让学生说出自己心目中最美的地方,而后引出有关作家余秋雨的一则小故事:一位外国友人问余秋雨,中国值得去的地方有很多,如果只能推荐一个你会选哪一处胜地呢?余秋雨毫不犹豫的回答:三峡。自然而然地突出了三峡在众风景名胜当中的独特地位,吊起学生的胃口,让他们情不自禁地联想三峡到底有多美,美在何处,由此展开教学。
二、训练朗读,以情感人
在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朗读环节里,教师要创设艺术氛围,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流露出与作品共鸣的某种情绪,振动心灵的琴弦。在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时,播放凄婉哀伤的古筝曲××,让学生闭目聆听,我缓缓地朗读:“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暮鸦在树梢上盘旋即将归巢;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远处人家,炊烟缕缕,是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时太阳就要下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唉,自己有家难归,令人心碎肠断,更添悲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如泣如诉的乐声和朗读让许多同学留下热泪。之后要求学生自己来朗读此曲,学生未经我的指导就自然而然读出了思乡的寂寥韵味。
又如,针对何其芳的《秋天》所设计的朗读训练,我学习余映潮老师的设计方法:
朗读基调设计:轻声,女声清脆,男声厚实。
情感基调设计:第一、二节喜悦,第三节留恋。
配乐主体乐声:短笛声。
特别处理:最后一句三步轮读,声音渐慢渐小。
在三步轮读之后,教室里寂静很久,学生们沉醉在诗意之中并为自己所读出的美感而自豪。在这样的朗读训练中,我做到了通过声音引导声音,通过声音唤醒心灵,通过声音点燃激情,把学生带入了真实而动情的语言情境中。
三、借助多媒体,以形引人
现代课堂已经普及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多媒体教学,利用先进的电脑技术和设备,使一节原本枯燥的课变得生动形象起来,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也更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在我的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获得了充分运用,课堂艺术效果非常明显。
例如,《故宫博物院》中,观看教育频道曾经播放的故宫专题节目,更加直观地感受故宫的宏大壮丽;《说屏》一文中,观赏精美屏风,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屏、屏的艺术价值;《城南旧事》感人泪下的影视效果,让学生们唏嘘不已;一曲激荡人心的《命运交响曲》,让学生们更深刻理解了贝多芬这位音乐巨人在丧失了听力以后的顽强斗志;在学习《观舞记》时引入印度电影《大篷车》中女主角在宴会上的精彩舞蹈表演,让学生们看得如痴如醉,从而更好的把握住了课文对印度舞蹈的精彩描写;
四、巧用板书,提纲絜领
精心设计的板书是一种艺术创造。文图并茂的板书以其传神形象,给人以艺术的享受。语文教学就是寓教育于艺术的享受之中,通过艺术的形象唤起学生的情感与共鸣,使其在赏心悦目中自愿接受美的熏陶,获得知识,接受教育。如余秋雨的《信客》板书设计可先将年轻信客及年老信客的品质概括在黑板上,最后将几个关键字圈成“人”字形,以突出“大写的人”之意。鲁迅名篇《风筝》则可在黑板上画一只蝴蝶风筝,蝴蝶的两只触角分别圈出“我”和“弟”;在身体中间椭圆处写上“亲情”二字。左右翅膀分别填上概括“我”与“弟”的词语。在《爱莲说》教学中,将板书设计为一朵莲花,爱——莲作为主瓣,左右各写菊和牡丹,并将主要写法置于瓣中,既形象又美观,让学生叹为观止。
五、丰富教具,生动悦人
思想家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形象的教具可以帮助避免课堂的枯燥无味、单调呆板。如在准备汪老的《端午的鸭蛋》这一课时,我便事先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研究编织文章中提到的鸭蛋络子,并准备了香角子、百索子这些富有节日特色的教具。而讲授这一课又恰好在端午节这一天,最后我将这些教具奖励给课堂表现出色的学生,和学生一同过了一个开心的节日。这样的教具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还能够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又如,在硬笔书法教学中,请同学欣赏教材附录中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并将自己绣制的《兰亭集序》十字绣作品展示给学生看。这幅长3米、宽1.5米的巨幅绣品着实吸住了学生的眼球。学生在感受到书法魅力的同时,都下决心把钢笔字练好。看到他们跃跃欲试的样子我很是欣慰。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个人魅力来增强语文教学的艺术性。教师是课堂的灵魂人物,教学本身要求教师应具备在丰富知识和一定的艺术修养积淀之上的个人魅力。一个有魅力的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诗化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富有感染力的手势吸引学生,让他们随着教师的节奏一同在知识的海洋信步,让他们打开形象思维的大门,进入神秘的境地,从而努力地去探索,积极地去求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语文教学的艺术化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笔者会一直努力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