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捷
(江苏省如皋市初级初中,江苏226500)
常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差劲,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学的?”、“不知道他们整天忙些什么?”……其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学生如何学?怎么想?他们的疑难会是什么?他们到底喜欢什么样的问题?而不能自己成了老师便忘了自己也曾是学生的事实,只有这样,才能使师生在思维上达到共鸣,教学才会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启发性和教育性,从而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达到和谐发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善于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心理位置上去认识和思考问题,去理解、运用教材,从而选择有针对性的最佳方法来处理问题,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也就是说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心理换位能力。具备了较强的心理换位能力,教师才能在教学中真正扮演好“教”与“学”的双重角色,也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如何在教学中运用、体现心理换位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思学生所想
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课堂教学中,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学生往往不能显现自己的想法,这就要求教师要能从学生的角度来科学处理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认真思考自己的教学学生会起何反应,怎么想?以便调整学生的心理,实现相互间的心理沟通,及时引导学生。例如,教材中关于液化的方法,只是直接说出了“液化可以通过加压、冷却两种方法或两者兼用的方法实现”。对于冷却的方法学生可通过日常生活常识来加以理解,而对于加压的方法,学生势必难以理解。为此,笔者在讲过液体沸点跟压强的关系后,再来向同学讲解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如有条件可通过实验演示),并例举出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罐装液化石油气,就是利用加压的方法把石油气液化成也液态后装罐的,这样有利已运输。这样处理后学生心满意足,疑虑全无且记忆深刻。
二、解学生所难
学生的疑难,若不能及时消除,久而久之,就会成为学习的障碍,学习物理的兴趣就会大减,必将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只有将心比心,深入学生角色,方能体察学生的所难,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从而寻求相应的有效对策,解除其疑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自己帮助学生寻找规律编物理口诀进行识记,也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编物理口诀或创设情景等方法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只有教会学生自己去想办法理解和增加记忆的有效方法,才能行之有效的越过学习的障碍,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生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难以区别记忆,这时教师可抓住焦点和两倍焦距处这两个特殊点来帮助学生寻找规律进行识记,对成实像时的规律可编成一句话:“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来记。又如在学了什么物体正、负电的问题,学生就自己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一天,身穿中国丝绸衣服的波(玻璃)斯正(正电)相(橡胶)父(负电)送给我一根象(橡胶棒)毛(毛皮)。寓意丝绸和玻璃摩擦玻璃带上了正电,橡胶棒和毛皮摩擦橡胶棒带上了负电。
三、料学生所错
心理学实验表明,给大脑输送信息时的反差,实际上增强了外界信息对大脑的刺激,有利于增强情感体验,那种无差错的正面灌输,时间一长,学生会感到平淡无趣,产生依赖心理,不可能产生深刻印象。教师应当置身于学生位置,料学生所错,并放置于学生面前,制造思维冲突,迫使学生去比较、判断,以激发学生思维。例如,有些学生在应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时,常常忽视此定律所具有的“同时性、同一段电路”的特点而导致错误。对此,教师可出示例题,并给出几种错误解法,让学生加以辨析,而辨析错因也就促进了正确思路的形成。
四、投学生所好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情绪轻松、愉快,心理和谐,学习效益便高。教师要细心体察,了解学生的所爱、所乐,创设条件,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始终乐在其中。如 “顺口溜”的应用,学生就很感兴趣,而“物理史话”的引入也使学生非常高兴,笔者设计的“读故事、学知识、做实验”活动则有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基础上适时组织学生进行根据物理知识编制故事的比赛,课后鼓励学生做一些小实验、自制实验器材,如自制望远镜、杆秤等,对优秀的作品进行表扬,并向报刊推荐。
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从学生的角度,置于学生的心理位置去看问题、想问题、讲问题,把自己转换成学生研究问题的合作伙伴,教师的“教”才能既通俗易懂,又生动活泼,这也将十分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同时,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智活动的把握才能更加准确到位,从而更有利于其主导作用的发挥,也无疑会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