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方社科院主要围绕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开展应用对策研究,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搜集、整理、存储和传播主要基地的文献信息服务机构,无疑是对策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为做好对策研究的情报信息服务保障工作,地方社科院图书馆要重视和加强地方性、专业性文献资源建设,创建专题性数据库,加快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构建对策研究服务平台。
关键词: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对策研究;服务平台
地方社科院图书馆的中心任务是为本院的科研工作服务,围绕本院承担研究的地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应用课题,为研究人员提供有关图书情报信息。在当前地方社科院改革和转型中,构建对策研究所需的图书情报信息服务平台是地方社科院图书馆的工作重点。
1、重视地方性文献资源建设。对策研究是地方社科院的生存之本,地方社科院不能脱离政府和社会的现实需要进
行纯理论研究,而必须突出应用对策研究。强化对策研究就是应更深入地研究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性问题,更主动地参与政府重大问题的决策过程,更快速地揭示经济运行态势和重大社会舆情。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馆藏文献载体结构,重视并加强地方性文献资源建设。
地方文献是对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地理以及重要人物事件、民间风俗等方面内容进行客观反映的文献书籍。由于地方文献资料能全面地、系统地、历史地反映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和历史诸方面的特征,能系统地、完整地为研究当地的各种情况提供参考。地方党政领导部门所制定的种种政策无不受本地区的这些因素所制约,这就决定了地方文献在促进当地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中有着其它类型文献资料无可替代的重要借鉴作用。因此,地方社科院图书馆要尽可能全面地、系统地做好与本地区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有关联的一切文献资料,包括地方志、地方史、论著、地方档案、地方报刊、地方丛书、地方年鉴、地方百科全书、地方人事碑志、地方图录、地方音像资料、地方文献书目等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工作,要在立足于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了解的基础上,研究分析出与其它地区不同的又具有开发意义的问题,进行情报资料的挖掘和搜集,创建具有地方性特点的特色馆藏,直接为科研服务,为对策研究服务。
2、加强专业性文献资源建设。地方社科院已经认识到在学科建设上必须从自身的能力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选择若干能形成自身特色的优长学科,重点建设、重点发展,研究和回答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在发挥基础理论研究优势的同时,把地方社科院的科研重点放到应用对策研究上,根据地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强化与社会现实联系紧密的应用研究。文献资源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随之调整,要联系本院社科研究中的“特色”和“优势”,重点组织和采购与此相关的文献信息资源,通过对这些学科的专业文献及参考用书的合理收集形成本院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的藏书优势,在满足科研需要的同时创建自己的“专业性”特色馆藏。对策研究要求图书馆采用专业化的信息情报服务模式,以专业化信息资源为内容,针对对策研究的需求,对相关学科专业知识进行搜寻、组织、分析、传递,为科研人员提供所需专业知识的服务。图书情报信息管理人员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分析、筛选能力,使自己能够利用现代技术和方法,将分散而无序的其他信息系统的新近文献、相关信息资源,通过创造性劳动,重新进行科学而有序组织,组成有价值的文献信息资源。图书信息管理人员不仅要做现代图书信息的操作员,更应该成为分析、筛选文献信息的专家;不仅要在充分掌握情报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整理和综合分析,得出某些必要的结论和数据,而且还要通过分析、对比、判断,对未来的趋势和进展做出科学的预测。
3、注重专题性数据库建设。图书馆的基本功能是信息资源的加工及整合功能,即能基于文献资源的网络资源而加工形成书目数据库、文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和事实数据库。数据库的建设,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广泛收集文献材料、科研成果、科研动态等信息在内部通过对课题、对重点学科进行跟踪服务;另一方面可以把社会广泛需要的社科信息需求作为系统建设的基点,对社科信息进行深加工,大力开展社科信息咨询服务,并借此进一步推动自身应用对策理论研究向社会、向企业的快速转化。对策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相关信息及前期研究基础的及时和准确把握,但由于所研究问题在内容上细分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学术资料整理分析的专业性不断深化,因此,根据自身优势、专业特点,尽快建设有特色的专业性和实用性数据库是地方社科院图书馆的重要职责。图书馆专题性数据库的建设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进行专题资料收集、编排,突出实用性、针对性、时效性,为重点课题和重点学科进行跟踪服务;如系统跟踪省内外重点研究机构、重要咨询机构等的动向,关注其重大研究成果、政策变动等,以及其所做的重要预测、评价等,及时向科研人员进行快速报道;针对重大问题、重要计划、重大政策、重点研究领域、热点问题等进行有重点的跟踪与系统分析,形成有一定深度的前瞻性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系列报告,定期或不定期地提供给有关对策研究人员参考等等。其次,通过独立建设和开发一系列有特色的专题数据库,初步形成专题性数据库。主要内容有:政府及行业机构的决策辅助资讯;社会科学领域课题研究资料搜集;财经媒体的专题挖掘和追踪报道的内容支持;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的内容服务等。情报研究成果以及对科研课题有利用价值的情报信息资源都应进行收集、整合,进行数字化处理,建成相关专题数据成果库。第三,通过系统平台与社会资源整合,将相关厅、局、政府部门的第一手资料进行电子化处理,建立自己的数据资源库等;同时,要积极争取与有关厅局及政府部门进行网络数据交换,开拓信息资源渠道,为科研工作索取第一手资料。第四,大力拓展网上资源,通过对信息的搜索、跟踪和过滤,将有关资源按学科、专业加以分类、编辑,供相关学科科研人员使用。
4、加快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就是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传统的图书资料及信息进行多媒体数字化处理,并能进行电子化存储、检索、管理和传播,还能够通过联机信息检索系统来提供外部各馆的书目服务、文献检索以及电子杂志等多方面的信息。数字化图书馆具有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组织非线性化、结构复杂化、信息传递网络化、服务方式多样化等特点。建设数字化图书馆,首先,应对现有文献进行深层次开发,创建独具特色的多媒体数据库。实现图书馆管理自动化、网络化,建立起标准的书目数据库(新书书目数据和馆藏回溯书目数据)、专题数据库和本馆馆藏特色的文献保障系统。其次,以合作共建的方式购置综合性、通用性电子文献、网络资源及外文书刊,并且实现资源链接,以便进一步开展馆际互借、文献传递与信息咨询等服务。运用先进的信息资源组织技术,将不同类型、不同来源、不同结构的异构数据资源集成于统一的检索平台,通过统一的检索界面向用户提供透明的一站式检索服务,这样用户在一个平台就能同时获得多达数十个数据库的高质量的文献资源。如通过图书数据库、期刊全文光盘、网络检索系统等查阅手段,提供便捷、快速、准确的文献信息服务。第三,要建立起一套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充分利用国际联机检索技术、光盘检索技术、Internet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的服务手段和设备,建设好图书馆网络,最大限度地满足全院科研人员对馆藏资源、网上资源的需求。由于地方社科院图书馆服务对象是科研一线人员,信息资源的前瞻性至关重要,因此,网络及服务系统要有较高的检索能力,传输速度要快。第四,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使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无限延伸。互联网上的社会科学信息资源虽然丰富,但却地址分散,组织松散,数据类型多,随机变化大,给查找和利用带来了困难。因此,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应该发挥自己馆员熟悉信息检索技术的优势,链接优秀社科学术网站,对网站进行分析研究,将信息量大、更新速度较快、有利用价值的网站汇集到一起进行科学的分类与链接,将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转化为方便研究人员的馆藏资源。
参考文献
[1]杨沛超.国家社会科学数字图书馆建设刍议[J].情报资料工作,2002(4)
[2]梁秋春,梁育芝.对图书馆情报信息服务职能转变的认识[J].情报探索, 2005(2)
[3]杨海燕.浅议地方社科院的图书资料服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6)
作者简介:黄荔梅(1969.12-),女,高级教师,现工作于福建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