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蓓
【摘 要】计算机专业是一个逐步走热的专业。多年来,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一直是个难题。为了培养优秀的跨世纪人才,必须提高教学效益,改革教学手段与教学 ,才能适应技术的。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为适应市场 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培养实用型人才已成为教育者所瞩目的问题。职业中学培养目标是培养熟练的专业技术人员,使其具有相应专业较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所以,针对计算机的专业特点,职业中学的学生学习计算机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1.要走出思想误区
职业中学的学生要想真正学好计算机,不能好高骛远,必须扎实掌握基本功。职业中学的学生起点是初中,不能只是单纯追求高水平的微机知识。计算机软件的更新速度如此之快,它的使用周期最多是几年,学生在校期间无论学习什么软件,将来在工作岗位中或许都会被新的 软件所取代。但我们职业中学的学生必须认识到,无论是系统软件还是应用软件,它们的使用都有相近之处,每一种软件的更新升级也都是以前一版本为基础,升级后只是功能更强、使用更简捷。教师在授课中把一套系统的 详细讲给学生,如果学生能认真学习并掌握,即使将来软件更新了、升级了,凭自己扎实的基础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对于汉字的录入在当今 上还有一定的市场和应用价值,并且它是学习其它微机课的基础。不要因为练习打字单调无趣而又要付出辛苦而放弃它,也不要只是一味的练习打字,其它的什么都不会,也不去学,那样就成为单纯的打字员了,绝不是我们职业中学的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最终目的。
2.必须认清专业课对计算机的重要性
职业中学的学生应在重视计算机课的同时学好、学精其它专业课,学生必须分清自己专业的主次课程,如果盲目地学习,最后会因方向和方法的错误而一无所成。职业中学的学生学习微机技术主要是为了应用,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是如此,当我们走向社会、走进工作岗位就会认识到专业课对计算机的重要性。所以说,切不可小看专业课,微机只是为专业服务的一种工具。我们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经常选择一些与专业有关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训练。比如,在讲《EXCEL》时,让同学们练习会计表格,表格本身并不难,但通过练习使学生觉得《EXCEL》确实为会计专业服务,增加了专业的亲切感,同时也增添了学好专业课的信心。只有理论知识与实践完美的结合,才能使所学的知识得以升华。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每位职业中学的学生特有的水平得以发挥,为今后的就业提供更多的
机会。
二、明确教学目标
职业中学的学生在学校所学的微机知识必定有一定的限度,为了能更深地掌握一些理论知识和加强实践技能,我们还要广泛地阅读一些专业的微机知识,但在选择学习内容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和专长,选择适合自己的知识去学。比如,文秘专业应主要以文字处理为主,学习一些办公自动化的软件,如WORD、POWER POINT,计算机专业的要为本专业服务,同时也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按其特长去选择。如果让一个没有绘画基础的学生学习PHOTOSHOP,不但专业不对口,而且又没有该方面的特长,即使学了也只能学习它的基本工具的运用,而不能学到它的精华,更不能在此领域上有更深的造诣。因比,要结合专业特点和自身特点去学精、学透专业知识,使所学的知识能学有所用,使个人能力得以充分的发挥。
三、选择良好的教学 与手段
1.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以前那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早以不能适应 教学的需要,对于实践性较强的 机课而言更是如此。因为现在的计算机教材大都简明、图文并茂,大部分学生都能看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的是贯通、点拨的作用,故提倡教师只讲解一些难懂的、易错的地方以及一些更快更有效的 方法,从而更全面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例如文本的编辑、动画及互动式的设计由于学生有些基础很差所以可以一概不讲,留给学生课后去自学并上机实际操作。在授课时不必要满堂灌,应该留下一些时间回答学生在上机中遇到的 。而上机课只是演示难懂的、不宜掌握的操作让学生看,其他时间留给学生去摸索创造,发挥自己的想象。这样的学习效果往往比学生从头到尾在教师安排、监视下好得多。而对于较基础的知识,例如,WINDOWS2000的基本操作,应当边讲解边上机练习。
2.教材处理
教材是教学的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惟一的资源,它不能成为师生反复研读和记诵的不容置疑的圣经,更不能成为启迪智慧的万能钥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对课程资源进行某种开发,对教材进行增删、重组和包装的 处理过程,以增强教材的情趣性、生活性,降低教材难度,使教学 更趋于合理,让教材的 教学功能得以充分实现。
3.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要创设和谐的学习情境,让教学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趣味化。教师可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手段,通过操作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手段,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使枯燥的材料生动化,努力创设贴近生活、贴近 、贴近自身体验的学习情境,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在吸引人、感动人、激励人的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为课堂动态生成提供空间。
总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 ,计算机教师为了适应 发展的需要,必须不断地与 同步,更新教学观念,明确目标,综合利用各种手段与方法,这样才能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出时代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