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丙领
摘要:课堂提问是师生之间课堂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初中英语教学实际,重点探讨如何精心设计课堂问题和把握提问技巧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课堂提问;问题设计;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的手段,是师生之间课堂交流的主要方式。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的印象,训练学生口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然而在我们现实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多数是让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回忆或再现,提问的作用发挥得远远不够。针对现实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设计课堂问题,怎样把握提问技巧,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一、 问题设计
(1)问题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教师的每个问题应该围绕教材的要求,紧扣着教学目标,不能偏离主题。如 Fun With English 8A Unit 1 Welcome to the unit 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谈论各自的朋友来掌握描述人物外貌和品质的形容词。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Do you have a good friend? What is your friend like? What kind of person do you think your friend is? 而如果要问What time does your friend get up in the morning?What does your friend have for breakfast? 这样就偏离了主题。
(2)问题设计要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加入课堂的教学当中来。例如,在学习Fun With English Unit 5 9AReading 之前的导入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Who is your favourite film star? 学生听到这个问题,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跃跃欲试,纷纷举手抢着回答自己最喜爱的电影明星。整个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为下面学习起个良好的开端。
(3)问题设计要贴近生活。生活是知识的源泉,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动力,没有兴趣,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认为英语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不紧密,课堂教学内容离生活太远。所以我们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联系学生实际,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4)问题设计要有一定的难度。所谓提问的难度是指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提问的难度要适中,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所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轻而易举就回答出来,训练不了学生的思维。如果所设计的问题过难、学生又回答不上来,因而丧失去思考和回答的勇气,达不到提问题的目的。因此,要把问题的难度巧设在学生“跳一跳,摘到桃”的层次上,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最佳状态。
(5)问题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梯度,要根据思维由浅入深,由表到里,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规律,设计难度不同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逐步突破难点,掌握要点。只有这样,才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教Fun With English 9A Unit 2 Reading课堂导入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①How many colours are there in a rainbow? ②What are they? ③Which is your favorite colour?④Do you think that colours can affect our moods? ⑤What characteristics do they represent? 这样的问题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有适当的坡度,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表现出积极的思维状态,都能大胆地发言,都能从答案中得到获取新知识的乐趣,从而提高了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6)问题设计要有创造性。创造性的问题利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学完Fun With English 7B Unit 1 Reading 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Stephen lives in a large house in long beach. Madee lives in a wooden house over the river. Anna lives in a flat on a busy street. Whats your dream home? 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想象他们理想中的家。有的同学回答:My dream home is a large house with a big garden and a swimming pool.还有同学回答:My dream home is a large glass house on the moon.等等。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二、 把握提问技巧
(1)教师要有良好的情绪。教师提问时要有热情的态度,激励性的语言,期盼的目光,足够的耐心。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师的面部表情、语言语调、举手投足以及师生间的人际距离,对学生的思维活动的开展都有一定的影响。老师期盼的目光,鼓励的眼神,适当的提示,都能增强学生的信心,启迪学生的思维。
(2)把握提问的最佳时机。课堂提问要把握时机,最好在学生处于“愤”“悱”的心理状态下进行。“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是具有启发意义的最佳时机。此时,学生思维活跃,跃跃欲试,教师要把握好这个时机,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和解决。
(3)面向全体,先提后问。教师在提问时,应面向全体同学,先把问题提出来,并迅速地望着每一位同学的眼睛,促其准备回答。让学生经过思考后再指名回答。如果教师先提名后提问,学生会认为问题是对这个同学提出的,与自己无关,自己就没有必要再去思考了。
(4)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教师提出问题之后,不要立即让同学起来回答问题,必须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分析老师提出问题,寻求问题的答案,积极组织语言。如果所留的时间很短,学生的思维很容易卡壳,回答的难度也会增大,他们往往会因组织不好语言而放弃回答的机会。反之,如果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就会更深刻,回答问题的准确率会更高,创造性思维的成分也会更多。
(5)提问时反馈要及时。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及时恰当地评价学生,评价时应以肯定鼓励为主。哪怕有微小的“闪光点”都要加以肯定、表扬,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即使学生回答不正确,也要肯定其勇于回答问题,勇于发表个人见解的精神,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欲望。”所以,多鼓励学生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思维和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另外,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多用鼓励性的课堂用语,比如Very good、 Excellent、You are on the right lines、I think you can do it better、Youve improved a lot、You have a very good pronunciation。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总之,课堂提问是个永恒的话题,在教学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教师只有从多方面认真研究,积累经验,精心设计,反复推敲,才能熟练地掌握、运用提问技巧,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春英.初中英语课堂提问中实施有
效教学的策略[J].文教资料,2006(2).
[2]郑皓.做课堂中的善问者[J].中小学英
语教学与研究,2005(3).
[3]李萍.英语课堂教学提问艺术[J].学英
语,2003(8).
(铜山县伊庄镇中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