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县域职业教育研究论纲

2009-06-04 08:13姜群英雷世平
职教论坛 2009年7期
关键词:县域经济县域

姜群英 雷世平

摘要:县域职业教育是以县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的职业教育。县域职业教育具有地域差异性、相对独立性、对外开放性、战略基础性和功能综合性等特点。研究县域职业教育,是构建中国特色职教理论体系的需要,是县域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是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需要。县域职业教育重点要研究基本理论、管理体制、经费投入、办学形式、发展模式以及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县域;县域经济;县域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姜群英(1963-),女,湖南长沙人,空军航空维修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政策法规、农村职业教育。雷世平(1962-),男,湖南长沙人,空军航空维修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职业教育政策法规、农村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9)07-0008-04

人们对于县域职业教育问题的研究,是伴随着对县域经济研究的不断深入而必然出现的。县域经济是县级行政区划内的区域经济,是我国经济相对独立的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基本单元,它处于宏观经济之“尾”,微观经济之“首”,中观经济之“实”,是区域经济最基层的环节。我国有2200多个县市,国土面积占全国90%以上,人口占全国60%以上,县域GDP占全国50%以上。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点,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从一定程度上说,富国必须富县。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最为直接的教育类型,因此,发展县域经济无疑必须发展县域职业教育。但是,县域职业教育作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学术界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意识研究这方面的论著还不多见。什么是县域职业教育,为什么要研究县域职业教育,县域职业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这些基本问题学术界探讨得比较少。下面,笔者就这些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以期抛砖引玉。

一、县域以及县域职业教育

(一)县域

要了解县域职业教育,首先必须了解“县域”的概念。“县”即行政区划名,包括县级市和辖有农村并办有高中阶段教育的地级市辖区,属行政区划单位。“域”即区域,泛指地理空间。“县域”合起来即县的地理空间,也就是以县为地理空间。

中国历来都是一个县域的国度。我国的县制萌芽于西周,产生于春秋,发展于战国,定制于秦朝,兴盛于唐代。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县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已经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地域实体,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稳定中始终居于重要地位。我国对县域问题的重视和研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党的十六大在党代会的正式文件中首次突破性地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第一次在党的文献中使用了“县域”这个概念,其后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都在提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内容的时候,强调“县域”发展问题,这不仅表明“县域问题(特别是县域经济)”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布局,我国经济发展开始进入向县域侧重的阶段转换,还表明国家的战略部署走出“重城轻乡”的非均衡阶段,经济政策呈现出向县域侧重的明确的方向性变化。

(二)县域职业教育及其特点

由于学术界对县域职业教育问题研究得并不多,目前,还没有关于县域职业教育概念的明确的界定。依据对县域以及职业教育体系结构的理解,笔者认为:县域职业教育可以简单理解为以县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的职业教育。具体来说,县域职业教育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服务县域经济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一定地域特色、功能相对完备的职业教育系统。

县域职业教育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地域差异性。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县域由于其在政治、经济、历史人文、教育资源存量以及教育资源配置、地理区位等多方面的差异,县域职业教育在办学机制、管理体制、经费投入、办学形式、办学规模、发展模式、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着地域差异性。

2.相对独立性。县域职业教育以县域经济发展为基础,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一定程度决定和影响县域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县域职业教育主要以县级政权作为市场调控主体,县级财政是其投入的主渠道,因此,不同县域的职业教育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可以这样说,县域经济基础越好、县级政府越重视,县域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就会越高,其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越强。

3.对外开放性。县域职业教育以服务县域经济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具有开放性。县域职业教育虽然是在县级行政区划上形成的,但它并不只是县级政府的责任;县域职业教育主要服务于县域经济,但并不只为县域经济服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县域职业教育要突破县级行政区划的约束,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更大程度地发挥县域职业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中的作用。

4.战略基础性。县域职业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职业教育在我国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具有全局性、基础性的战略地位,发展县域职业教育不仅地方政府有责任,国家也应该通过职业教育政策引导和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等经济手段支持县域职业教育的发展。

5.功能综合性。一个县域职业教育规模虽小,整体层次虽然偏低,但却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运行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整个国家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缩影,它包含盖了办学机制、管理体制、经费投入、办学形式、办学规模、发展模式、教育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县域职业教育以服务于县域经济即县域的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为主题和方向。发展县域职业教育,服务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是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

二、研究县域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一)研究县域职业教育,是构建中国特色职教理论体系的需要

由于县域职业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近年来,学术界开始关注县域职业教育的问题,各地职业教育界也在探索县域职业教育如何为县域经济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路子,发表了县域职业教育实践的总结性文章,其中不乏一些带有探索性的研究和尝试。在已经形成的研究成果之中,有一些观点和理论成果进入了政府的相关文件,如县级职教中心的问题、县域普职结构的问题、县域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的关系问题等。但就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县域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中只是在县域职业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的作用、政府统筹县域职业教育、县级职教中心建设等一些问题上形成了共识。由于县域职业教育研究兴起的时间比较短.还没有形成中国特色的县域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构架。我国是一个县域众多的国度,县域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县域职业教育为其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和智力支撑。加强职业教育的研究,就必须加强对县域职业教育的研究。认真总结我国县域职业教育的实践经验,形成中国特色县域职业教育理论,是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需要。

(二)研究县域职业教育,揭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特殊规律,是县域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承载着指导、服务职业教育实践等诸多使命。一段时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多是借鉴国外先进的职教理论或挖掘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而对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实践的提炼总结还不够,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在指导职业教育实践方面比较吃力。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我国县域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基础能力建设不断加强,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效益也不断提高,服务县域经济建设的能力不断增强。但与此不协调的是县域职业教育理论研究非常滞后,当前的职教理论研究者,大多只是研究县域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个别问题,而没有把县域职业教育当作一个系统来进行研究,致使实践中相当一部分地方县域职业教育处于一种盲目发展或自发发展的状态。县域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个子系统,涉及到办学机制、管理体制、经费投入、办学形式、发展模式、培养模式以及教学管理等一系列问题。我国地域辽阔,县域职业教育的实践活动非常丰富,研究县域职业教育的具体实践,揭示我国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的特殊规律,形成县域职业教育理论,并以此指导我国县域职业教育的发展,能够尽可能减少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确保县域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研究县域职业教育,是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需要

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我国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县作为连接城乡的结合部,集政治、经济和社会功能于一身,是城乡统筹的基点,也是城乡统筹的落脚点,是城乡统筹最直接的操作平台,也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举措和突破口。近年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虽然有所发展,但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差距并没有缩小,有的地方甚至在继续拉大,农村职业学校的基础能力建设仍然十分薄弱,师资队伍、实习实训条件仍很落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县域。一个县的职业教育发展好不好,不仅要看农村职业学校的发展水平,更重要的是要看城乡职业学校是否实现良性互动和一体化发展。只有县域职业教育才是城乡统筹的职业教育。因此,要改变传统思维,打破城乡壁垒,按照城乡统筹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抓住当地区域的比较优势,优化配置资源,将县域职教资源和支柱产业、农民就业等有机结合起来,发展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城乡协调、良性循环的县域职业教育。因此,加强县域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确立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理念,厘清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思路,明确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措施,必将有效统筹城乡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三、县域职业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

县域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如果把县域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来进行研究,重点要研究如下一些问题:

(一)县域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

壮大县域经济最根本的目的和意义,就是富县、富民、富财政,从而更加强国,实现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然而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县域职业教育来支撑。要研究县域职业教育,不仅要全面揭示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域职业教育的密切关系,而且要揭示县域职业教育的地位、作用、特点、规律、结构等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从而为创建较为完整的县域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打下基础。

(二)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环境问题

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环境是指影响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历史文化因素等外部因素的总和。环境是生产力,环境也是竞争力,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是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的潜力和动力。研究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环境,既要研究国家的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也要研究县域管辖范围内的微观经济社会发展发展环境;既要研究人们能够直接感触到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技术形态的硬环境因素(如地理环境、产业经济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等),也要研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能够被人所感知的软环境因素(如制度环境、体制环境、行政环境、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等)。

(三)县域职业教育管理体制问题

县域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的体制,但如何实现“以县为主”进行有效统筹管理则需要认真的探索和实践。研究县域职业教育管理体制,重点要研究如何利用目前已经建立的县级职教中心这种形式,来统筹、管理、协调全县的职业教育。具体来说,要以立法形式确定“县级职教中心统筹管理县级职业教育”,要改变县级职教中心的领导体制,加强县级职教中心运行机制以及工作议事制度的建设,加强经费的统一划拨和集中管理、使用等,真正把县级职教中心建设成为县域职业教育的决策中心、县域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中心、县域职业教育事务管理中心、县域职业教育工作协调中心。

(四)县域职业教育经费投入问题

发展县域职业教育的责任在地方,关键在县(市)。然而我国县级财政的大部分用于义务教育支出,县域职业教育经费捉襟见肘。研究县域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就是要研究县域职业教育经费如何得到保障。不仅要研究县本级财政所提供的经费保障(如城市教育费附加30%以上用于职业教育;县市区人民政府按生均经费标准落实公办职业院校经费;按辖区人口人均1元的标准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职业院校收取的学费全部用于教育教学,县市区人民政府不收取调节基金,不冲抵财政拨款;县财政设立贫困生救助专项经费等)和中央、省财政转移支付所提供的经费保障(中央和省级财政所支持的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和其他专项建设经费),而且要研究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提取(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1.5%到2.5%的比例提取教育培训经费,对稳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并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给予相应税收优惠)以及多元化社会资金的投入等具体的问题。

(五)县域职业教育办学形式问题

由于县域职业教育点多、面广,我国职业教育各种办学形式绝大部分在县域这个行政区划空间能够找到它的生存位置。研究县域职业教育办学形式,要研究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从办学主体、资金来源和管理体制等不同角度研究县域职业教育的具体办学形式,探求最适合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典型办学形式;二是要研究县域职业教育中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并举发展的具体形式。既要探索县域职业教育学历层次的提升方式,又要探索适合县域职业教育特点的职业技能培训(如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成人继续教育与再就业培训等)的具体形式。

(六)县域职业教育发展模式问题

县域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是在特定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环境下解决县域职业教育发展一系列问题的方式、途径与方法。从区域经济学视角看,县域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实质是在实践中探索出来,并被抽象和提炼而成的县域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配套政策以及县域职业教育办学理念、态度、行为方式与方法的总和。从制度经济学视角看,县域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是各地根据自己的习俗、习惯形成的一种县域职业教育的非正式制度。县域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是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与支撑,要促进县域职业教育发展,必须选择、打造和充分发挥县域职业教育的比较优势。研究县域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不仅要研究其内涵、特点以及制约因素,更重要的是要在县域经济和县域职业教育发展实践中,总结提炼出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模式。

(七)县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及管理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是县域职业教育的主体。200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从总体上看,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因此,要研究县域职业教育,必须研究作为县域职业教育主体的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及教学管理问题。具体来说,既要研究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和中等职业学校基本的教学制度,也要研究专业设置和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教学组织和学籍管理等制度的改革,还要研究教学质量评价检查制度、教学保障条件建设等问题,这对丰富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理论、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雷世平.新农村建设与农村职业教育创新研究[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张洪力.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理性思考[J].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7(1).

[3]李明富.政府统筹在县域职业教育发展中大有作为[J].职业技术教育,2008(9).

[4]张翌鸣,陶军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县域职业教育:使命与契机——基于江西赣州三县的调查[J].教育研究,2007(8).

[5]雷世平.拓展职教中心功能促进农村职教管理[M].中国教育报,2008-4-10.

责任编辑:韩云鹏

猜你喜欢
县域经济县域
论提升县域环境质量的现状及治理思路
基于融媒体环境的县域媒体技术创新
县域高中文科数学生态课堂的“三味”
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再认识(中)
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
荣成市镇街规范化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下河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问题研究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浅议县域经济在招商引资中面临挑战和机遇之探析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