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激起情感的浪花

2009-06-04 08:12李国利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3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

李国利

摘 要 语文课堂应该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思想熏陶的使命,通过美文赏读、诗文诵读、意境欣赏、写作实践等途径不断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从而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 情感教育 美文赏读 诗文诵读 意境欣赏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使人的思想境界和心灵世界的一种反映,也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尺度。情感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要求,通过相应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的一种教育方式。语文教学是一项工具性、人文性和情感性很强的教学工作。因此,语文教学在传授知识、训练语言的同时理应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重任。这是语文课本身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语文课堂“活”起来的重要途径。

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记起情感的浪花呢?

一、赏读美文,领悟情感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美文名篇,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兼而有之。面对这样的美文,如果不用情感去阅读,去体味,仅仅是简单生硬的理解分析,那势必会破坏文章的自然美。因为,没有情感的阅读,其认识是肤浅的,是不能产生共鸣的,当然也就谈不上真正的理解。因此,语文阅读特别是美文阅读,要力求让学生领悟情感。

1、知人论世悟情感。文以纪实,文如其人

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性格、志趣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极为重要。例如教学鲁迅的《雪》,可以先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当时身处的危机时代,满怀救国忧民之心却身处残酷冷落之境,故其笔下的雪必然流露出斗争精神和孤独之情。教学中联系历史,了解作者,倾注感情,才能深刻领悟到作者为了寻求救国真理而勇敢抗争的思想感情。

2、透过文眼悟情感

许多散文都有确定全文感情基调的关键句,称为文眼。透过文眼可以较为准确地掌握作者的思想脉络,深切感悟作者的真实情感。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文章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为文眼,抒写淡淡的喜乐和幽怨。在写景中,委婉而曲折的表达了作者寄景抒怀、闲淡洒脱而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理。阅读中应透过文眼,用情去感悟作者与友闲庭信步的喜悦中夹杂的淡淡哀愁。

3、直抒胸臆悟情感

直抒胸臆是作者表达情感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许多作品的情感都是通过直抒胸臆淋漓尽致的抒发出来的。当然,有些作者在作品中宣泄的情感与学生有距离,还需教师引导,搭建学生与作者思想、作品情感沟通的桥梁。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契机,解读引导,用作者直抒胸臆的情感,扣动学生的心弦。教师导得入情,就会带来学生的心动情发,就可以让学生在作者的直抒胸臆中悟出真实情感。

二、诵读诗文,体验情感

朗诵是发掘作品情感因素,培养学生情感素养的重要一环。充满激情的诵读,会使学生脑海里有情有境,进入深层次的感情体验。

1、配乐朗诵中体验情感

语意的表达加上旋律的伴奏,可凸现出一个立体的情感世界,学生沉醉在这样的情感世界,更容易体现出作者的丰富情感。

2、反复吟诵体验情感

有些好诗本身就是诗人一唱三叹吟出来的,读者只有在反复的吟诵中方能真切体验出诗人的复杂情感。例如教学《明月几时有》一词,要让学生体会这首词感愤与豪迈的双重感情色彩,就需师生逐句反复品读,深入理解词人当时既有骨肉分离的悲怨之苦,又有超然物外、自由洒脱的旷达胸襟。引导得当,学生才能深切体验词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积极情怀。

三、想象意境,理解情感

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更谈不上艺术欣赏的再创造。尤其读意境优美的诗文,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才可以

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情感。“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创造了凄凉而又幽美的意境。在这种意境想象中,学生可以深切理解一个亡国之君幽囚生活的愁苦滋味;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人物的形象美和生活美在这美的意境中再现出来,鲜明真切,如在眼前。“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意境凄婉,令人断肠。作者以美的语言、美的形象造成戚美的意境。只有通过情景想象,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一个怨妇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再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其意境极为典型。首句以“枯、老、昏”描述“藤、树、鸦”。通过联想,学生脑海里自然就浮现出深秋晦暗的暮色里,那枯藤缠绕的老树上,晚归的暮鸦在巢前枝头上盘旋着,小桥流水旁一户人家透出温暖的光亮。乌鸦归巢,家人团聚,而苍茫暮色、瑟瑟西风中,孤独游子尚不知投宿何处,家在何方。联想和想象中事物构成了一幅深沉悲凉的立体画面,当然也就理解了天涯游子那种孤寂无依的情怀与心境,并为之产生深切的同情和共鸣。

四、训练写作,培养情感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蕴。语言文字的训练如果不能与情感的体验融为一体的话,这种训练将会显得枯燥无味,最终苍白无力。因此,我们在训练学生写作时一定要充分借助教材和社会生活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在写作实践过程中不断培养健康向上的思想情感。

例如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和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如果能以教材为本,帮助学生在理解内容、品悟情感的基础上有效的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让教材激情传神,让作文真情感人,无疑将会使我们的课堂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也会使学生的情感世界更丰富多彩。另外在作文训练课上,语文教师还可以有意引导学生写有情感内容的题材,借此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如借奥运会、刘翔、姚明、丁俊晖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借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培养学生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高尚情感;在理解洪战辉的生活真谛中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的情感。

总之,忽视情感教育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只有充分重视培养学生健康情感的重要性,并认真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才能培养出真正德才兼备的人才。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按照新课标要求,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才能使语文课堂始终激扬着情感美的浪花,也才能真正实现既教书更育人的根本目的。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
浅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感悟
新常态下针对大学生的情感引导
将情感教育融入“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对中职卫校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