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华礼
近几年各省、市数学考题中不断出现阅读理解题,这类题型能较好地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解决数学问题的猜想与探索过程,要求正确掌握命题,对其本质作描述性的回答或进行判断概括及迁移发展。学生在解这类题时丢分比较严重,究其原因是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太弱。在新课改理论的指导下,无数一线教师不断对教学探索、创新。笔者在初中数学多年的教学中,也积极尝试、大胆改革,认为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现代教育着眼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对学生的要求不仅是“学会”,更很重要的是“会学”。正像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的那样:“学生来到学校,不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因此,在新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掌握自学的“钥匙”,无疑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年的教学实践已证明了这一点。下面谈谈笔者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体会和做法。
一、阅读类型
1、课前阅读
心理学有一种“首因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材料对印象的形成能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要下功夫认真进行首次阅读,不能有一种“反正老师还要讲”的意识。课前自学能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智慧潜力。
阅读课本的核心是理解,而理解要依靠思考。阅读课本时要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阅读课本要聚精会神,一边读,一边想,先对每段每一层次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再前后联系起来思考. 对于课本的一般原理(定义、公式、法则、规律等)要反复地阅读,反复地思考,深入分析,斟词酌句认真推敲,这样才会对一般原理理解得更全面,更深刻。
2、课堂阅读
在课前阅读时,学生应对所要学的教材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但不一定都能透彻理解和消化吸收。因此,在课堂上有必要针对课前阅读时所作的标记和批注,仔细听老师的讲解。通过师生的互动,进一步阅读课本,从而掌握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解决课前阅读中的疑难问题。
3、课后阅读
在师生共同尝试与探索完新知识后,还要重新阅读课本,采取先复习后做作业的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复习与记忆,在记忆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尤其在单元复习或总复习时,更要阅读好课本.再次阅读课本的过程是同学们思维加工制作的过程。多次理解与加工制作,可使知识经久不忘。
二、培养学生阅读课文的能力
阅读可以开阔视野,是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很重要途径之一。教会学生阅读课文是培养学生自学的基础。下面谈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两个阶段。
1、示范领读
七年级的学生阅读能力较差,在阅读入门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传授阅读方法。开始时,教师要做示范,对课文内容逐字逐句领读、解释,对主要的数学名词、术语、关键的语句,重要的字眼等要重复读。进而提出理解记忆要求,同时还要做自己约定的符号标记,对于例题首先要让学生先读题目,审清题意,再让学生思考解题方法,教师要引导分析和思考的方向。教师示范后,让学生再读课文,使他们真正领略本节的主要内容,然后再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在小结的环节中教师可让学生分小组或同桌交流、讨论,找出本节的主要内容、重点知识和注意的问题。在学生初步掌握的基础上,教师作出完整、条理清楚的小结,这样,一节完整的自学课形成了。在学生模仿自学课文时,教师要注意巡视指导、鼓励学生,让学生体验到阅读成功的喜悦,学生就会对阅读产生兴趣,从而把阅读当成一种有目的的自觉行为。
2、设疑导读
学生在初步形成看书习惯之后,开始带着问题和任务进行独立阅读自学。开始学生阅读课文的速度比较快,一节内容几分钟就读完了,然而许多地方并没有真正领会,有的地方不懂,但也提不出问题,也不知道向什么方向思考。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在重点、难点和易错处列出阅读要领,引导阅读和思考方向,提高自学效率。比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举例5Y-1/6=7/3时,我首先讲了去分母的作用,然后提出以下问题:
①解题时怎样把分母去掉?
②根据是什么?
③方程两边为什么都乘以6?两边都乘以12、24、36、…,可以吗?
④方程两边为什么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⑤上面的的问题中为什么要强调一个“都”字?
让学生带着总是问题看书自学,边读边思考,不放过一个重要的语句或字眼,抓住重点,从而使自学更加深化.自学要领是初中学生自学深化的拐杖,由于学生的年龄小和知识面较窄,阅读要领的设置和提出学习中的问题是必要的,但可视学生的程度来决定要领的详、略、难、易。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之门
1、丰富感知,叩开思维之门
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初中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概念教学必须联系实际,让学生对概念所描述的对象尽可能多的感知,让学生从丰富的感知中不知不觉的走进数学的“王国”。
比如教学两条线段的和差时,举了这样的例子:妈妈让你在固定好的两根柱子上拴绳子晒衣服,你随便拿了一根绳子拴在一根柱子上,然后一拉,想拴在另一根柱子上,不巧绳子短了,该怎么办呢?再拿一根绳子接上,这就给了我们线段和的形象。接着提问,在你的的整个操作过程中有几条线段?学生有的回答有一条,有的回答有两条,再问,你把两条绳子接起来等于谁呢?学生恍然大悟,活跃起来了“有三条”。从这样的实例中,抽象成为数学问题就是两条线段相加。
再如在学习角的概念时,首先让学生举出了角的形象的实例:钟表上的时钟和分钟,圆规张开的两脚(这两个例子大都有实物),它们都给我们以角的形象,引导学生分析综合:“它们都是两条射线组成的,并且两条射线都有公共端点”,最后抽象概念。这种通过多个具有共同特征的实例,在教师的引导下,抽象概括达到了理性的认识,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叩开、深化。
2、质疑导议,发展思维
学生的求知欲望激起之后,教师要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发展思维。从不同角度,多方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一步。开始时,由于学生的局限和自学能力较差,表面上的问题大体解决了,但有些地方仍然理解不透彻,这时教师就要提出问题,如学习“数轴”一节时,对于书上未用黑体字标出的“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学生对这句话漠不关心,我就提问:﹣0.0001可不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9999可不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怎样表示?数轴上的点是不是都表示有理数?学生被问住了。
教训使学生看书自学时就不会走马观花,不再满足于对课本文字的表面“看懂”,而是积极动脑思考问题,发现问题,问题“搁浅”后,让学生同桌分组讨论,互相质疑答题,从对方或他人的思维中受启发,模糊的认识得到了深化。
3、引探发现,培养归纳思维
教学不单纯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真理的奥秘。让他们在自学中探索求发现,归纳概括使自学更加深化。因此教师要花大力气钻研教材,为学生高效自学提供较好的条件。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我做了如下设计:
⑴什么叫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什么?
⑵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⑶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①X2-3X+2=0 , ②X2+2X-3=0,
③2X2-5X-3=0,④4X2+3X-1=0
⑷观察并研究①、②两个方程,它们的两根与常数项,与一次项系数有什么关系?
⑸怎样将方程③、④转化成方程①、②的形式?⑷中研究的结果对方程③、④是否适应?
⑹设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PX+Q=0的两个根,那么根与系数有怎样的关系?设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个根,那么根与系数有怎样的关系?
⑺用求根公式验证你所发现的结论。
上述设计既不脱离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随着教学层次的展开,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探讨,将学生思维的交点引向知识的深入,使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象科学家发现真理一样,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习,发现事物的起因和内在联系,从中归纳出有价值的东西。
4、释疑排难,指导集中思维
在学生向思维发展后,再及时集中释疑排难把学习引向深入。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设置疑窦,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进而解除疑团。如在教学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一节时当解析式为分式时,分母不能为零,如Y=2/X零不能作除数,所以X不能取零,接着提出:在函数Y=1/2-X, Y=2/∣X∣-1, Y=1/√1-∣X∣, Y=1/X2-X-2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怎样的?以此来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同时把学生的思维聚敛到要点上来.
对带有共性的难点给予恰当的点拨,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在最优路线上来.例如:在学习浓度应用问题时,学生对“溶液中加水后溶质含量不变,加浓后溶剂含量不变”这两条基本规律不容易搞清楚,我就以学生喜欢喝的饮料草莓晶加水后,味道变淡了(浓度变小了),虽然溶液的重量增加了,但草莓晶的含量没有变化,而在溶液中加入草莓晶后味道变浓了(浓度变大了),虽然溶液重量增加了,但水(溶剂)的含量没有发生变化。结果学生再通过自学很快地就理解和掌握了基本规律。
实践证明,把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分析比较,引导思考,释疑排难,它符合“发展”到“集中”的思维规律,这样的点拨可收到拨云见日的效果,能引导学生逐步深化思考,进一步提高阅读和自学能力。
要想学生取得优异的数学成绩,就要让他们做到既“学会”,又“会学”。会学,就是要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会主动思维、独立思考。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阅读课本的方法,提高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