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名海 熊薇薇 石 澧
摘要:针对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方法实践性不强的缺陷,对《信息与档案管理实务》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重新设计。新的教学方法依据信息与档案典型工作过程设计了三个项目,通过三个项目重构了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训练体系和教学方法,通过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高职;教学改革;实施策略
项目教学法实施的背景
《信息与档案管理实务》课程是高职文秘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长期以来教师的教学主要围绕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利用、统计、检索等信息与档案管理环节为教学内容来施教,基本没有脱离知识本位的教学体系。即使在教学中安排了实践环节,由于多是零散的或者虚拟的,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是差强人意。在企业实训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还是无法完成企业信息与档案收集整理和管理工作,无法把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这显然与当前的高职教育目标相违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一定的支架(教师与他人的帮助,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应该着重于过程而不是结果,并且学习必须处于一个丰富的、反映真实世界的情境中,以使得这一知识建构的过程得以发生,并且能够迁移到学校或课堂之外的环境中去。项目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广泛运用于高职教学课堂。
项目教学法(Project-based Learning)也称“基于项目活动的研究性学习”,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将教学过程与具体工作项目充分地融为一体,围绕具体的项目构建教学内容体系组织实施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由于项目教学是将学生置于真实的情境中,因此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直观感受,并通过完成项目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另外,项目教学法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协作沟通能力方面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项目教学法运用于一些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科目时,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明显的优势。本课程在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改革过程中,尝试了用项目教学法来施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项目教学法的实践
项目的确定 项目的确定是项目教学法的基础,能否正确科学地选取和确定一个或几个好的项目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本课程项目的确定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第一,课程的能力目标; 第二,学生是否有兴趣; 第三,现阶段是否具有可操作性。通过对企业的调研,笔者了解到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主要围绕档案实体管理,也就是档案的收集、整理、价值鉴定、保管、检索以及档案的统计,所以本课程项目内容也主要围绕这些工作环节进行。为此在教学中选择了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关的资料作为项目,让学生进行收集、整理、立卷、制定检索工具。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在教学条件上也容易得到满足。
课程目标设计 课程目标设计分为能力目标与知识目标。(1)能力目标。本课程的能力目标是通过对《信息与档案管理实务》的学习,使学生能用科学的方法对各类档案进行价值鉴定、归档、收集、整理、保管、统计、检索及编研;能根据实际要求,对图片档案、纸质档案及电子档案进行管理;通过合作完成各类档案的管理,获得亲身参与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社会与自我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责任感,形成从自己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实践能力,提高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人品质,逐步形成独立工作、组织协调、相互协作、社会交往、人际关系等素质能力。(2)知识目标。掌握档案工作的基本规律,了解档案工作的基本内容。
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结合课程目标、学生兴趣以及实际操作性,笔者制定出图片档案管理、纸质档案管理、电子档案管理这三种能力训练项目(具体见表1)。
实施过程 本课程在确定项目教学后,为了使学生通过项目的训练完成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在教学中采用下列步骤:(1)班级分组。本课程实行分组教学,即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各个项目。全班38名学生分为8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4~6名学生,由小组成员民主推选一名组长,三个项目由3名同学担任。组长负责任务分配以及对项目进行情况监督。小组成员在完成各自负责的部分项目之后,再由组长牵头整合项目的各项工作,最终形成作品。(2)兴趣激发。为了激发学生对项目的兴趣,教师先出示一份完成好的档案案卷,同时提供给各小组一些档案原始材料,要求各组也整理一份。学生通过档案案卷的直观认识与初步实践,对档案整理有了初步认识,对完成项目有了浓厚的兴趣。(3)教师的讲解和网络学习。当学生有了档案初步感知后,在动手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档案中一些新名词的理解,分类种类的制定,档案鉴定的标准、档案收集的范围等。当学生遇到这些问题时,要求学生借助网络课程进行学习,同时教师进行现场指导。(4)研讨。当通过网络学习,学生还有无法解决的问题时,采用师生研讨的方式寻求解决之道,因为各组都有实践经验,这种讨论基本上能开展起来,也能把问题解决。(5)作品展示。当学生完成作品后,在全班同学前展示小组的成果与大家一起分享。(6)评价。本课程的考核方式采用项目考核法。学生的期末成绩由这三个项目得分组成,项目1占30%,项目2占40%,项目3占30%。而对这3个项目的评价则是由其他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组成,其中学生评价占30%,教师评价占70%。由于项目评价直接与学生的期末成绩挂钩,这种考核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对项目的重视程度。
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效果
学生的兴趣得到提高 项目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课程满意率达到90%。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通过项目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信息与档案管理能力,还培养了未来就业所必需的心理品质、综合能力和协作精神。
项目教学法实施体会
项目确定要贴近学生,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学之有趣 项目的制定是项目教学法成败的关键。选定的项目不但要有用,即他们将来工作中会遇到,而且要有趣,即学生有兴趣去完成、完善。比如,目前在档案的保管这个环节,只是要求学生将档案整理好、存入档案盒就可以了,没有要求学生在深圳的气候条件下,如何考虑到温度、湿度等因素对图片、纸质档案进行保管。这对学生平时保管图片、资料很有用,学生学起来也自然有兴趣了。
解决学生认识问题是实施项目教学法的一项重要前提 由于前期企业调研到位,本次的项目教学总体上还是达到了笔者所制定的能力目标及知识目标。但是,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首先,由于学生已经习惯了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方法,教改之初他们认为做项目是浪费时间,学不到东西,但是当他们最后看到自己作品的时候,都觉得非常有成就感。其次,有些学生对完成项目理解不深,导致学习态度不认真。所以,树立学生的正确认识,是实施项目教学法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田湘军.浅谈以实践课充实《文书和档案管理》教学的意义[J].浙江档案,2003,(9).
[2]方红,王媛媛.浅谈网络环境下电子文件的管理[J].山东档案,2006,(6).
[3]刘哲.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档案管理教学初探[J].文化建设,2006,(11).
[4]李俊梅,等. 项目教学法在电路分析与应用课程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
作者简介:
焦名海(1968—),男,江西遂川人,硕士,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文秘教育。
熊薇薇(1982—),女,江西樟树人,硕士,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文秘教育。
石澧(1973—),男,江西武宁人,硕士,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文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