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2009-06-04 05:07彭易波
科技传播 2009年24期
关键词:基础教育新形势计算机

彭易波

摘要 为进一步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和实践能力,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担当重任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必须进行改革和探索。本文先论述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重要性,然后指出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革思路。

关键词 新形势;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09)10-0127-02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计算机应用能力已经成为新世纪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社会各用人单位也纷纷对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作为普及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必须适应这种新形势,不断改革和探索,以满足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第一门计算机必修课,其授课对象占学校人数的九成以上,其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并能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因此,肩负着此重任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同时也要了解和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本知识。而这些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今后人们使用计算机的水平和掌握信息化技术的程度,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还会出现新系统、新软件,学生们也要有正确使用这些新系统、新软件的能力,这就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需要不断改革和探索。

1 计算机基础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1 教材不规范,太陈旧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广泛普及而开设的,在这门课程设立的数年中,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但是一些高校仍然使用旧版本的教材,没有及时更新,课堂教学与现实情况出现脱节和差距,以至于不少学生学完这门课程之后都不清楚计算机CPU的型号和分类。

1.2 教学方式不合理

目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多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这种形式改变了传统的黑板板书形式,信息量大,形象直观,便于操作演示等有其自身的优越性。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往往实行满堂灌,信息量过大,偏重讲解理论知识,学生难以完全接受。此外,上课时只顾自己在上面操作,缺乏跟学生的互动和交流,而且由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分离,实践课和理论课有数天之隔,学生往往在上机时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所剩无几。

1.3 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面向的是大学一年级的新生,而现在的新生大部分是90后或者是准90后。在这些学生当中,有一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已经具备了一些计算机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对待这些学生,如果在教学过程当中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无形之中就会削减他们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从而影响他们后续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此外,不同专业、学科之间对于计算机知识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如理工科学生就要了解计算机中数字的存储和表示方式,而艺术类学生就可以对此不做要求,可以给他们适当补充一些关于图形图像制作和处理的内容,如Photoshop软件,3Dmax等。

2 高校计算机文化课程改革思路探索

基于以上多种因素,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看似简单,但从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革。

2.1 选择合适的教材,制订合理的教学大纲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和指导,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依据。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迅猛,所以选择合适配套的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教材中的内容必须紧跟社会形势和时代发展,有了好的教材,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无疑会有较大的提高。同时,教学大纲的制订也要合情合理,既要保证学生学完这门课程之后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也要具备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使是在参加工作后,也能够将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真正实现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培养。

2.2 区分专业的分类教学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针对的是不同专业的学生,而不同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掌握通用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需学习本专业相关计算机知识。而高校在制订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时,并没有根据不同专业加以区分,即使加以区分,也只是笼统的划分为文科和理工科两大类,这样就导致教师在教学时忽略了计算机这个现代化工具对不同专业的特殊作用。如对于信息技术和信息教育专业学生可适当增加多媒体制作和与应用方面的知识的讲解,工程类专业学生可适当介绍计算机辅助设计,仿真软件方面的内容,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可以增加图形图像处理和制作的内容,音乐类专业可适当增加数字音乐制作、合成的内容等等。即便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有限的课时内没有对这些内容进行详尽的讲解,但对于今后学生自己选修或者自学这类计算机工具课程起了一个良好的引导作用。通过课堂上教师区分专业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3 不断改进教学条件、手段和方法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高校一般都采用多媒体投影进行课堂教学,然后让学生在机房上机实践操作。但由于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之间有数天之隔,再加上多媒体理论课程信息量较大,加上学生无法一边听讲一边操作,导致学生在实践操作部分的学习效果不佳,所以应当不断改善教学条件设施,在学生上机的机房安装投影,教师在讲授计算机操作性较强的内容时,学生可以一边看教师操作,一边在机器上自己操作,这样必定会大大提高学习效果。

2.4 改进教学模式

随着校园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的推进,各高校都拥有自己的网络站点和网络资源,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可以采取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在讲授完一个章节后可以将课程的教学资源置于校园网上供学生学习,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进行课程内容的复习和巩固。另外,还可以在网上开辟答疑专区,学生可以提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可以在线解答或定期给予解答。

2.5 了解学生基础,对学生实施分类

由于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普及,一部分新生在进入大学前可能已经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对待这部分学生,必须进行严格的考查和筛选。可以组织这部分学生在开课前进行计算机上机测试,考试内容为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期末考试内容。如考试成绩合格,可以考虑免修该课程;若不及格,则仍然需要修读该课程。实施这样的分类后,既可以为学校节约教学资源,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学习后续的计算机课程。

2.6 改进课程考核方式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一般分为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而且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都以笔试为主,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和期末考试的成绩来最终确定学生的课程成绩。考虑到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该课程应当改变传统的考核笔试方式,采用无纸化考核方式。可以将该课程的考核方式分为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期末考试3个部分,综合成绩由这3部分组成:综合成绩是课堂表现(10%)加平时作业(30%)加期末考试(60%)的总和。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都采用上机考试的模式,各个院校可以组织动手能力强的教师开发出该课程的网络考试系统,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进度为考试系统添加不同的题库,并且系统能够为每个学生随机自动生成不同试卷,自动阅卷评分,并对每题得分情况进行说明。将学生的每一次上机课程都作为一次测试,既可以通过每次测试成绩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便于教师掌握教学情况,同时学生也知道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不足,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 结论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需要不断的改革和探索,才能发挥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作用,才能真正地让学生使用好这个工具,既让他们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理论,更具备足够的应用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服务,用好这个现代化信息工具。

参考文献

[1]赵蔷,解争龙,田俊华.关于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7(8).

[2]李霞.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J].大众科技,2009(4).

[3]刘培玉,鲁燃,解福.计算机公共课实验改革方案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3).

[4]陈丹桂.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新思路[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

猜你喜欢
基础教育新形势计算机
计算机操作系统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