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古典悲剧大多笼罩在氤氲的世俗气息中,加之中国古代伦理观的稳定性,无论是清官断案悲剧、还是忠臣昏主的模式、以及行善作恶、避世脱俗等等,都是剧作者和观赏者世俗伦理观的一种交流,在这种纯道德的主题内,体现出现世性和现实需要性。中国古典悲剧以道德评价为基础,由道德走向审美,使人们的审美意识具有高尚感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古典戏剧 伦理道德 俗世化
不同于古希腊悲剧常常将不可抵抗的命运毫无理由地惩罚在完美高尚的英雄身上,中国戏剧从一开始就直接进入普通的市民阶层——一个在前代永远也不会进入历史的阶层,中国戏剧与市民阶层的生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戏剧提供给他们的不只是娱乐,而更是经验、信心和知识,在这其中,他们找到了心理的满足,完成了根植于中国人内心的“伦理社会”,并将道德问题具体化、俗世化。
一
中国戏剧是伴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的繁盛,为戏剧的发展提供了各种物质条件,市民娱乐生活的需要,为戏剧获得了最广大的观众,戏剧在最大程度上适应了当时观众的要求,体现了市民阶层的理想情感和愿望。市民阶层还直接影响着戏剧的创作和演出,因为当时戏剧的演出都是自负盈亏,能满足广大欣赏者兴趣和爱好的戏,多卖座率高。这不但影响到剧团的收入和全体戏班人员的生活,也必然影响剧作者的生活。因此,选择什么样的剧本,不能不考虑观赏者的要求,只有掌握好观赏者的心理需求,才能获得观赏者的支持。所以,中国戏剧从一开始就与观赏者的整个心态有密切的联系,它的俗世性不仅是由于它的表演要依靠瓦舍勾栏的各行各业的共同协作,更在于它一开始就表现的是市井民间的生活。
希腊戏剧却与中国戏剧完全不同。在一年一度的酒神节中的悲剧竞赛,争取荣誉几乎演变成希腊人生活的重心。“节日主要目的是宗教上奉献,希腊悲剧竞赛举行时,全国公民放假,一律到场,大家坐在露天形状是半圆放射的斜坡看台上,悲剧代表了他们的道德教育,也是公民的义务。希腊剧场是城邦建筑的,公民不用购门票,甚至贫的由国家津贴出席费……”这些戏剧大半无甚动作,所谈的几乎都是上古史——古代英雄的故事。剧作家所表现的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复杂社会关系和行动,也不是人身处的现实环境,他们所表现的主要目的在于“教训”和“快感”。
二
中国的文明是以黄河中游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农业文明,这里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最早的农耕者和农业村落便在这里出现。这种文明与西方海上文明截然不同,它以封闭、稳定、循环为特征,以天人合一为标志。由于自然条件的优越,农业文明的和谐,导致中国古人心目中的自然不是具有某种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而是能够与人和睦相处、与人统一的道德力量。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唯一”,到了宋代程颐的发挥,认为天与人相辅相成,天道的生、长遂成与人的仁、礼、义、智是相对应的,相统一的。自然界被政治化、道德化并一直是古代中国的主导性观念,它成为中国古人理解与评议历史的现世自觉标准。历代君臣布衣,凡有史述者,大都离不开伦理的记述和评价,文化艺术也都如此,在民间传说、民风、民俗中伦理观的深刻印记比比皆是。这种哲学上的特点,就导致了突出伦理道德与美学的统一,在审美观念上表现为对艺术的实用价值的突出关注,注重艺术的伦理价值和功能,要求艺术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着重在解决人际关系上发挥作用。把人的情感社会化、理性化,造就一种德性化的理想人格,以实现人际社会的谐和。
艺术的使命就是要以造就这种德性化的理想人格为中心。因此,中国文化的本质是伦理道德文化,中国人习惯用道德的眼光看待自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总是把与道德有关的或无关的事都归类于道德问题思考。他们不可能依据科学的精神,尊重自然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中国古典悲剧中根本意味着没有不可解决,无法了结的冲突。在“天人合一”的命题下,艺术的作用就在于使人返回到人的本性与天理的统一。“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将以教民的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乐记》)。在儒家看来,艺术反映道德内容,实现了理与情的统一,既合天理又通人伦,本身即达到了一种理想的“天人合一”境界。同时,因感染了人的内心,使个体情感社会化,达到伦理高度,从而使人回到人道之正,促进人际关系的解决,使社会伦理化,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一致。艺术起到了人、自然与社会达到合一的桥梁作用,表现出解决人际关系的价值功能。
由于海上文明的长期动荡不安和个人冒险的经历所致,希腊人认为自然是一种与人类作祟、对立的神秘力量,它不以人的力量为左右,于是便形成西方哲学天人对立观,命运在冥冥中自有安排,自然的、历史的客观规律,并不能全部统治与伦理、道德、法令之下,于是频频产生绝对而根本的悲剧,即无论如何悲剧主人公都是死路一条。
中国古典悲剧,一般都不具有西方古典悲剧的非世俗感和崇高感,它没有超现实的命运神秘,也较少产生崇高和神秘的氛围,它多表现的是现实的发生在欣赏者身上的事情,中国古典悲剧的情感类型不是伟大的痛苦和充满恐惧,而是在于伦理道德的再表现,它难以超越现世,只是从世俗伦理的视角表现由于悲剧冲突、发展推动善恶力量的逆转,表现出伦理的现实合理性定势,它是通过道德透视对世俗伦理的一种加固或圆合,所以中国的戏剧不可能超出单一的主题规范,而是执着于道德上的善心义举和对欣赏者的伦理教化,在大众的娱乐上促进了戏剧。
三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伦理政治一直延续,尽管其间改朝换代,也出现过几次改革,但在强大的封建力量压制下,没有改变社会的封建性质,因此,缺少一种最根本的新旧交替。
这个由旧体制到新体制的过渡时期,被一些理论家称为“悲剧地带”。西方自14至16世纪始,经历了由资本主义兴起和封建制解体的历史大转折,以及18至19的工业革命,为戏剧的创作提供了充分的悲剧时代。莎士比亚悲剧中人文主义与封建宗教的冲突,以及历史与道德的冲突,使得他塑造的人物多是在历史和道德夹缝中求生存的悲剧人物。
古代中国人似乎无法认识到在道德之外还有历史规律、自然规律,中国古典悲剧不是神秘莫测又有控制力量的,也较少助于造成崇高和神秘气氛的审美距离。中国古代悲剧主要属于世俗艺术,它得力于下层文化圈的智慧,较充分地体现着世俗心态。它更关注于人伦关系的世俗内涵,更注重从世俗角度展示自上而下的人伦关系,即使写帝王将相的悲剧,也大都荡去了高层统治圈森严险恶的威严,而着力于表现他们的世俗情感或世俗式样的关系,这更多的是从文化下层的视角所理解和想象的关系,而那些直接表现下层位伦理关系的悲剧,则更具有世俗特征。
中国古典悲剧大多笼罩在氤氲的世俗气息中,加之中国古代伦理观的稳定性,即使取材于历史人物或历史故事的中国古典悲剧,稳定的伦理内涵仍使它们成为超历史的现象,现实的、具体地发生在观赏者面前,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那么平易。无论是清官断案悲剧、还是忠臣昏主的模式、以及行善作恶、避世脱俗等等,都是剧作者和观赏者世俗伦理观的一种交流,在这种纯道德的主题内,体现出现世性和现实需要性。
中国古代悲剧模式与观赏者日常的现实伦理心理结构相印合,它不过就是现实世俗心理结构的悲剧对象化,在创作与观赏中导致悲剧冲突必须以它的具体的失败过程来完成伦理自证。市民阶层的主题情感需要,体现出一种民族固有的特征,就是将这种日常伦理心理戏剧化,在现世的伦理中组织冲突、人物,验证大一统伦理的合理性,它势必不允许伦理邪恶的得逞。对于非伦理的,如物质功利的、西方古典式命运的、历史规律与历史原则的、乃至个性自由实现的等等,无法进入体验状态。
由于世俗性伦理视角的限制,致使道德被赋予人的血液和生命,中国古典悲剧的情感体验,更强调要在道德的情感中,这种情感的抒发和表现,受到伦理原则的节制,艺术要用反映世俗人际的伦理原则,以理导情,以理节情,这必然造成对戏剧实用价值的突出关注。
中国古典悲剧是以道德评价为基础,由道德走向审美,使人们的审美意识具有高尚的道德感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唐文标.中国古代戏剧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
[2]蓝凡.中西戏剧比较论稿[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
(濮擎红 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 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