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燕》“贤于其初”解义

2009-06-03 03:14李姝菱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3期
关键词:燕燕寡人

摘 要:《诗经·邶风·燕燕》之终章非错简所致,《毛诗序·燕燕》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相关内容可相互发明。《燕燕》抒情于终章得“以礼节情”、“情礼和谐”之义,胜于始初“恣情违礼”之状态,《诗论》“贤于其初”者,其此之谓也。

关键词:《燕燕》 贤于其初 情 礼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以下简称《诗论》)总评《诗经·国风》中的《周南·关雎》、《周南·樛木》、《周南·汉广》、《召南·鹊巢》、《召南·甘棠》、《邶风·绿衣》、《邶风·燕燕》七诗为“童而皆臤于亓初者也”[1](P139)。此处文字疏解,学者多从“终而皆贤于其初者也”,笔者也不例外。只是七诗中前六诗“贤于其初”之解义者甚多,而于《燕燕》何以见“贤于其初”者,则论者寥寥,即便有涉及者亦语焉未详。何以如此?刘信芳先生道出个中实情:“《燕燕》一诗何以见出‘贤于其初,则涉及到《燕燕》第四章‘仲氏的理解问题。论者有将‘仲氏之章划为另一篇的说法,恐为不妥。笔者思而未得,谨阙疑。”[2](P99)可见原因在于今本《燕燕》“仲氏”之章是否为错简,学界尚有不同意见。这使得参照《燕燕》文本解读《诗论》“贤于其初”缺乏可靠依据。笔者以为“错简说”根据不足,本文以试证之为突破口,最终来解答《燕燕》“贤于其初”的问题。

《燕燕》一诗原文如下: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在《诗论》问世之前,持错简说者的理由无非是《毛诗序》说不可从。因为“之子于归”的“归”在《诗经》中皆为女子出嫁之义,无大归之意,此外夫人不可能自称“寡人”。如此《燕燕》终章与前三章语义则难以贯通,“仲氏”章为错简混入无疑。当《诗论》问世后,错简说者则认为《诗论》中“中氏君子”[1](P157)之语增加了他们的立论依据。简而言之:由于“中氏君子”上句“蟋蟀”为篇名,下句“北风”也为篇名,“中氏”必为篇名,故读《仲氏》、《螽斯》皆有道理。又由于《螽斯》内容与“君子”无关,“中氏”应为今本《燕燕》末章“仲氏”,而“中氏君子”之语显然与《燕燕》前三章内容无关,故《燕燕》末章应该为错简所致。

但笔者认为以上论证有待商榷,理由主要有六点:

一、“寡”字古时可以单独用作名词,指女子无夫。如《礼记·礼运·大同篇》:“矜(同‘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生成及彊而寡。“先君”可以指前代君主,“寡”与“先君”能够对应。并且“寡”字在先秦典籍中还有“嫡”之意,如《诗经·大雅·思齐》有“刑于寡妻”,毛传曰:“寡妻,嫡妻也”,即正妻的意思。“方浚益先生云:……‘《康浩》周公告康叔称武王为寡兄,寡者,嫡也。”[3](P134)在“嫡”这个意义上寡人称呼与庄姜正妻的身份相符,与送归妾的主题相合,因而,寡人可以指庄姜。

二、“归”字有数种解释,具体所指应该结合上下文的意思,《燕燕》诗中的“归”字理解为“大归”也未尝不可。根据《左传》戴妫身为妾而夫死子亡的记载,戴妫此归应为大归。

三、“中氏君子”之语实与《燕燕》无关。王小盾先生、马银琴先生认为“‘中氏实即《周南》的《螽斯》。所谓‘中氏君子,应读为‘《螽斯》群子。《周书·谧法》:‘从之成群曰君。可见‘群意为众多。其义与《诗序》所说‘后妃子孙众多相同。”[4](P47)可见此简评价的是《螽斯》。两位先生的观点使《毛诗序》、诗文本、《诗论》三者语义自然相合,而其他论者之见只能使语义牵强相合,所以笔者从两位先生的观点。

四、“仲氏任只”句中,“仲氏”亦可理解为“谓其排行,老二也”[5](P47),笔者认为这种解释与戴妫品德良好,庄姜以正妻身份收养恒公相应,正是这些原因使得庄姜视戴妫为排行仅次于自己的老二。

五、“仲氏任只”一句的“任”,可以通“妊”,指怀孕,例如《大戴礼记·保傅》有“周后妃任成王於身”,《左传》中也有卫庄姜无子收戴妫子恒公为己子的记载,卫庄姜回忆怀孕事件,能与戴媯怀孕生恒公并给无子的卫庄姜为儿子相呼应。

六、依《毛诗序》,能够使《诗论》得到很好地落实,两者相互发明,这也能进一步证实《毛诗序》的可信性(关于这一点下文将体现之)。

可以说,《燕燕》全诗内容联系紧密且与史实相符,《燕燕》第四章为错简的可能性不大,所以笔者支持《毛诗序》“燕燕卫庄姜送归妾也”的观点。

通过上述分析,并参照毛诗对《燕燕》的一些理解,《燕燕》中的人物为庄姜、戴妫,差池其羽指张舒其尾翼。归,大归。野,指郊外。瞻,视。飞而上曰頡,飞而下曰頏。將,送。伫立,久立。飞而上曰上音,飞而下曰下音。仲氏,老二。任,怀孕。塞,瘞。渊,深。温谓颜色和。淑,善。勖,指勉。寡人,指《燕燕》的作者庄姜。先君之思以勗寡人,指戴妫思先君庄公之故,将归还以礼义劝庄姜。全诗语译过来,即:“燕子飞翔时,舒张其羽翼。戴妫要永回母家,远送于郊外。举头望不见了,眼泪流如雨。燕子飞翔时,飞上又飞下。戴妫要永回母家,送至远远的。举头望不见了,久站立哭泣。燕子飞翔时,声高又声低。戴妫要永回母家,远送于南郊。举头望不见了,实在伤我心。老二戴妫怀孕后,心仍诚而深。始终待人温柔且能恭顺善自谨慎其身。将归之时还思先君之故,以礼义劝勉我庄姜。”

《左传》有卫庄姜无子收戴妫子恒公为己子,恒公立而州吁杀之的记载。《毛诗注疏》卷三郑笺曰:“庄姜无子,陈女戴妫生子名完,庄姜以为己子。庄公薨,完立而州吁杀之,戴妫于是大归。庄姜远送于野,作诗见己志。”这都说明庄姜和戴妫是在夫死子亡的情况下永别的,结合上文以及对《燕燕》一诗的理解,可以得知:在庄公死前,庄姜与戴妫是完共同的母亲,她们分别是庄公的妻与妾,戴妫拥有着诸多美德,她们互相关爱,互相敬爱。在庄公死后,因为有完作为纽带,这种爱仍在继续。在完被州吁杀害后,原有的家庭中只有她俩关系最近且命运不定,因此她们之间又多了对彼此的怜爱。《燕燕》中庄姜要送戴妫回去,并且是永远不能再见面,这样,她们之间的“爱”就使得她们分别时表现出分外痛苦的情感,而同时,这些“爱”也使这两个相依为命的人在分别后倍感孤独。《诗论》作者准确把握住了《燕燕》的这些情感,因而他评之为“燕燕之情以其独也”[1](P1145)、“情爱也”[1](P141)。

正是由于庄姜戴妫之间有这些深厚、特殊的“爱”,在《燕燕》前三章,庄姜送戴妫于野。但根据《毛诗注疏》卷三郑笺“妇人之礼,送迎不出门”以及庄姜的地位,可知庄姜此送是知礼情况下因情违礼。儒家讲究礼,《诗论》作者为儒家传人,则难免会对庄姜此违礼之举介意。而在《燕燕》末章,庄姜处在回忆中,她回忆起戴妫的许多美德,回忆起戴妫在将归之时还以礼义劝勉她。戴妫知礼守礼,才能拥有这些美德,才能以礼劝人,故这种回忆表现出庄姜对守礼的赞赏。如此,《燕燕》中庄姜就从最初的违礼发展到赞扬守礼,所以《诗论》作者评之为“贤于其初”。因此,从“礼”角度来说《燕燕》诗最终的结果“贤于其初”。

在“情”的发展方面,《燕燕》诗最终的结果也“贤于其初”。《燕燕》末章庄姜回忆起戴妫“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的品德,回忆起戴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的事件。庄姜情感最初处于“泣涕如雨”、“伫立以泣”的外在宣泄悲伤状态,进而发展到“实劳我心”的思想悲伤状态,《燕燕》末章庄姜回忆戴妫这些美好往事,这是在通过这种回忆使自己的悲伤之情得到进一步控制。由此可以看出:《燕燕》诗中,庄姜由纵情哭泣发展到了停止哭泣并回忆美好往事,情绪得到调整,最终的情绪状态比诗开始好。

这“情”和“礼”不是截然分开的,它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庄姜开始因情违礼,后来则通过礼控制了情。概而言之就是《燕燕》诗通过“以礼节情”进而达到“情礼和谐”。

由此可见,《毛诗序》是从史的角度解读《燕燕》,而《诗论》仅就《燕燕》文字内容进行评价,两者并不矛盾,是相互发明的关系。《燕燕》抒情于终章得“以礼节情”、“情礼和谐”之义,胜于始初“恣情违礼”之状态,《诗论》“贤于其初”者,其此之谓也。

注释:

[1]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2]刘信芳.《<诗论>所评“童而偕”之诗研究》,齐鲁学刊,2003年,第6期。

[3]黄淑华,何永波:《“寡人”探微》,延边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4]王小盾,马银琴:《从<诗论>与<诗序>的关系看<诗论>的性质与功能》,文艺研究,2002年,第2期。

[5]黄怀信:《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解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6]张剑:《关于<豳风·燕燕>的错简》,孔子研究,2001年,第2期。

[7]廖名春:《上博简<关雎>七篇孔子诗论研究》,中州学刊,2002年,第1期。

[8]李学勤:《<孔子诗论>说<关雎>等七篇释义》,齐鲁学刊,2002年,第2期。

[9]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0]刘信芳:《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孔子诗论述学》,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李姝菱 南宁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530006)

猜你喜欢
燕燕寡人
好的姑嫂就该各压一头
寡人的自信撑爆宇宙
红包
误读与漠视
至少你拥有最好的年华
五只蚕豆耳朵
编辑部的故事
寡人之于学习也
开心校园
神奇的“控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