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教学,离不开口语的学习训练,而这一点在技工学校的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因为技工学校的任务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实用型、技能型的专门人才。这种人才突出的特点就是实践能力强。在诸多能力中,口语表达能力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技能。就业要面试,业务要洽谈,生存要交流。每一行业,每一领域,无不体现着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善于表达是一个人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为了让学生走出校门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自我,在教学中,笔者采用多种方法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了口语训练。
一、激发兴趣,持之以恒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对口语表达感兴趣,笔者在课堂上开设了“新闻报道”。每天上课前三分钟由学生报道新闻。大至电视上看到的国际国内新闻、体育赛事、天气预报,小至自己身边的校园新事、班级小事、宿舍趣闻,也可以谈自我对一些事物、社会现象的看法等等,内容无所限定。刚开始做这个训练时,允许学生拿稿,把提前准备的稿子拿出来看着说,以后慢慢地要求口头即兴表达。就这样,堂堂有新闻,天天不间断。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们有了说话的内容,有了表述的兴趣。一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不敢在较多人面前发言的学生也消除了紧张羞怯的心理,有了说话的勇气和胆量。这种新闻报道的口语训练法,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让“时代的活水”流进了学生的心田。
二、改革课堂,循序渐进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主要是授受式。重教轻学,重认知轻体验,过分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忽视甚至轻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意识,恒久依循着“刺激——反馈”的单一模式。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和基础性,使其逐渐丧失应有的美感。
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语文继续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和民族优秀文化,通过语言交际达到和谐交流的重要责任,在这种背景下,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是现代语文教学的需要。为了让学生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有较强的口语表述的能力,在教学中,笔者首先打破一言堂的教学模式,采用了适合口语训练的教学法。
1.朗读课文。无论现代文还是文言文,都要引导学生反复地读。课堂上,笔者总要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读课文, 把朗读课文的技巧、要领告诉他们,让学生自己去实践体会,那些靠讲不能解决的问题,读一读就明白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作品中丰富的思想感情了然于心,同时也达到了训练口语的目的。
2.复述内容。在教材中总有一些故事情节强,学生感兴趣的文章。对这些文章,笔者采用让学生复述内容的方法,在学生情节的复述中加以分析,这样既完成了大纲的要求,也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思维得到了训练,口语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得到了提高。
3.设疑点拨。笔者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动口的机会。叶圣陶先生说过:“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教师设疑启发,由学生独立思考后,激励他们大胆陈述自己的见解。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为学生创造了乐学的心境,避免了填鸭式的满堂灌。
4.小组讨论。多数学生有着很强的自我表现欲,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甚至争论,对学生思辨能力的激发,口语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在讨论中,学生能增长知识,能锻炼口才,能学会准确运用语言。
5.学生讲课。在教材中选取难度不大的文章进行“下放”,让学生自己找资料,查字典,进行备课。最后让学生们自己评选出的优秀者登台讲解,如此开放式的学习,学生自学能力得到培养,口语表达的应急能力得到了锻炼。
由于笔者依循着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规律加以口语训练,所以学生的胆量渐渐的大了,登上讲台时,不再会因胆小而低头或不语。
三、辅助活动,综合提高
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组织活动,让学生锻炼口语。元旦文艺晚会的筹办主持,五四歌咏赛的串词,国庆节的演讲,以及诗歌朗颂比赛,定期召开主题班会等等,让学生拥有说话的机会,表现自我的机会。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对口语的表述越来越重视,兴趣越发浓厚,口语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灵活检测,提高能力
为了使学生重视口语训练,强化他们的责任心,笔者把学期成绩由最后试卷决定的模式大胆地进行了改革。平时课堂提问、演讲、新闻播报、口头作文等都进行成绩评定,学期终了,计入学期总分。学期考试加上了口试部分。出一部分题目在总复习阶段进行抽签答题,时间限在3分钟内,开始学生较紧张,有的学生抽签时手发抖,回答时声音打颤,可是进行一两次的模拟训练后,紧张心理消除了,口试效果也就理想了。学生的期终成绩由平时、口试、笔试三项综合起来,比较全面地体现了学生的水平。
在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这些年来,笔者在语文教学中采用的课内外相结合的方法,有效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使学生由被点名的扭扭捏捏到主动举手,落落大方。由低头不语面红耳赤到大方有礼,言语得体。总而言之,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语文教学从口语训练入手,是顺其自然,事半而功倍,放过口语训练,孤立地教学书面语,是违背自然,事倍而功半。唯有把口语训练与书面语辩证统一起来,教会学生不但能写而且善“说”,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才是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适用人才。
(田世亮 山西省汾阳市技工学校03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