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届全国师德论坛上的发言

2009-06-03 06:06许嘉璐
中国教师 2009年22期
关键词:教师节师德育人

许嘉璐

尊敬的各位领导、敬爱的老师们、同行们:

首先,我要感谢教育部让我参加这个论坛。短短的两个小时里,我受到很大的启示、教育和净化。感谢所有为我们做精彩讲演报告的专家和老师。我要特别感谢王晓都老师,她又让我们回到了去年“5·12”那个撕裂人心的时刻。那既是一次巨大的灾难,也是对民族的锤炼,让我们再次为汶川大地震中做出可歌可泣、永远彪炳千秋的业绩的英雄老师感到自豪。当然,王生老师、王威老师及费宝莉小姑娘的发言,也都使我受益匪浅。

今年是我执教50周年。不久前,我所在的北师大汉语文化学院在英东学术会堂给我开了执教50周年的纪念会。教师节确立有25年了,对我来说,前25年和后25年有一个鲜明的对照。55年前,我怀着对教师事业的憧憬,想作为人师的渴望,走进了北京师范大学。从1959年以来,除了“文革”当中被迫离开三尺讲台6年,我没有离开过讲台。记得当年有关部门和中央领导要我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任主任的时候,开始我婉拒、坚拒,最后接受这个任务。上级问我有什么要求时,我唯一的条件就是请允许我继续在北京师范大学教书,我一定努力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我的任务,但是,我用其他的时间进行教学。当时领导同意了。所以,二十几年来,我仍然站在讲台上。这是我这一生最大的幸福。

教师的本质和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当然是教书育人。但是我们再抽象一下的话,我认为它的本质就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民族事业的延续,也是民族种族的延续。在座的各位模范教师、我们的专家,以及全国一千多万教师的绝大部分就是本着这样一个教育的本质、教师的天职,坚守着岗位。

我还记得第一个教师节的情景。那是25年前的9月10日,在邓颖超同志的率队下,大批的中央领导和北京市领导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和师大的师生一起过教师节。当时没有这样好的会场,就在操场开会。我作为师大的教师代表在大会上发言。我说了这样一句话,“中国的教师是物美价廉、经久耐用”,博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在25年前,所有的教师包括大学教师的待遇是不令人羡慕的,生活很艰难。但尽管如此,我们经久耐用,不计报酬,乐于清贫,教书育人。这是一支可信赖的队伍。

25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千方百计地为广大教师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生生活条件,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日益浓厚。我们的地位、我们的尊严、我们的价值,一天天地比过去更加崇高。

今天过教师节,回顾25年前,也不能不展望未来25年。国务院正在制定中国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纲要》出来以后,会使我们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明确到2020年教育是什么样的和应该达到的目标,这十年的路应该怎么走。我想,作为教师,应该想得远一点。我想,应该用又一个25年把中国的师德建设建成全世界最闪亮、最引人注目、最让人羡慕和引人学习的。

刚才很多领导和老师都就着师德建设发表了很好的意见。我想根据我50年执教的经历和体会提这样几点:

第一,做教师要发自本心的“乐乎斯道”。我们不是有教育世家吗?优秀的教师、著名的教师或者默默无闻而勤恳的教师,不由自主地、不知不觉地,儿子也做教师了,女儿也做教师了,这就是前一代教师生命的延续,就是自己的又一代、又一生。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儿子学的是工科,我的女儿学的是医科,不知不觉他们都变成了教师。

第二,要做到甘为人梯。从前有一句俗话,没有状元老师,却有状元学生。查查历史,似乎没有几个考上状元的人是当老师的,但是,所有的状元全是老师教出来的。我们所有的老师要认识到人类文明的规律,就是像堆柴,后来捡的柴总是搁在上面,以前的老师就压在下面。我们甘于奉献出自己的一生,挺立着,让自己的肩膀更坚硬一些,让一茬茬的学生踩着自己的肩膀上去。能有这个精神就可以说是“譬如积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第三,既然乐于做教师,甘于做教师,就要勤于做,勤于探索和创新。

这三点归结为一点就是要饱含着对民族、国家的爱,对生活和未来的爱,对来之不易的生命的爱。我们那种乐于奉献、乐于教书、甘于做人梯、勤于创新、探索,其实就是刚才我所说的一串爱的凝聚。

这里面我觉得最重要的、关键的问题是我们从事教师工作的人,要一日三省吾身,经常反思。我们要进行师德教育,特别是对年轻人。但是,这只是师傅领进门,修行还在个人。怎么修行,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慢慢成为一种习惯。我们提倡管理,提倡师德教育,但是更注重启发自觉。管理是底线,只有以德治教,再依法治教,二者配合才行。

我相信在教育部的领导下,中国的师德一定会像我所说的,让全世界仰慕之。我还有一个希望,就是我们的管理所花的精力将来越来越小,到一定时候,我们的厅长、书记,不会再为师德管理和评估花太大的精力,那就意味着我们师德建设真正建设起来了,成长起来了。教师是天下永恒的事业,教师是让人羡慕的职业。而师德则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一个民族文明最高境界的标志。

在这第25个教师节的时候,我把它看成是大家的节日,也是我的节日。让我们今后真的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能够为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伟大的教育事业、伟大的教师队伍的建设肝脑涂地。

(责任编辑:林渊)

山东省创新机制大力加强师德建设

近年来,山东省通过制度创新,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一、建立教师“一岗双责”制度

建立中小学教师不仅负责学科教学、还要负责思想道德教育的“一岗双责”制度,实施“班教导会制度”。每个教学班都成立由班主任、学科教师、班长、学习委员组成的定期研究学情、教情的小组,对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帮助。

二、加强对教师育人工作的考核

2009年,先后出台《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考评指导意见(试行)》《普通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指导意见》,加大对教师职业道德、专业发展、德育工作和育人效果的考核力度,规定职业道德、工作能力、工作表现、工作成效等每个指标的考核权重不超过40%,工作成效包括育人效果、教学效果、教研效果三个二级指标,改变教师工作考核中“教学成绩”“升学率”是硬指标、“育人”考核是软指标“一手硬”“一手软”的局面。各学校成立的考评委员会中教师代表比例不低于60%。建立中小学教师“合作育人考核制”,实行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首的“班级教学”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教师考核制度。

三、建立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监管制度

2008年,出台《关于大力开展师德教育禁止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通知》,要求各中小学校将“不得从事有偿家教”作为教师日常管理和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师聘用合同的重要条款。进一步加强管理,凡各级优秀教师、模范教师、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年度教育创新人物、特级教师、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等从事有偿家教拒不改正的,撤销其相应称号。凡学校对有偿家教行为管理不力,造成不良影响的,教育主管部门将对学校进行通报批评,取消学校当年评先资格。

四、切实保障教师合法权益

2004年以来,省政府启动对市级政府教育工作的综合督导,把保障教师的工资待遇作为重要内容。到目前为止,全省已有97个县(市、区)实现了城乡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统一标准。2008年,省教育厅出台文件,要求各地取消中小学教师节假日、双休日、晚自习坐班制度,保障广大教师正常的休息和学习时间,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五、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社会环境

2004年以来,先后启动“年度教育创新人物评选”“齐鲁名师建设工程”“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带动各市、县(区)名师、名校长队伍的建设,推动形成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

(摘自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主办《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简报》2009年第21期)

(责任编辑:朱蒙)

猜你喜欢
教师节师德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致良知与师德
《教师节快乐》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又是一年教师节
教师节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