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琼
收稿日期:2009-03-15
作者简介:罗琼(1982—),女,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和外语教学
摘 要:礼貌广泛存在于各民族各文化中,而言语是礼貌的重要的表现媒介,因此礼貌一直是语言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文化差异,各个国家的礼貌准则和礼貌用语也各不相同。为此,本文对英汉的礼貌原则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尝试性地归纳出解决英汉礼貌文化差异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礼貌原则,文化差异,翻译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09)01-0080-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09.01.040本刊网址:www.hbxb.netお
礼貌在某种意义上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也作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引导着人们的社会活动。在每一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发展历程中,礼貌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民族对礼貌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所遵循的礼貌原则和判断标准也就千差万别,如果只按照某一文化的标准来衡量另一文化中人们的语言行为,往往会导致交际失败。鉴于此,本文以Leech的礼貌原则和顾曰国的礼貌准则为理论框架,对英汉礼貌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礼貌翻译应从语用角度出发,采用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的礼貌效果来促进不同文化间更好的交流。
一、中西方礼貌原则研究
(一) Leech的礼貌原则
语言学家Grice在其合作原则中(Cooperative Principle),提出了会话双方在谈话过程中应当遵守的一系列准则,其中包括:数量准则,即所说的话应包括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质量准则,即话语内容是真实可信,证据充分;相关准则,即谈话内容要有关联;方式准则即说话者应避免晦涩、歧义,要做到简练明了而有井井有条。(Grice 1957:380)
这套理论解释了话语的字面意义和实际意义之间的关系.解释了会话含义是怎样产生和理解的。虽然它被许多语言学家所接受认可,但它无法解释为什么人们在谈话中常常违反了合作原则,而非要拐弯抹角地表达真实意图这一个广泛存在的现象。Geoff Leech在后来的研究中从修辞学、语体学的角度提出了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认为人们在会话中之所以违反合作原则是出于礼貌的原因。
Leech的礼貌原则有以下方面:
1.得体准则:减少有损于他人的表达,尽量多让别人得益。
2.慷慨准则:减少利己的表达,尽量多让自己吃亏。这就是要从对方的立场出发,考虑对方的背景、困难与愿望,尽量满足对方的要求,扩大对方的利益。
3.赞誉准则:减少对他人贬损的表达,尽量多赞誉别人。
4.谦虚准则:减少对自己的表扬,尽量少赞誉自己。
5.赞同准则:减少自己与别人观点不一致的表达,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
6.同情准则: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
Leech礼貌原则的提出,弥补了合作原则的不足,丰富发展了“会话含义”理论。Leech发现,不少情况下,人们违反合作原则的准则是出于礼貌的考虑和需要,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不礼貌的意念的表达减弱到最低限度,把一些对听话人或第三者来说是不礼貌的话,或是略去不说,或是婉转、间接地说出来。
例如:
A:王红太烦人了!每次自己不打水,总是喝我的水。她自己没有手啊!
B:她可能太忙了吧。
又如:
A:你儿子才十三岁就长这么高啊!
B:一看就是个傻大个儿啊!
第一个例子中B放弃了合作原则中“质”的准则,遵守的是礼貌原则中的“同情准则”,第二个例子中B违反了“质”的准则,遵守的是“谦逊准则”。可以说,只要我们细心体会一下自己日常交往活动中的话语,会惊奇的发现我们有多少话语出于礼貌的缘故而“言不由衷”。礼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无论在哪一个语言集团都存在的,这是一种普遍现象。
(二) 顾曰国的礼貌原则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在数千年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规范和礼貌原则。而中国从语言学角度来系统研究礼貌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的。其中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顾曰国教授(1992),结合其导师Leech的理论,根据汉语的文化源与流提出了汉语文化中礼貌规范的四大特点:尊重、谦逊、态度热情、文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与汉语文化有关的五大礼貌准则如下:
1.贬己尊人ブ泄式礼貌的最大特点是“自贬”和“自谦”。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成分,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谦虚品德。
2.称呼准则ハ执的礼貌行为秉承和沿袭了古代“礼”的精髓,在某种程度上仍然遵循着“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序”的原则。
3.文雅准则ノ难抛荚蚣囱∮醚叛裕禁用秽语;多用委婉,少用直言。需要用委婉语的领域包括死亡、性事、排泄、绝症、体形、外表、较低下的职业、犯法行为等,若直言这些事则粗俗无礼。
4.德、言、行准则サ隆⒀浴⑿欣衩沧荚蛑冈谛形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在言辞上,尽量夸大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尽量说小自己付出的代价。这个原则反映了中国文化中“有德者必有言”以及“君子耻有其词而无其德,耻有其德而无其行”的传统思想。
5.求同准则デ笸准则指交际双方在诸多方面力求和谐一致,尽量满足对方愿望。当不得不批评别人或发表不同意见时,人们往往是“先礼后兵”,“先褒后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都注重“脸”和“面子”,人人都希望“有脸”“有面子”。求同准体现了对听话者和说话者双方的面子的维护。
二、中西礼貌原则的差异
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由文化决定的礼貌原则在理解和使用上也表现不同。
(一)称呼语方面
汉语中的传统称呼对别人要讲究敬,对自己要谦,平辈之间也要互敬互爱。即使对待自己家里人,也不能直呼大名,得用相应的称呼。另外在工作中,中国人总喜欢用姓氏+职务头衔来称呼他人。如李书记,刘经理,陈主任等。而西方人总喜欢与别人建立一种无拘无束的融洽得当的人际关系,在朋友和熟人之间不喜欢以“先生,夫人”相称呼。他们认为这样会产生一定的距离感,因此不管对方的职位高低和年龄长幼,都喜欢直呼其名,甚至连父母子女也不例外。
此外,两种文化对礼貌称呼语的标准也存在着一些差异。像“小/老+姓” ,如“小王”,“老李”在中国文化中感到很亲切,但在西方文化中如称“Smith”为“Small Smith”,就显得对此人非常不礼貌。又如,teacher在中国文化中可作为称呼语,而在西方文化中,把对方的职业用作称呼语是极不礼貌的。西方称谓的敬语主要针对历史和现实社会受尊崇者,也就是社会级别较高的人。比如神职人员:Cardinal(主教),Priest(神父),Nun(修女);社会地位、学术地位高者:Your Excellency(阁下) 、U.S President(美国总统) 、Mr. President(总统阁下) 、Physician(内科医生) 、Ph.D(哲学博士); 以及人们在特定场合相互礼貌应酬语,如Miss(小姐)、Mrs(太太) 、Mister(先生)。
(二)隐私语言方面
西方国家重视个体价值,人们的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个人利益神圣不可侵犯。所以西方人也非常在意并且尊重个人相关的隐私问题,包括:年龄,健康,婚姻状况、子女情况、收入水平,宗教信仰等等。如果冒然问他们:How much do you earn per month? 或 Have you got married?等问题,他们会认为问话人粗鲁无理,毫无教养。然而这样的问题对中国人来说,正好表示了对他人的关心和热情。
(三)赞誉与谦逊方面
中国文化的赞誉既包括上对下、长对幼的赞赏,也包括下对上、少对长的肯定等,但赞誉的方面主要是人们的才能、人品、修养、道德等,且多限于男性或上年纪的妇女。中国女性,特别是青年女性极不习惯异性在公共场合中对自己的恭维。然而在西方文化中,赞扬却无所不至、无所不包,年轻的女性特别喜欢别人在公共场合对自己容貌或服饰的赞美,且坦然接受。另外,中国文化中的赞誉大多采用先褒后贬模式,即先赞美对方,肯定对方的成绩后再指出对方的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但英美文化的赞扬准则和赞同准则体现了有话直说的文化观念。
面对别人的恭维与赞扬,中西方人的反应也不同。汉语的应对,往往是“哪里哪里,做得还很不够”,有时还自贬自己,或表现得不露声色。中国人反对过于张扬个性,主张内敛、谦和,以集体大局为重。而西方重个性发展,强调个人奋斗,接受恭维与赞扬,证明自己的努力有成果,所以总是“Thank you”,并流露出被认可的兴奋神情。这正是东西方文化差异、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不同在语言上的映射。
4.同情准则方面:中国文化素有“尊老、尊长”的传统,我们通常对老年人表示尊敬和同情。我们坐车时给老人让座,会扶老人过马路,而老人也会对此表示感激。但是在西方国家,老人都不愿意让人觉得他老了,他会亲自做一切事情以表明他还年轻、有用。如果有人帮他,他非但不感激,还会生气。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取决于各自对“老”的态度。在中国文化中,老年人被认为经验丰富,他们为社会做了巨大的贡献,因而受人尊敬,老年人也为此感到骄傲,尊重老人是中华文化的美德。而在西方,一谈到“老”,人们就有“谈老色变”的心理。因为在他们看来,“老”意味着青春已逝,老年人过时的知识被社会所淘汰,他们不愿被当作老人对待,不愿接受别人的同情和帮助,人们也不称老年人为old man,而称之为senior man。
三、针对礼貌因素的相应翻译策略
翻译是一种语码的转换活动,是将一种语码所承载的文化信息,用另一种语码表达出来,也就是文化信息的传递中的解码和重新编码活动,以达到跨文化的社会交际、传递、吸收的目的。译者的基本任务是让译语文化环境中的读者体验到在原文文化环境中产生的原文的各种功能。由于英汉文化在礼貌问题上的诸多差异,因此对于礼貌因素的翻译应从语用角度出发,采用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注重两种语言中礼貌称谓的语用文化差异,以求“神似”。下面就从英汉在礼貌原则上的几个差异谈谈在翻译处理上的几个策略。
(一)对称呼的不同用法
在中国长幼尊卑一直以来都是很受重视的问题,而在称呼上英汉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例如:
Sam (son): John, come over here!
John(father): I am coming!
在这个例子中,由于在英文化中直呼其名是很正常的,但在汉语中却是绝对不可以的,因此这里就不能照字面翻译,而应把其对应的身份反映出来。所以翻译成:汤姆:爸爸, 来一下! 约翰:来了!
2.对赞语的不同反应。
中国人的谦逊在英美人眼中往往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对于褒奖,英美人则坦率接受,但很礼貌的致谢。在翻译时应注意这种语言习惯。
例如:
A: What delicious food youve made!
B: Thanks, I glad you like it.
在这里, 就要充分考虑汉文化的“贬己尊人”的原则, 将其翻译为:
A: 你做的菜真好吃! B: 哪里, 几个家常小菜而已。
3.谦称、敬称的翻译。
下面来看杨宪益、戴乃迭翻译的一段文字:
孔明曰:“大江之上,以弓箭为先。”瑜曰:“先生之言,甚合愚意。但今军中正缺箭用,敢烦先生监造十万枝箭,以为应敌之具。此系公事,先生幸勿推却。”(《三国演义》)
译文: “On the river, arrows are best.” said ZhuGeliang. “I agree with you. But we are rather short of arrows. Would you undertake to supply a hundred thousand for our next fight? Since this is for the common good, I am sure you wont refuse! ”
就杨、戴译文来看,译文充分考虑到英语民族没有“贬己尊人”的文化习惯,所以把原文“先生之言,甚合愚意”的“先生”和“愚”均略去,“敢烦”译成“Would you . . . ”句式,既尊重对方,又不失身份。因此根据英汉语用的特点,中国人喜欢用的像“略谈”、“浅谈”、“拙作”,自称“敝人”、“寒舍”、“敝公司”, 抬高他人的如“大作”、“贵府”、“贵姓”等,在译成英语时可不考虑词头字的字面意义,因为英语民族文化中没有这种文化习惯。
当然礼貌的差异不仅仅就这几点,像隐私话题的不同标准(如年龄,收入,婚姻等)、社会地位的不同解释等诸多因素,在实际翻译处理中必须针对不同的情况,根据各自的礼貌准则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
四、结语
由于礼貌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交际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在翻译实践中,必须重视礼貌因素。既要分析原文中蕴涵的原语文化礼貌特征,又要系统了解目的语文化的礼貌规范,并根据译文的语篇类型,其在译语文化中所居地位,翻译目的及目的语读者层次而慎重、准确地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来得体地传递原文的礼貌因素。
参考文献:
[1]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
[2]郭爱先.中国人总是否定称赞吗[J].北京大学学报(外国语言学刊),1996.
[3]郭卫,许之所.中西礼貌原则对比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3).
[4]何兆熊.A study of Politenes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Cuture[J].外国语,1995,(5).
[5]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