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 俊 张文娟 郑静华 梁晓明
【摘要】本文应用行为分析技术,对基于网络协同作战、心理实验的战术行为从学习认知心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初步界定了基于网络心理实验战术行为心理分析的概念框架。笔者就此概念框架分析,初步进行了不同于传统意义教学系统的概念设计。
【关键词】网络心理实验;战术行为分析你;教学系统
一、引言
训练一方面要强化和提高被训人员的战术认知水平,这涵盖了知识与理论教学;另一方面,要具备实战所要求的各种作战技能,这是认知水平最终通过军事实践体现出来的纽带与基本途径。目前基于模拟训练系统的作战实验与实训主要实现了对指挥人员的战术认知与基本作战技能的训练,如预案与文书的书写,红蓝双方基于模拟训练系统展开对抗的实时指挥等等。进一步提高战术对抗水平的关键是指挥人员要在更高层次上进行知已知彼的以谋略为核心内容的“心战”,即战术认知,这要求对对抗实时认知有更高水平。实现的途经之一就是所有参训人员的战术行为分析。
本文主要从军事心理学和网络安全理论的角度,特别是行为分析理论应用的视角,初步对基于网络协同作战实验进行战术行为心理分析的概念框架界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系统的初步概念设计。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本文的战术行为分析主要指基于作战实验与模拟训练的战术行为教育心理学意义上的分析,而非战术本身意义,更非实战意义或其它意义上的战术行为分析,并且主要针对院校教学训练的实际发展需要。
二、基于网络协同作战实验战术行为心理分析的概念框架
1.战术行为心理分析的军事教育理论背景
此处强调的是高水平的院校教学而非任职教育或者军事职业教育,原因简述如下:
(1)现在很多军事任职教育论文都不加分析取自于国内外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例如,高职谈“双师”建设,某些军事教育论文也跟风而进。首先职业教育源于社会化大生产所需,以利益为驱动之源,强调实用知识与技能以适应社会应时之需。试问,军事职业教育的驱动之源是什么?是“实利”吗?现在的中国军制是否就是纯职业军人之军制?
(2)强调“是什么?如何做?”的实用主义教育不利于培养真正的将才。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教学内容与组织形式完全倾向于岗位任职,本意以“战场、海洋”为牵引的教学训练实际成了以“武器装备落实”与“条令落实”为牵引。进行“剑不如人,而剑法高于人”的军事职业教育必需同时强调或更应强调“为什么?为什么做?怎样做得更好?”的“军事博雅教育”。个人认为一线部队及基地的日常训练侧重岗位任职是否合格,院校教学侧重军事认知能力与发展潜力的培养且必须从初级培训开始,才能基于概率培养出所需数量的优秀指挥军官。没有脱离一线岗位的纯粹军事理论认知教学,也没有纯粹强调实践的岗位任职培训,部队与院校应各有所重,在相互否定中螺旋上升,而不是一边倒的倾向于实践。
2.战术行为心理分析的行为分析技术背景
行为分析起源于心理学的行为主义学派,现在远超出了心理学、教育学的范畴。其在经济学、社会学、市场营销、企业组织行为等许多重要学科领域都有广泛应用。行为分析技术也是网络安全的核心技术之一。
3.战术行为心理分析的内容与概念定义
本文界定战术行为是基于作战实验、心理实验或模拟训练的战术行为,是学习心理中认知心理的分析而非军事心理学意义下的心理分析。此分析主要意义是通过对参训人员在网络协同作战、心理实验或模拟训练中战术行为的认知心理分析,科学把握被训人员在实训中的学习心理与人格心理特征,特别是其战术行为偏好与思维方式优缺点,以便进行针对性的认知教育与战术心理训练,提高其战术认知水平。
战术行为按心理认知可划为战术规则行为与战术知识行为。战术规则行为指以战术规则为基础的行为。战术规则行为又可分为侧重于装备操作,最大限度实现装备效能的战术规则行为与侧重于人员组织协同,体现体系化作战的战术规则行为。战术知识行为是指以知识为基础,以自已的各种认知能力判断战场形势与潜在问题,发现与利用战机完成战术任务的行为。这里的知识指军事意义上的知识,包括敌我双方武器装备体系及人文知识等各个方面。对其的心理分析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敌我双方“思维模型”的心理解释、分析与战术行为预测判定。此研究,笔者初步分为基于信息对称、借助于专家知识系统、观测仪器等设备完成战术任务的战术知识行为与基于信息不对称,借助于指挥效能对称或不对称的仪器设备、专家知识系统等战术认知工具完成战术任务的知识行为。两种知识行为可从人文环境角度出发大致分为基于东、西方“思维模型”的学习心理分析;或从各种角度与战术情境的分析以确定的“思维模型”的学习心理分析。
4.战术行为心理分析的一个流程实例
例如可以从两个方面描述战术规则行为心理分析的模型:侧重于参训人员自身的心理分析模型与战术任务分析的任务模型。
(1)侧重于参训人员自身的心理分析的模型
研究战术规则行为心理分析模型的目的是了解被训人员在参训前、中、后的知觉和认知特性。设计符合被训人员的教学信息以进行教学设计。例如在模拟训练中的操作是否有知觉期待?他们的知觉期待是什么?在模拟训练中的操作是否有知觉预测?他们的知觉预测是什么?在参训中的具体武器装备操作步骤的知觉意向(目的)是什么?可能出现什么知觉错误?在模拟训练与作战实验教学中,被训人员各个操作步骤的知觉方向和位置在哪里?他们怎样具体进行看、听、触以感知作战信息?在教学设计中,是否设计了需要被训人员对几个方向、几个互不相干或互相干扰的信息的感知?被训人员在各个操作步骤的知觉内容是什么?主导决定作用的知觉内容是什么?操作需要采用什么注意形式?分散注意的干扰源是什么?完成规定作战任务是否需要被训人员持续注意?被训人员在模拟训练中在什么空间位置,在什么时间,如何寻找、发现、识别目标等?误操作引起什么后果?
(2)侧重于战术任务分析的任务模型
这里指完成战术任务认知过程的意义上的任务行为分析模型,以利于模拟训练或作战实验中的教学设计。例如参训人员规划、分解任务、构思设计任务、实践中整合完成任务的心理认知过程是什么?怎样的心理活动最有利于任务的规划与分解?准确判断对方进行任务相关活动的自已的心理依据是什么?所谓攻心为上,被训人员体现谋略斗智的人格特征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怎样感知、判断不完全信息意义下的对抗方完成任务的认知活动?……
三、基于上述概念框架分析的教学系统的概念设计
本文的教学系统设计是概念设计,非实体设计及物理设计。在这个教学系统中,将数据库与资源库分开提出,尽管两者的物理设计基础之一都是数据库设计。这是因为传统意义上的战术模拟训练系统特别是作战实验系统侧重战术自身数据的数据库建设,如战场环境指数、武器装备效能指数等。从教育技术中认知教学的角度出发侧重的则是教学训练中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对模拟训练的教学支持。后者分析是在一个系统中,融合两者,是基于网络协同作战实验的模拟训练系统更进一步建设发展的必经之路。它昭示了教育技术中电视、多媒体、网络、模拟训练融合发展的一个趋势。
1.强调基于网络协同而非单机版的模拟训练和作战、心理实验的意义
这里主要指其教学意义而非战术意义。基于单机版的模拟训练与作战、心理实验也可以进行行为分析,但有如下缺点:单机版主要进行规则库的对抗与训练,利于完成既定课目的达标,特别是装备操作技能的训练达标,但缺少对抗的真实性与灵活性,不利于战术认知灵活性的培养,毕竟未来战场是人与人或人与人、机联合的对抗。且进行行为分析所需的样本容量、质量难于达标。基于网络的协同作战、心理实验与模拟训练依据系统设计水平与应用水平的高低,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一定程度的人与人,人与人、机联合,甚至人、机联合与人、机联合的作战对抗实验,并且进行行为分析所需的数据采集,较容易达标。战术行为分析对教学的直接意义在于未战术模拟训练的教学提供了认知心理、人机工程等方面的特征分析数据,深入推动课程教材教法、教学设计的创新与实践,提高教学效率。
2.基于上述概念框架分析的教学系统的概念设计
教学系统概念设计主要分为下面几个大的模块:
(1)基于XML的地理信息系统,而不是以纯粹地理图片为基础的地理信息系统。其教学意义在于可从根本意义上实现“地理历史学”观点的军事地理信息系统
(2)整合传统意义上作战实验的战术数据库与教学资源库、开放的数据库设计以完成兼有传统网络教学系统与模拟训练系统(或作战实验系统)功能的复合的教学系统的基础数据库设计。
(3)建立在数据库设计基础之上进行行为分析的专家知识系统。
(4)建立在数据库设计基础之上的作战实验系统或模拟训练系统。
(5)建立在数据库设计基础之上的网络、多媒体、电视教学系统。
(6)模拟训练教学应用前端的整合设计。
3.基于上述概念框架分析的教学系统的一个教学应用流程实例设计
(1)给定地图与兵力配置详情。
(2)基于地图开展小组协作学习。以地图上任意一个点为核心的包含相关地理历史信息、军史信息(含历史作战案例等)、相关军事各专业课程教学知识点内容等教学资源为核心的知识库,并结合多媒体、网络、电视、模拟建立混合教学(这里指教育技术专业所严格定义的混合教学概念)。
(3)基于人机对抗的模拟训练与作战实验。
(4)基于行为分析的教学评估与教学训练。
(5)红、蓝双方模拟对抗训练。
(6)进行包含战术分析、行为分析等内容的综合评估与针对性混合教学。
(7)创新作战经验与理论,添加知识库内容。
四、基于上述概念设计现实网络世界中的一个近似仿真案例
这个案例就是《魔兽争霸》与网络游戏《魔兽世界》及各种相关网站、论坛、博客等网络资源。我想任何一个专业的职业军人都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来研究东方人战术心理特征。首先,游戏本身是电子竞技的代表作,而非单纯意义上的游戏,更不是逃离现实世界约束,以色情、暴力、实现和张扬现实法律与道德不容忍的社会阴暗内容或潜文化为代表的纯虚拟人生游戏,绝非所谓以市场为导向的代表中国绝大数网游内容的设计水平。其次,样本的容量已经足够大,据考证有150万中国各个社会阶层、各个地域、不同文化层次的中国青少年在线,足以保证行为分析数据与结论的权威性与可靠性。第三,不排除其中的某些地图与游戏场景是精心设计的,以至于某些兵种的设计便于进行战术行为分析相关的心理测试项目的展开。例如:如果有战术行为特征记录,就可以分析在某张地图某个军事必争之地,采用何种兵力搭配的行为概率有多大?采用何种攻击与防守的策略概率百分比有多大?潜意识中喜欢做什么?在某个情境中,倾向于做什么战术行为,甚至不同中国地区不同省份的人有什么差异与偏好?!
当然有人会反问:没有受过职业或专业军事训练的游戏者,有进行战术行为分析的价值吗?单个的个人行为的确没有多少价值,但样本容量与质量达到一定程度就达到了进行数据挖掘与智能分析的信息价值范围。其次,某些高水平的游戏对抗实际就是某些近似的军事专业模拟意义上的战术对抗与战棋推演,只不过游戏者本人没有意识到罢了。再次,游戏虽然根本不是专业的军事模拟训练与作战实验,但是游戏设计可以方便进行心理测试项目的设计,可以将一些军事战术行为分析的测试项目巧妙的设计在游戏中,游戏只要在线,就可以进行统计意义上的心理项目的分析与测试。
从上述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虚拟作战”的战术行为分析的价值所在。本文的重点是“虚拟作战”的战术行为分析的教学价值。至于军人玩游戏合适不合适,应该怎样,而不应该怎样,有无教学价值,这不是本文讨论范围。
五、结束语
上述基于网络协同作战实验战术行为分析的教学系统概念设计尽管只是一个粗浅的初步设计,即使是从严格意义的概念设计的要求看,也存在诸多不足。这是因为文章篇幅所限,作者想全面表述一个问题,但又不便深入全面展开。不足之处,请前辈、领导、专家、学者、同行等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