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在教学中的审美探究

2009-06-02 06:32孟祥云
活力 2009年25期
关键词:景物意境意象

德国哲学家海德歌尔说:“那些优秀的诗人和诗篇,总是一个民族,一种语言文化的骄傲和象征。”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诗歌在今天会再次成为新理念下的中学语文教改和课改的重点。

一、关于诗歌中的美和美育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欣赏诗歌是一种审美活动,那必然有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在诗歌教学中,学生是审美主体,诗歌是审美客体,诗歌作为审美客体又可以分为若干个审美单元,如景物美、意象美、意境美等。(1)这些审美单元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教师要深刻挖掘各种审美对象,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凝聚在审美对象上,引导学生增强对美的感受。

(一)景物美高中语文新教材中,诗歌占绝大部分,其中描写了好几种景物:有“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湘江秋景图”;有“河畔金柳”、“波光艳影”的“康桥夕阳图”;有“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归园田居图”;有“云霞明灭”、“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的“天姥梦游图”等等。这些景物都成了诗人作诗吟诵、表情言志的对象。作品中用精美的词语描写景物,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的图画,让人联想翩翩。

(二)意象美朱光潜先生曾指出:艺术的任务是创造意象。意象在诗歌中,通过语言表现出来,语言是意象的物质外壳,诗人通过语言塑造艺术意象或审美意象。在诗歌中,审美意象成了诗人情感的直接现实,也是诗人审美活动的直接现实。诗人的情感表达,主要通过意象的呈现来实现,使意象完成“心象”向“语象”的转变。因此,意象具有象征性功能,它是诗人“心象”的象征,是诗人情感的物化形态。如戴望舒的《雨巷》: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诗人在诗中创造了一个“丁香”意象。诗人用丁香比喻姑娘,它是美丽、高洁、愁怨的象征,也是诗人理想的象征。诗人彷徨求索,为的就是寻找“姑娘”――理想,然而这“姑娘”“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是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但又无法把握的孤苦心情的象征。

“情感是生生不息的,意象也是生生不息的”(朱光潜语),不同的意象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要想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就得领悟意象之美。

(三)意境美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言:“词以境界为最上。”我们也常常用“诗的意境”来形容一篇文章的优美。诗的意境往往能唤起人们的联想:“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联想到禅道的虚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联想到隐逸的清静空灵;“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使春花绽放、鲜艳夺目的意境全出;等等。再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曲用九个常见的物象构成一幅秋天傍晚萧瑟苍凉的图画:枯藤攀缠、老树衰颓、昏鸦瑟缩表现出诗人(天涯游子)的彷徨愁苦的心境。此境中之象,深沉高远,言有尽而意无穷。

二、如何使审美主体感受美

相对于审美客体而言,学生是审美主体。我们在探寻具有丰富审美价值的审美客体的同时,更要运用一切可行的手段,如借助多媒体、借助绘画、借助音乐、等转化审美对象,从而丰富审美主体的审美感知,使审美主体对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有深刻的领悟和启迪,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2)

(一)借助多媒体 教师可以根据所教诗歌的内容,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创作彩色幻灯片,或选用、自制一些挂图,并联系诗歌内容,详细地讲解画面。例如《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教师可以运用电脑制作两幅课件物像:一幅是“湘江秋景图”,突出秋天的景物特征:色调鲜明、生机勃勃;一幅是“独立寒秋图”,突出人物的形象特征:意气风发、壮志酬酬。再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诗中描述的情景,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学生凭借感观,通过想象与联想,如同身临其境,领悟到这首诗景美、情更美的情趣,从而感受到鲜艳的色彩(浓重的红和浸透的碧);感受到澎湃的激情。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对建设祖国的豪迈情感。

(二)借助绘画苏轼有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首寓情于景、景中见情、耐人寻味的佳作,如同描绘出一幅幅画面优美、寓有情节、富有情味的绘画。诗歌讲究画面感,绘画重视故事性,把绘画与诗歌中的说、写训练相结合,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把诗、画、事结合得最完美的,莫过于唐代的王维,他在《山居秋暝》中有明月、清泉、松竹、溪石、水莲等,描绘了一组清静、幽美的画面;然而在幽静的环境中,又有人的活动——浣女欢笑、渔人下舟,可能还有作者的旁观。(3)教师可以根据这组画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说一段话或描述一个故事;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语段或故事,画出一幅,乃至好几幅画。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反过来促使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去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创造,使绘画作品更富有情节性,从而使“文”与“画”相互促进,使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更好地使学生产生审美愉悦,在说、写、画的实践中发展和完善个性。

(三)借助音乐 古代的诗本来就是伴随音乐而歌的,因而诗与音乐在很大程度上都能产生共鸣。古代的许多诗歌现在仍可以伴奏而唱,如李清照的《一剪梅》学生也可以通过字面来理解李清照对新婚丈夫赵明诚的思念而带来的“闲愁”。但如果借助音乐(配乐),学生更能在心灵上产生共鸣,音乐的旋律和学生的心弦,将一起颤动,让学生在心灵上得到感触。在讲余光中的《乡愁》时,以一曲萨克斯的《回家》为序幕,不禁让人荡气回肠,愁肠百结。

总之,诗歌中充满着美,在诗歌教学中,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学会审美,教师要深掘教材中各种美的对象,善于引导学生对美的因素的感受,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意识,让学生得到美的感受,美的愉悦,引导学生在体验美的基础上发现美,创造美。

【参考文献】

[1] 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2002年7月

[2] 杨光辉:《教育学概论 》2000年4月

[3]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2003年2月

作者简介:孟祥云(1982.11--),女,吉林师范大学01级中文系

猜你喜欢
景物意境意象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来自林间的风
春色满园
一朵花的意境
写好家乡的景物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