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中草书 天真烂漫

2009-06-02 06:32
活力 2009年25期
关键词:临摹临帖

李 凡

【摘要】人称《石门颂》为隶中之草,其气势、神采难得其意。但我们坚定信心,无畏进取,不能让神奇的传说吓退,应敢想敢写,勇于实践,就能得到“真谛”。

【关键词】读帖;临帖;临摹

《石门颂》是东汉摩崖刻石,记述汉中太守王升楗嘉奖司隶校尉杨孟文开凿修复褒斜栈道所立勒石。可见此举仍是当时国家的一项重大工程,既是大事,书者及勒石工匠必是那时的“高手”“大家”了。所以世人推崇其为“疏秀”“高深”“汉人杰作”也是恰如其分了。

读临数遍《石门颂》颇见精深新奇。因《石门颂》是摩崖石刻,不像石碑那样受规格尺寸的约束,在一定程度上书写着有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故在作品中表现出奔放潇洒、古朴自然、率真野趣之象,很多方面高于其它汉隶。难怪视翼跋此碑云:“三百年来司汉碑者不知凡几,竟无人学《石门颂》者,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写,弱者不能学也。”

其用笔表现力极为丰富。它以篆书、简书、行草的笔法、笔意展示出奇妙的变化,用天然古秀之神、浓烈的金石气又增添了几分苍劲浑朴,结构疏朗开张,线条延绵伸展,字画断连成趣,布白空灵而气管通篇,无以伦比。

人称《石门颂》为隶中之草,其气势、神采难得其意。但我们坚定信心,无畏进取,不能让神奇的传说吓退,应敢想敢写,勇于实践。敢想,即在读帖时设想书写者书写时情形,以及它对整体章法的艺术构想,同时看出豁达豪放的气格。此碑用笔十分洒脱,但又妙在能纵能敛,点画大多圆起圆收。要在豪放之处仍给人一种湿润舒坦的感觉,应避免出现剑拔弩张的习气。敢写,就是在临帖时大胆下笔,尤其是那些奇妙的结构怪异的笔画,抓住飘逸多姿的字态特征。此碑通篇感觉天真流露,飘逸新奇。字体的大小、字距的疏密、字态的收放、字形的长扁,都富有变化。即使波画,也有体顿强烈、平拖、短促、伸展等多种形式。反复读临对比,追溯作者的创作意图。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习,我对《石门颂》的结构及用笔总结了十多十少:即展多缩少,细多粗少,疏多密少,断多连少,率多工少,大多小少,快多慢少,放多收少。可以看到在很多方面并未遵循“隶贵密而精”,“迟进涩送”的原则。

就通篇创作意图看,作者基本上还是在力求横竖均齐的章法。但由于石面的平整度及石裂的自然状态。只能借势而变。如第三行“命”字长划的处理,正遇天然石缝右垂下裂。第二行“域为充”下面是空白。倘若“命”字不用长划,那么二、三行下面定是空白过大,古作者用长划取势,同时填补了空白,妙不可言,一曲双工。还有第八行中的“升”字,二、三笔极度弯曲,来对比末笔长直划,“升”字周围都是比较安稳、笔划均齐的字,作者用疏朗的结构变化意图活跃打破呆板的格局。同时“王升”两字结字放纵舒展,体势开张,意态飘逸自然。最中间的“守”字以全篇最粗壮的笔划奠定了它的中心稳固位置。“必”“公”等字雅俗共赏,“分”“八”等字飘逸洒脱;“渊”“围”等字篆意浓郁;“帝”“南”汉隶中的典范;同字异体的字变化更是美妙绝伦,耐人寻味,如“厥”“通”等字。

总之,《石门颂》是汉隶中归属纵肆奔放一类。要多读帖、多临帖、多临摹。才能得到“真谛”。

猜你喜欢
临摹临帖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临帖孙过庭《书谱》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临帖孙过庭《书谱》
我习书谱 临之有法
高中美术课堂临摹训练研究
浅谈北京十度之行对中国山水画写生与创作的感受
一种便利型的红外临摹绘画辅助笔
一种临摹用的红外描线笔设计
试论美术教学中的临摹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