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教堂之旅

2009-06-02 09:23张小萌
百科知识 2009年10期
关键词:东正教教堂哈尔滨

张小萌

哈尔滨是一座从没有过城墙的城市。她位于中国极北之地,地处松嫩平原东部,松花江如玉带一般穿城而过。作为与俄罗斯隔江相望的黑龙江省最大都会,哈尔滨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进程使这座城市的文化、宗教、建筑、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充满独特的异域色彩。

初到哈尔滨的游客,一定会对哈尔滨美仑美奂的教堂留下最深刻隽永的记忆。

最早的俄罗斯建筑

——圣·尼古拉大教堂

当你在哈尔滨众多的教堂广场仰望教堂那巨大穹顶时,恐怕很难想象哈尔滨最早的教堂只是一个简陋的席棚。

1898年7月,海参崴俄国东正教司祭茹拉夫斯基跟随中东铁路护队的第二批队员进入中国,将俄罗斯东正教传入哈尔滨。当时,东正教司就是在一个工棚里为筑路的工程技术人员举行祈祷仪式的。到了冬天,中东铁路工程局为祈祷活动修建了专用席棚,这样就出现了第一座东正教堂,教堂命名为圣·尼古拉教堂。1899年3月,中东铁路局工程师列夫切叶夫率先将自己的工程指挥部从香坊区迁到南岗区中部的工棚里的时候,在万里之外的彼得堡已经发出了为哈尔滨修建东正教堂而举办设计竞赛的通知。这年10月,一座以沙俄末代皇帝名字命名的圣·尼古拉大教堂奠基了。随后,每隔数年就有一座教堂落成,有时一年间便修建几座教堂。在1899年至1946年间,哈尔滨的俄罗斯东正教堂达20座之多。

圣·尼古拉大教堂位于城市纵横两条中心干道的交汇处,那里又是哈尔滨屋脊地形的制高点。与哈尔滨多见的拜占庭风格、砖石结构的教堂不同,这是一座由圆木垒成的典型的哥特式八面体木结构建筑。外部则运用俄罗斯民间木结构帐篷顶的传统形式,八角形帐篷顶端矗起一个穹顶,中间与变细加长了的鼓座相联结,远远望去,威严而神秘。教堂内部是巨大的穹顶空间,营造出宗教活动虔诚、肃穆的气氛。其始建时间之早、地理位置之重、建筑体量之大令其他教堂难以望其项背。它不仅是哈尔滨历史上第一座大教堂,也是哈尔滨最早的俄罗斯建筑杰作。这座被誉为“远东第一”的东正教堂,由俄国教会著名建筑师鲍达雷夫斯基设计,著名画家古尔希奇文克绘制了圣母像及教堂内部的大量壁画。

在20世纪第一年完成的这座代表性建筑,无疑是独具俄罗斯风格、庄重典雅的宗教建筑精品。圣·尼古拉大教堂落成不久,以恢宏凝重著称的中东铁路管理局行政中心大楼、舒展迷人的哈尔滨车站、恬静温馨的铁路局高级官员私邸、儒雅俊逸的秋林洋行等等著名建筑,围绕圣·尼古拉教堂逐一耸立起来,成为这个新兴城市浓重亮丽的景观。然而令人痛惜的是,文革动乱中,圣·尼古拉教堂被附近高校的大学生红卫兵们彻底拆毁,如今除了幸存下的两口大钟,一切已经荡然无存。在年长的哈尔滨人的记忆中,那座大教堂曾是哈尔滨城市中心的地标,是哈尔滨开埠时期繁华的见证,而它的消失无疑是又一段历史浩劫的注脚,虽然并未在原址重建教堂,但人们一直将这座伟大建筑与其经历的历史一同珍藏在记忆深处。

远东第一大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

哈尔滨现存最大的东正教堂是位于道里区透笼街与兆麟街交汇处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如今她已经成为哈尔滨的地标性建筑,几乎每个到过哈尔滨的游客都不会错过这座远东最恢宏的大教堂。

教堂始建于1907年,最初为全木结构,后经历时9年的重建,于1932年建成如今所见的清水红砖结构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建筑留存了中世纪建筑风貌,面积721平方米,用了精心打磨的红砖200余万块,是远东地区最大的教堂,最多可以容纳2000人从事宗教活动。

头一次见到这座大教堂的人无不为它那恢弘的气势、精美绝伦的艺术风格和建筑工艺所折服。东正教堂深受拜占庭建筑风格影响,所以东正教堂也称拜占庭教堂,圣·索菲亚教堂完美体现了这种艺术特色。顶部隆起巨大的拱形穹顶,门与窗子也都是拱券形,内部一般采用大理石或者马赛克进行豪华装修。圣·索菲亚教堂在外观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形状酷似圆葱的绿色主穹顶,当地居民形象地称之为“洋葱头”。主穹顶顶部距地面48.55米,加上十字架的高度,通高达53.35米,在地面仰望,穹顶直插青空,目光追随而上,灵魂也随之飘入云端。主穹顶四周还有4个大小不一、造型如“铅笔头”的尖状蓬顶,统称为帐篷顶,众星捧月般把居于轴心的主穹顶凸映衬得越发巍峨雄浑。正门蓬顶是教堂钟楼,7座乐钟均以铜铸成,6座小钟分别为6个不同音符。每个乐钟中间都垂下一根系着钟槌的绳索,训练有素的敲钟人将绳索系在身体不同的部位,然后手舞足蹈,全身摇动,有节奏地拉动钟绳,7个乐钟随之奏响浑厚铿锵的钟声,据说无高楼阻挡情况下能声传20千米。

这座教堂的建筑风格与莫斯科的瓦西里教堂有异曲同工之处。外部墙体在布局上采用平面东西拉丁十字不对等的手法,清水红砖结构的多面墙体,以从大到小套迭的砖砌拱券构成母体,形体繁复,砌工精细,手工打磨,组成的细节丰富而生动。教堂内部在修复中已经基本恢复原貌,由于已经改造成建筑艺术馆,不受宗教活动的限制,游人尽可从容品味其建筑艺术魅力。

人的一生必然要经历潮起潮落,一座跨越历史的建筑同样要经受时代风霜。1966年文革动乱开始,圣·索菲亚教堂遭到空前洗劫,所有十字架被拉倒,7座乐钟全部流失,教堂内部设施被破坏殆尽。当时已打算将其拆毁,但在拆毁另一座与其同为砖木结构的教堂时,遇到了隐秘其中的混凝土结构,很是棘手。拆除计划不了了之。后来,它的周围围建了一圈居民区,整个教堂被淹没在楼群之中,只有那个巨大的“洋葱头”直指苍天。

如今,圣·索菲亚教堂已经成为哈尔滨建筑艺术馆,教堂内部大厅在完整保留原格局、风格的情况下,以大量实物照片和实物模型,展示了哈尔滨早期中西合璧、独具特色的城市建筑。置身其中,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教堂本身的艺术魅力,同时也从老照片和建筑模型中,体会到19世纪末至今哈尔滨开埠100多年来的历史风霜。

圣·索菲亚教堂周边环境几经治理,现已经成为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建筑艺术广场,面积比当年扩大了数倍,成为哈尔滨最大的教堂广场。周边建筑也依教堂的风格加以装饰,和谐呼应,极富欧陆韵味。

美丽建筑中的赞美诗

近代历史上,东正教在哈尔滨极为兴盛,信徒最多时达30万人,是全国东正教徒最多的城市,教堂数目也居全国之首。建国后,随着俄侨返迁故土,东正教渐渐衰落,很多东正教堂已经改为他用,可喜的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一些教堂恢复了宗教活动,当我们走过教堂广场,依然可以听到从这些美丽的建筑里传

出的赞美诗。

位于南岗区士课街的圣母无染原罪教堂就是恢复宗教活动的教堂之一,其原名为阿列克谢耶夫教堂。最初是一座东正教堂。始建于1926年,砖木结构,建筑面积1005平方米,为典型的俄罗斯风格的拜占庭建筑。它外观别致,墙面线条丰富,钟楼采用帐篷顶冠戴小穹顶结构,后面中厅采用较大的洋葱头穹顶结构,构成一个生动活泼的建筑组合体,显示出高超的建筑水平。1980年阿列克谢耶夫教堂改为天主教堂,同年圣诞节重新开放,每年重大瞻礼、节日都会有逾千名信徒前来参与感恩祭。

与阿列克谢耶夫教堂相距不远,同在南岗区的东正教圣母守护教堂又名圣母帡幪教堂,曾在文革期间被迫停止宗教活动,教堂建筑遭到严重破坏。1982年整修之后,于1984年恢复宗教活动,该教堂现为中华东正教会哈尔滨教会所在地。

该教堂由俄国著名建筑师吉达诺夫设计,始建于1922年,原为术结构,重建后于1936年竣工,建筑面积660平方米,砖石结构,为典型的拜占庭风格。教堂主体上方为一巨大拱穹,覆于圆形围墙之上,由12根钢筋混凝土通天圆柱支撑,墙上共有12个窗口,彩色玻璃构成十字图案。钟楼和大厅位于拱穹前部,通高近30米,分为里外两间,里间最高处是圣所,为堂中最尊之地。门两侧有一坡状小桌,迎门居中为一方形高桌,上盖紫缎,即宝座,置有《福音经》及其他圣物。宝座左右两侧均有高大十字架,正面墙上绘有巨幅天使祝福的主复活圣像。外间为祈祷场所,有耶稣受难像及圣像若干幅。厅内韵吊灯、壁灯、油灯、烛光在复杂的建筑内部形成独特的光影空间。圆顶内部设有36个陶制发音设备,外观造型别致,砌筑精巧,表现出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教堂正门前列两口大钟,为圣·尼古拉大教堂被毁后的幸存物。

东正教圣母守护教堂位于东大直街268号,地处哈市主要的商业区内,但周围树木掩映,教堂周围环境清幽素雅,与游人如织的圣·索菲亚教堂广场相比,这里如闹市中的净土,更值得细细品味。

中外各宗教派系建筑荟萃之都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在哈尔滨也拥有众多教徒,宗教建筑值得瞩目。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通江街108号的鞑靼清真寺就是哈市最早的伊斯兰教堂之一。该寺始建于1901年,后经重建,于1937年落成,其风格既受拜占庭影响,又继承了阿拉伯传统文化风采,构成新颖独特的建筑形式。其建筑面积300平方米,通高30米。该建筑在艺术处理上有两个特点,一是入口处门厅顶部建有一个细而高的近似于圆锥体的光塔,这种光塔造型奇特,源于阿拉伯。二是正殿之上建有一个不带鼓座的、有拜占庭遗风的中央大穹顶,形成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穹顶和光塔一前一后,塔身峭拔挺立,穹顶雍容夺目,充满蓬勃的生命力。2001年哈尔滨市政府将该寺交给伊斯兰教协会,并按原貌进行修葺,恢复了鞑靼清真寺的昔日风采,成为哈市屈指可数的阿拉伯建筑景观之一。

位于道外区南十三道街的哈尔滨清真寺,是目前哈尔滨伊斯兰教徒主要的宗教活动场所。始建于1908年,原称清真东寺,又称阿拉伯清真寺,1935年重建后才具有现在的规模。主体建筑为砖木结构,面积426平方米,高13米,阿拉伯建筑风格。整座建筑在构图上强调垂直轴线,采用对称式的形体,简洁稳重,庄严肃穆。近乎正方形的主体,圆柱体和六角形的鼓座,饱满的穹顶,瘦高的尖塔,各具特点,富于变化,从整体上突出了伊斯兰寺院的特有风格,是哈尔滨建筑中的杰作。

80多年前,两万多犹太人涌进哈尔滨这座新兴的城市。哈尔滨有两所犹太会堂,按照时间区分,分别名为老犹太教堂和新犹太教堂。老会堂位于现在的通江街上,当初被称为犹太总会堂。这座会堂建于1907年,1909年1月落成。然而好景不长,1931年这座会堂毁于大火,可以想见,两万犹太人痛不欲生的情景。很快,犹太人成立了总会堂修复委员会,重新修建了老会堂。新教堂位于经纬街,1918年破土,1921年完工。新会堂建成时主体颜色红白相间,庄重大方。原面积1233平方米,为二层楼,最多可容纳500人进行礼拜活动。位于经纬街的主入口处为三开门,突出部分的4个廊柱擎起尖券高门,既突出了入口,又加强了进深层次,-同时还可以有较强的光影变化。左右两侧墙体上分别有双层尖券式木窗。木窗虽没有复杂的装饰,但仍不失精巧别致,每个木窗上都镶有犹太建筑特有的六角圣星。这两座犹太教堂同时向犹太人开放。哈尔滨曾经是中国最大的犹太人聚居区,人数一度超过上海,至今仍保留着远东地区最大的犹太人墓地。

与异域风格浓郁、建筑个体众多的外来宗教教堂相比,哈尔滨的中国本土传统宗教建筑,从个体数量上来说相对较少,这也是哈尔滨的主流社会被沙俄势力控制所致。香坊区是最早来哈的中国人聚居之所,故旧时多佛道信众。哈尔滨的佛教寺庙非常兴旺,最为知名的当属建于1923年的极乐寺。该寺由天台宗第44代法嗣倓虚法师创办,山门匾额由末代状元张骞所题,目前有本院和塔院两部分组成。该寺位于哈市主干道大直街东端,据说当年选址在此是为了与建于南岗中心广场的东正教圣·尼占拉大教堂争夺哈市龙脉。时过境迁,圣·尼古拉大教堂早已灰飞烟灭,而极乐寺却仍香火旺盛,当初的风水之争似以中国人的“完胜”而告终。

建筑艺术造就永恒城市之美

“东方莫斯科”是沙俄建设哈尔滨的城市形象目标,而法国是当时欧洲的文化艺术中心,沙俄非常崇尚法国文化,“东方巴黎”则成为沙俄建设哈尔滨的文化标准。哈尔滨建筑文化在诞生时,就具备了较高起点和品位。从建筑样式来看,哈尔滨可谓是近代建筑样式的宝库。无论是俄罗斯、巴洛克、哥特建筑,还是折衷主义、新艺术运动,近代欧风样式均可在此觅得芳踪。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哈尔滨教堂建筑中最为普遍的拜占庭样式,是中国其他城市所没有的。如果想不出国门尽览拜占庭建筑艺术,感受东正教文化,哈尔滨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去处。

为中东铁路而生的哈尔滨,其角色已随历史的车轮渐行渐远。作为支援全国解放、抗美援朝的英雄之城,作为新中国建设中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之一,哈尔滨历史上那些影响国家之命脉的政治、经济大事也已成为书中的一段段文字。唯有这些建筑杰作,仍然以鲜活的艺术生命力福泽今人的精神世界。不受文化、宗教、政治等等人为因素的限制,这些建筑将作为全人类的瑰宝在哈尔滨继续散发其无穷无尽的艺术魅力。

责任编辑林京

猜你喜欢
东正教教堂哈尔滨
我平等地嫉妒每一个去哈尔滨的人
布尔诺Beatified Restituta教堂
《教堂之夜》
天然大理石教堂
大蛋糕
中国东正教的现状与反思
奇妙的哈尔滨之旅
在东正教之外
《老哈尔滨的回忆》国画
感受哈尔滨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