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五年制大专生(初中毕业)讲《红楼梦》选段,常常讲得口干舌燥,效果却不佳,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呢?
这次课堂预设中,笔者特别准备了一些问题来讨论,并事先用一节多媒体课介绍了《红楼梦》概况,又放了电视剧《林黛玉进贾府》片断,以期进入最佳课堂情境中。
进入课文,学生变得有点心不在焉。于是笔者直奔主要人物王熙凤,同时联系了她害死贾瑞、尤二姐等事件,学生津津有味地听着故事。可就在笔者要对王熙凤见林黛玉的表现“启发引导”时,不料,有个女生忍不住插了一句:“她太假了,装腔作势。”另一个同学附和说:“就是,一会儿笑,一会儿哭。”笔者的本意是让学生加深对王熙凤的认识,没想到变成了先入为主,看来同学们对王熙凤产生了“偏见”。此时临时坐在后面听课的老师也现出了兴味盎然的样子,该如何矫正呢?
这时笔者想到了辩论中常用的一招“顺水推舟”,就顺着学生的回答问道:“是啊,王熙凤这样假,这样会表演,她说的话还有可信度吗?”
有些同学不假思索地喊道:“不……可……信……”还有一些同学则现出犹豫不决的样子。
笔者的目光对准了先发言的同学:“这位同学,你说不可信,是不是说林黛玉并没有王熙凤夸得那么标致?全是她在‘忽悠人?”
立即有同学反驳:“不是,林黛玉本来就好看,王熙凤这样说,既不违背事实,又能讨好贾母。”
笔者问:“讨好贾母,是不是意味着她有可能言不由衷呢?有可信度吗?”
学生答:“嗯,应该还是可信的。”
笔者追问:“可以说说原因吗?为什么又可信了呢?”
学生在下面七嘴八舌说开了,有的说:“林黛玉要是不好看,她也说不成好看。”有的说:“这么多人在听她说话,她肯定不能胡说。”有的说:“王熙凤是大管家,连美丑都不辨,谁敢用她。”
学生的思维打开了,看来方法有效。记得心理学家研究显示: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能表现得最活跃。看来果然如此,于是笔者趁势又问道:“王熙凤两笑一哭,会不会纯粹是表演呢?”
这回同学们不像刚才那么急于回答,都开始认真地看书里的内容了。很快有同学发言:“初次见面,当然应该笑着相认。”另一男生说道:“林黛玉身上戴着孝,王熙凤触景生情,表示一下同情,也是应该的。”又一同学说:“王熙凤是贾母跟前的‘开心丸,刚刚哭过,贾母又有语言提示,她如果不停地哭,反而是假了。最后‘忙转悲为喜也是情理中的事。更能表现她八面玲珑的为人,也说明她口才好、举止得体。”后面一男生补充道:“她进来的时候,仆人们都不敢出声,说明她平时有威严,管理有序,贾母请这样的人做大管家,还是很合适的。”
看着他们兴致勃勃的样子,笔者也不依不饶地接着问道:“那么,她来迟了,是不是在拿身份呢?”
这次他们似乎又找到了规律,一位平时不大发言的学生答道:“她一个大管家,那么多事,来迟了很正常。不见得非是拿身份。”
“那么,如果说她在拿身份,可以这样理解吗?”笔者又问道。
“也可以。因为林黛玉一来,肯定先要见贾母、各位太太小姐,来迟一点,才能显得她忙,忙就显得比较重要。而且看她的打扮,也是着意用了心的,趁势显示一下,和林黛玉拉拉关系,也是个机会。” 笔者点头赞许并指指这位女生道:“没错,‘真人显山露水得放在关键地方,你说得很好。”
“是作者让他来迟的。”有个男生大声地说。
“哦,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
“我看课后练习了,猜出来的。”他答道。
“真行,细心让你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随后笔者示意大家安静,并即兴做了总结:“同学们,相信你们在分析过程中已经获得了有益的思索。我们在分析人物时,不能仅凭他的坏,就认定他的一切行为都不可信。生活交往中对人的认识也要避免片面性。学会具体行为具体对待。而分析作品时,要把人物放在作品所营造的环境中去,不能想当然。除了刚才同学们说到的内容,老师再补充几点:
王熙凤的得体还表现在:她先是巧妙地夸林黛玉,话不多,但很能满足贾母内心期许。既高度赞扬了林妹妹的大家闺秀气质,让贾母面子上好看,又把三个小姑子摆在恰当的位置上。“转悲为喜”之后,委婉表达对林妹妹的喜爱之情,又向众人传达了贾母的仁爱、宽厚、尊贵。
她来迟的设计,既符合了人物性格的发展,又符合了人物身份,同时突出王熙凤的重要性,可谓一举多得。这正是曹雪芹的过人之处:作品中的人物按照自己的内在性格表现着,又能体现出作者的匠心,一枝笔写了多角度、多层次的内容,妙不可言,生活中的逻辑,人物的发展逻辑、作品写作的逻辑都照顾到了。
我们还学到了,在人际交往中,适当的赞美能让人与人之间产生亲和心理。人多时,语言要注意照顾到方方面面。
就在这时,下课铃响了。笔者及时收束道:“作为本课另一个重量级人物,曹雪芹又有着怎样的生花妙笔?”学生们不约而同地说:“且听下节分晓。”
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曾经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堂课印证了这种说法,虽然在预设问题入题时意外地来了个小插曲,课堂生成的过程却变得生动有趣。这让笔者领悟到,学生的每一句回答绝不是简单的是与非,而是蕴藏着回答者的认知、态度、情感甚至偏好。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抓住细节和思想苗头,灵活机智行事,把学生引导到合宜的地方,让他们自己运用头脑,体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乐趣。叶圣陶说:“教就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笔者想这堂课是一次有益的实践。
(张文玲 西安理工大学高等技术学院71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