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丝剥茧 金针度人

2009-06-02 09:23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4期
关键词:研究法方法论范式

肖 阳

金代大诗人元好问诗曰:“鸳鸯绣出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论诗》)魏本亚教授的新著《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以下简称《方法论》),不光厘清了语文教育研究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走向,更把语文教育研究的“金针”度与每一位有心的读者。

笔者利用暑假时间通览全书,获益匪浅,因此非常乐意将心得体会与其他语文教师共享。依笔者愚见,《方法论》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在课题选取上不畏繁难,凸显了语文教育研究的独立属性。在语文教育研究中,一直存在着惯性的偏见,要么认为语文教学是母语习得的结果,老师教授的不过是字、词、章句,基本是经验的产物,与现代科学无关,因此也无方法可言;要么将语文研究统摄在教育研究之下,认为教育研究方法即适合语文教育研究,进而忽视了语文的特性。面对种种非议和质疑,真正的语文教学研究者一直保持着忧虑和警惕,董菊初《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张孔义、方云龙《语文教学科研方法》、张新强《语文教学科研的成果表达》、李海林《语文教学科研十讲》相继对以上观点予以辩驳。这些新时期的优秀成果,对语文教学研究进行了理性的阐释和有意义的探索,一定程度上奠定了语文学科研究方法论的基础,而魏教授的《方法论》,为语文学科进行了有力的辩护,是一次更为全面的提炼和总结,在真正意义上贯通了语文教育研究的各个环节。“无论从内容的丰富性,框架的合理性还是论述的逻辑性、资料的详实性等方面看”,都“堪称同类著作中的佼佼者”(封底华东师范大学倪文锦教授评语)。

二是在研究方法上锐意创新,实现了理论思维与实证思维的完美交融。黑格尔在《逻辑学》中指出:“方法是任何事物所不能抗拒的最高的无限力量。”可见对方法的推崇和重视。所谓方法论,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和学说。推而广之,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即关于语文教育研究方法的理论和学说。魏教授既是语文教育的资深研究者,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亲历者和实践者。所以,在他的著作中,少了艰深晦涩的理论阐释,多了鲜活与生动;少了空中楼阁式的虚幻与缥缈,多了坚实与厚重。他对方法论的盘点,不唯对西方教育哲学方法的借鉴,更多濡染了中国古典文史哲学的精髓。“以意逆志”“披文入情”“明体达用”这样的批评术语被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从而有机转换为现代教育的营养,是书中闪亮的关键词。而书中每段理论阐释之后,就有一个针对性极强的案例分析,这些案例,知识性、趣味性十足,既有对李镇西、窦桂梅、郑逸农等教学名师的经验总结,又多为作者身边故事及亲身经历采撷而得,如此娓娓道来,没有学究的故弄玄虚,也没有一般教材的重复温吞,可以窥见魏教授为学、为人的风度,莫不使读者感到新鲜和亲切。

三是在叙述层次上经纬分明,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魏教授从学科实际出发,将《方法论》一书厘为原理、范式、实践三个篇章,从语文教育研究的性质、对象、价值到研究范式、研究的原则和基础,从三大范式到十种方法,从选题与设计到资料筛选搜集以及成果表述与评价,层次清楚,泾渭分明,初步构架了语文教育研究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在作者看来,语文教育研究有自己的原则和基础,面向语文教育实践、客观性、可操作性、创新性、学术道德都是必须恪守的原则,而实践、理论、学术则是最根本的基础。语文的研究,可以厘为经验主义、实证主义、自然主义三大范式和语言分析研究法、文学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语文实验研究法、语文调查研究法、语文教育叙事法、语文案例研究法、语文个案研究法、语文行动研究法十类方法。这样条分缕析的叙述,为语文教育研究搭起坚实的骨架,而其间穿插的82个研究案例,更构筑了著作鲜活的血肉,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至于书中一以贯之的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则集结成《方法论》的精魂。

在魏教授的思想中,语文教育不应仅是一种认知活动、理性活动和逻辑思维活动,更应是情感交流活动和艺术创造活动。它还告诉我们,每一位语文教育的实践者,都必须学、问、思兼备,唯如此,方可提升自身的修养,实现满眼皆语文到口中有语文再到心中有语文的嬗变。

参考文献:

[1]魏本亚.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肖阳 徐州幼儿高等师范学校221000)

猜你喜欢
研究法方法论范式
坚守与通融——《中国画学全史》传统史学研究法探微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汉学方法论值得关注
方法论视角下的制定法解释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法本位的方法论阐释
UAF的方法论意义
“研究法”教学模式在《功能性食品》理论教学中的实践
前瞻性研究法和经验治疗法在改善妊娠贫血和分娩结果中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