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庆文
摘要:我校结合实际应用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需要,对电力拖动与控制课程进行改革,通过改革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零距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电力拖动与控制;课程改革
电力拖动与控制是中职学校电工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但在以往的教学中,该课程过于注重理论灌输,实践环节少,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如果不改革,学生毕业后将很难适应市场的需求。而我校所在地云浮市是全国四大石材基地之一,素有“石材王国”的美誉,是世界闻名的石材加工基地,并能自行制造各种石材锯、切、磨等机械。于是我校结合当地的产业特点,从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需要
出发,对电力拖动与控制课程进行了改革。
一、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想
1.教学目标。
根据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生产岗位对电气控制技术人才的要求,确定了电力拖动与控制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低压电器的结构、原理和用途,熟悉各种典型设备的电气控制系统, 具有阅读和分析电气控制线路的能力和从事电气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和管理的能力。
2.基本思路。
按照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教学改革重点是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评价方法等教学体系进行综合改革,其基本思路是在理论内容的改革上以必需、够用为度,实行整体优化和整合,强调“新、精、少”,增强理论内容的针对性,突出实用性、先进性和对技术发展前沿动态的反映,构建新的实践教学模式,采用模块化、渐进式的教学方式,注重每个实践教学模块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坚持实践教学不断创新的原则,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改革考试方法,采取理论知识考核和技能知识考核相结合,分阶段进行的
考试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与方法
1.调整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电力拖动与控制课程涉及电器结构原理、电力拖动基础和工厂电气控制设备等多门课程的知识,实践性强。为了适应中职人才培养的需要,实现课程综合化,加强课程的实践性、实用性和针对性,突出岗位能力培养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我们对整个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和整合。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对电机原理、电力拖动基础和工厂电气控制技术三门传统课程的内容进行选择、提炼,舍弃不适应岗位能力培养的内容,合并相互重叠的内容,补充最新科技发展成果,将它整合成一门综合课程。该课程总学时压缩为120学时,其中授课时数为61学时,约占51%;实训教学时数为59学时,约占49%。整合后的课程内容分为电机、电力拖动和电气控制三个部分。知识结构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符合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体现了知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提高了知识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保证了教学需要,增强了专业的针对性,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效率提高。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由于电力拖动与控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设置目的也是为学习后续的课程PLC原理与应用打下基础,也为学生日后从事对工厂电气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注重使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和内容与工程实际密切相关, 根据电气标准做好每一件事情, 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工程观念。在讲授课程之前,我们先对工厂常用设备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并在授课过程中结合这些常见设备进行讲授。具体到教学,在按大纲要求安排实验的同时,在部分章节采用了现场教学的方式。例如,在第一章讲授常用低压电器时,将授课地点设在了实验室。在介绍各种低压电器时,将实物展示在学生面前,将实物进行拆装,让学生了解其基本结构和在维修中应注意的问题,并用手动模拟电器的动作情况,让学生对该电器的工作情况一目了然。另外,在讲授典型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时,结合云浮石材加工机械的控制原理,我组织学生到工厂进行参观,并与厂方协调,让工人现场示范了不同型号的石材加工设备的操作,让学生对各种生产机械的主要结构及运动情况、操作情况有了亲身体验,为我们此后相关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打下基础。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工程意识与实践能力, 为学生的零距离就业提供了技术保障。
3.加强实践环节。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教育, 实践技能是其核心能力。同时, 《电力拖动与控制线路》课程本身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 需要作大量的验证性实验、器件的拆装训练和控制电路的控制效果实验。应该说, 《电力拖动与控制线路》的大多数章节的内容都需要结合实际反复进行验证, 才能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可分成四大模块: 第一,对各种常用的低压电器进行拆装训练, 通过拆装弄清楚它们的结构,理解它们的动作原理,了解常见故障排除方法。第二, 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第
三, 机床电气控制电路模拟故障排除, 对C6140 车床、Z3050摇臂钻床、X62W万能铣床等人为设定的故障, 进行观察和故障现象分析、归纳, 并确定故障点。通过对模拟机床电气故障的分析, 加深对机床机械、电气、液压等之间的配合关系的了解, 更加完整、准确地掌握机床电气控制电路的要求。 第四,电动机的自动调速系统及其调试与维修。教师在对这类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进行教学时, 应采用工程观点和工程分析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剖析,结合实际生产中的应用,特别是在云浮石材加工机械中应用, 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解释实际现象。让学生学以致用, 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
4.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大部分中职学生基础知识比较差, 又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就要求教师要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形象生动的教学,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学习兴趣, 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一是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 将授课内容通过声音、文字、图形、动画、归纳图表等形式传递给学生, 将过去在课堂上难以表达的图形、难以演示的操作过程通过屏幕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 往往可使高深的理论通俗化, 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几年来,我校在相关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为压缩学时,几次修订教学大纲,电力拖动与控制课程由144学时,逐步压缩到120学时。学时虽然减少了,但应用范围扩大了,相应的教学内容反而增加了。教师利用电子教案,以多媒体的方式展示教学内容,减少了课堂板书、挂图等时间,这样,在相同的时间内就能传播更多信息,提高教学效率。
二是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对各类电机的结构、所用材料、电磁关系、转动原理、性能、优缺点等进行比较, 找出异同, 归纳成图表, 进行综合分析,加深学生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记忆。
三是采用分组讨论法。 由教师提出具体的控制要求, 将学生分成几组, 让其自主确定控制方案、绘制控制电路图和器件选型。例如设计一台石材磨床的控制线路。设计完成后, 由学生自己进行评价, 评选出最佳设计方案。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 找出不足, 并得出归纳性的结论。
四是采用职业资格考证法。该门课程学完之后, 学得较好的学生是能够顺利通过中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考试的。对通过了中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考试的学生, 在期末考试中可免试, 并获得中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 这样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其学习兴趣,也为毕业后就业作好了准备。
5.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内容是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教学时空跨度大, 学生的求学目标与知识基础有很大的差异, 这就从客观上决定了从事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必须是“双师型”的。由于长期存在的教育管理体制缺陷,教师基本上都是高等教育完成后就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很少直接参与生产实践, 缺乏专业实践工作的经历、经验和技能, 实践动手能力欠缺。要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通过两个途径: 一方面通过一些鼓励性的政策措施, 分期、分批将理论较系统的教师送到企业生产第一线中去顶岗实践, 在实践中掌握技能,提高自身的实际动手能力, 此举还能直接从企业获得信息反馈, 推动教育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我们学校就分批派教师到石材机械设备厂短期进修和学习,解决了教师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从行业或企业中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相关职业能力的技术人员作专职或兼职教师,我校外聘多名实训指导老师作实训指导,优化中职教师队伍的知识素质和专业技能结构, 使理论型与技能型教师相互转化, 从而推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建设。
三、结语
通过教学实践,电力拖动与控制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完成了课程预定的教学目标,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在实践中探索、改进、完善,更好地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岗位职业能力特点的中职人才,将电力拖动与控制课程建设得更具有中职特色。
(作者系广东省云浮市中等专业学校讲师)
参考文献:
[1]顾绳谷.电机与电力拖动实验指导[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2]陈伯时.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3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李正熙.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
[4]唐云岐.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徐国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