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2009-06-02 09:23詹红红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零距离校企职业院校

詹红红

校企合作是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通过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本文试图分析与说明校企合作的几个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的问题。

一、把握一个指导思想

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必须充分体现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必须充分体现教育服务的特点,必须充分反映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共同利益和追求,必须反映学生高水平、高质量就业的要求。归纳起来就是:以教育方针为核心,以服务学生为宗旨,以推动就业为导向,以追求双赢为途径,以人才培养实现“零距离”就业为目标。

二、立足两个基点

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必须立足两个基点,即“请进来” “走出去”。

“请进来”包括:先进理念引进来、专家请进来、先进育人模式引进来、企业引进来、先进设备工艺引进来、企业文化引进来。

“走出去”包括:教师走进企业,走出国门;学生走出校门,走进企业;教学走出学校,走进企业。

三、坚持三个原则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即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教师的发展,有利于学校的发展。

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这是职业院校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属性。学生既是教育服务的直接受益者,更是职业院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服务对象。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时要坚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原则。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基础文化知识、综合职业素养、身心健康、专业技术技能、特长与爱好等,这样学生才能得到企业的认可和欢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有利于教师的发展。教师发展是多方面的,如身心健康发展、自我价值实现、生活质量改善、业务水平提高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我校注重提供教师发展的机会,例如:轮流选派教师带学生实习、青年教师下企业考察或教学实践性顶岗实习、骨干教师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培训企业员工等,教师在这一互动过程中受到启发,业务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得到丰富与升华。

有利于学校的发展。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优势专业建设特色突显,校园文化建设更丰富多彩,学校声誉不断提升,办学环境良性循环,学校必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校在校企合作中,尝试了企业把设备送进来、市场前沿的理念和文化引进来、教学计划的制定和修改送出去、教育教学课堂搬出去等做法,实现了校企双赢。

校企合作过程中坚持三个有利于是不矛盾的。学生发展是核心,教师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必要保障,学校通过做好管理和服务,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发展,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四、探索四种校企合作类型

从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形式以及我校的实践来看,校企合作按类型模式、合作紧密程度进行分类,大致有以下四种:

1.资源共享型。这是一种学校与企业之间以各自拥有的教育资源为依托,发挥各自的优势而组合的校企合作形式。我校与欧亚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合作,就是双方共享实训设备、互通技术信息、互补师资队伍、互动教学方法的资源共享合作类型。

2.工学交替型。这是一种以帮助贫困家庭学生解决经济困难为目的校企合作形式。学生通过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的形式,在企业劳动获得学费和生活费,在学校学习提高自身知识、技能等综合职业素养。我校与珠海天威打印耗材公司、粤北一所职业学校合作举办的“天威班”即为此类型。

3.订单培养型。这是一种根据企业岗位要求,全面按企业岗位要求开展教学的合作办学方式。学校根据企业的特定要求确定培养目标,与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定向培养应用型人才,教育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密切互动,优势资源互补。我校与珠海市华冠电子公司合作定向举办“高级电工班”就属于这种类型。

4.授权冠名型。在学校特定的班级,冠以企业名称,使学校与企业共享资源优势,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互动,促进学校与企业共同发展。我校“和佳电子班” “丰田汽车班” “通用汽车班”即属此类型。

五、注重五大条件

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挑选合作伙伴必须充分考虑以下五个条件:

1.鲜明的现代企业特征。《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规定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它要求实现政资分开,明确国有企业的出资者;它要求严格区分所有者与经营者的职能,在企业法人实体内部实行法人治理结构;它要求政府承担起宏观调控和社会管理职能,不要干预企业的经营;它要求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向科学管理要效益。在某种程度上说,虽然企业失败的原因千差万别,但企业成功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都与现代企业制度有关。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往往有一套较为成熟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帮助学生在企业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往往对市场变化反应较为敏感,能够更多地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往往更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注重在合作中寻找发展的机会,从而为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提供更多的机会与可能。

2.视野开阔、善于开拓的企业家。企业家指的是“那些将各种生产要素实行最优组合以进行生产或经营活动,对企业经营成果负有最终责任,为集体活动营造氛围,以达成预定目标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和领导者”。近年来,教育系统通过社会化将相当一部分教育任务推向了市场。另一方面,企业也需要借助教育使人力资源的培训可持续性、稳定性和低成本运作。这样一来,教育与企业就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利益交集。企业从职业院校招聘员工,甚至将企业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直接搬进学校的课堂,大大缩短员工培训的时间和成本,产生了一大批才下学位就上岗位,并且学位与岗位几乎没有差异的中、高职毕业生。而要做到这一点,没有视野开阔、善于开拓的企业家是难以想象的。

3.技术密集、科技含量高的企业。职业院校选择校企合作的伙伴,应该多考虑那些技术密集型、科技含量高的企业,才能保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才能保证学生高质量、高水平的就业,才能使教师在校企合作中得到成就感和实现个人价值,才能保证学校声誉、口碑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实现可持续发展。

4.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一套观念、信念、价值和行为规则,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模式。企业文化具有潜移性、主导性、整体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它通过树立正确的经营思想、良好的企业精神、高尚的伦理道德和明确的企业目标,规范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念,统一他们的思想;通过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工作标准,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统一员工的行动和步伐。因此,企业一旦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文化传统,将推动企业物质经济活动持续发展,使企业产生人才集聚、人才辈出的洼地效应,吸引更多的各种类型的人才为其服务;更容易与职业院校产生利益的交集,使校企合作更顺利地进行;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提高。

5.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前景。我们不但要追求学生“零距离”就业,还要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因此,职业院校选择校企合作伙伴时必须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更多的与具有理念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市场优势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处于朝阳产业的企业开展合作。

六、力争六个“零距离”的工作效果

1.学校教育理念与企业精神的“零距离”。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学校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和成才观的总称。在一定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行为,对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要实现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实际需要的“零距离”,就必须实现学校教育理念与企业文化的“零距离”,就必须实现教师对特定行业中企业特定文化认识上的“零距离”,就必须实现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与企业器物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内涵的“零距离”,从而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企业文化的要求。目前,学校的教育理念与企业的文化背景存在相当大的距离,需要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努力来缩短。

2.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需求“零距离”。培养目标是指对教育对象在规格要求方面所要达到的标准。以科学发展观来认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就业为导向,增强职业教育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切实加快技能人才培养,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人力资源支持”。职业教育集教育性和职业性为一身,其教育性要求它必须体现育人为本;其职业性决定了它必须更加紧密地与生产企业和人才、劳务市场结合,培养既有良好职业道德,又有熟练技能,既有学历文凭,又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技能型人才。职业院校在培养目标上一定要定好位,同时把握好培养过程,最终使培养对象与企业用人需求“零距离”。

3.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零距离”。在教育领域,专业是指学生今后的工作领域和当前的学习范围,即专业应建立在“职业”与“技术”的基础上。因此,专业设置既要依据社会需要,又要注重“职业”与“技术”等复合性要求。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是否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要,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这就要求职校不能闭门造车,而要开门办学;不但要搞好学校内部管理,更应瞄准市场动态,及时设置或调整专业。

4.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技术“零距离”。教学内容是学生在校接受教育的实质,职业院校通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来完成教学内容。学校必须把握技术市场动态,既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增设新技术课程,更要培训师资,编写新技术教材讲义,才能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技术“零距离”。我校将汽车行业有影响的企业及汽车维修人员培训引进学校,共同合作办学。因此,汽车行业的新技术很快成为课堂上的新内容,企业对汽车维修人员的培训课程和讲义很快成为学校课堂上的新教材,汽车行业员工的职业素养迅速成为学校汽车维修专业师生的讲义及学习内容,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交流与沟通,增进了双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此外,学生与学员的朝夕相处、耳濡目染,增强了双方的了解与友谊,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为他们走向社会,正确地择业和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5.教学方法与企业解决问题的办法“零距离”。教学方法是教师用于传授知识和技能的门路或程序。目前,许多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方法尚未摆脱普通中学教师教学方法的模式。我们提倡职业院校教学方法与企业解决问题的办法“零距离”,就是要求职业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保留优良的传统教学方法,还要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按照企业的需求,与企业接轨,教会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6.实训场地建设与企业生产车间“零距离”。实训场地是职业院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场所,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对企业生产环境和生产工艺认识的局限,更由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有限,且大多数企业尚未加入职业教育的行列,不少职业院校的实训场地设备是模拟仿真的,工位数又不够,实训只能停留在观赏工作原理性阶段,学生无法动手操作,缺乏感性认识,毕业后即使去对口专业的企业,上岗后也要重新培训。要培养“零距离”上岗人才,建设“零距离”的实训场地是前提条件,“零距离”实训场地建设包括实训场地的环境布置、设施设备购置、仪器仪表工具的配备、师生的实训工作服配制等,都要求与企业一致,并在实训场地引入企业文化,使学生踏进实训室犹如踏进了企业的生产车间。

职业院校要培养“零距离”的上岗人才,必须走校企合作之路,需要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实训设备等方面全方位与社会和企业“零距离”。其中,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的“零距离”是先导;专业设置的“零距离”是前提;实训设备的“零距离”是基础和必要条件;教学方法的“零距离”是途径和手段;教育内容的“零距离”是核心。

(作者系广东省珠海市第三中等职业学校校长)

责任编辑郑蔼娴

猜你喜欢
零距离校企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和党旗零距离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与元英&宫胁咲良零距离 from IZ*ONE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与“明星”们零距离
“编读零距离”柳州、柳江见面会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