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疑问教学法在语文课中的运用

2009-06-02 06:58叶长琼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于勒菲利普思维

[摘 要] 语文教学过程中,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下,围绕教学目标,不失时机地提出具有一定广度、深度、梯度的问题,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探索创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 语文教学;兴趣;目的;时机;广度;深度;时间;空间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 1671-1270(2009)1-0078-02

古人云:“学成于思,思源于疑。”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实践证明,在语文课堂中运用疑问教学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新课程理念。疑问教学法的关键在于会“设疑”,教师应在如何设疑、激疑、留疑等一系列问题上做文章。

一、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是实施疑问教学的前提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并不取决于教师反复地讲解,而取决于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及其自主学习的程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只有在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高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才会更高。可见,创设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和自主参与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创新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采用疑问教学方式,一般以提问方式出现,更是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设疑的关键在于激起学生对疑问的浓厚兴趣和探究问题的强烈愿望,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讨论,发表意见,达到“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问题设计时,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所熟悉的、或可感的、或是学生乐于实践的话题入手,让学生的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和亲历情境进入互动教学之中,学生的个性就能得以张扬,能力就会得到提高。也只有如此,学生才能领悟课文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才能在作者丰富的情感的熏陶与感染下,去体味人生,形成生活的智慧,提升人格的境界。

二、设疑要有目的性,围绕教学目标,解决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创设问题,在于激发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切忌漫无目的,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偏离主题。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塑造了祥林嫂这一悲剧形象,教师从肖像描写入手,引导学生找出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并提问:“在对祥林嫂离开人世前的最后一次肖像描写中,哪一点使你感受最深,为什么?”学生大多对“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感受最深,他们认为:眼睛最能表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要极俭省地画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她的眼睛”,祥林嫂的这双眼睛是苦难的写照,让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和封建礼教是如何一步一步吞噬了祥林嫂的。学生引用现代文坛名将鲁迅的名言,不仅生动形象,而且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中,进行了创新,体现了自身价值。

三、设疑要以形象思维作前导,尽量不用抽象概念去提问

初中生的思维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时期,形象思维在起重要作用。因此提出的问题要具体、形象。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是写百草园的景色。如果这样问:这段景物描写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学生不容易回答正确,因为这样问太抽象。如果改为这样问:这些景物各具怎样的形态?哪些是写声音、色彩、味道的?问得很具体,符合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学生容易回答。

四、要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一方面,教师要精心设计疑问,巧妙提出问题,让学生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激励诱发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去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另一方面,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一池死水,风平浪静,若投去一石,必然激起涟漪,通过问题激疑,启迪学生思维的热情和渴望,撞击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五、所设的疑问应具有思维价值,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设疑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创新。思维总是从产生疑问开始的,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疑问要有思考价值,能让学生经历猜测、假设、推理、验证、归纳等思维过程,真正的去开动脑筋。过多采用“是不是”问法,随便问“对不对”,这样简单的“是非”问题,出现的次数过于频繁,就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降低教学的吸引力,势必造成学生乏味,养成懒于思考的不良习惯。比如,学习《背影》时,如果问:全文共有多少自然段?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都是些简单的是非问题,那就失去了设疑的价值,因为课文中写得明白,不用多加思考。如果这样问:开头一个自然段写对父亲的思念,从“不相见”到“不能忘”引出对“背影”的回忆,接下去为什么不写父亲的背影,却写家庭的琐事呢?就能激发学生思考。学生只有认真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思考这些琐事在文中有什么表现作用等,才能找到答案。此所谓“纵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让学生很有成功感。

六、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参与,不流于形式

《学记》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意思是说要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他们的鼻子走;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其感到压抑;要启发学生思考,但决不能直接把最终答案呈现给他们。学生主动参与性的大小是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巧妙发问,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问必须面对全体,要有利于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力求使多数学生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要让学生尽量参与解答问题的全过程,不越俎代庖。

按照心理学观点,教师提出问题后,正是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有的教师在提问后,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充分展开,就喋喋不休,干扰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有的教师在提问后,急不可待地给出答案,成为名副其实的“自问自答”。长此以往,学生的自我价值无法实现,必将挫伤他们思维的积极性。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知道真正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起主持、引导作用,不要什么“都知道”,最好多说不知道,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更多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充分发表见解。而教师要做的是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发现学生分析问题时的思维障碍,针对学生实际进行适时、适当、适度、有效的点拔。例如在学习《再别康桥》时,问学生学习描写离情别绪的诗歌有怎样感受,学生经过多次反复阅读、讨论后就能知道,教师再引导学生回忆李白的《赠汪伦》、高适的《别董大》、柳永的《雨霖铃》等作品,经引导点拔,启迪学生思维,进行横向对比联系学习,归纳诗歌的内涵,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

七、问题要有条理性和启发性,具有一定的梯度

《学记》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会提问的人,象木工砍木头,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再砍坚硬的节疤。

问题设计要有条理性和启发性。启发性的问题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能诱发学生展开思维。要求所提问题必须根据教学需要,按照教学程序、课堂结构和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精心设计,同时要解决文章中的一个难点或一个重点问题,往往靠直接提问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时需要设计一组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近及远、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指导学生分析菲利普夫妇的形象及文章主题时,可以采用层层深入的提问法:“为什么‘父亲总是带‘我们去海边散步?他为什么老是说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学生回答“想见到于勒叔叔”,这很容易;又问“当没有见到于勒时,菲利普夫妇是如何称赞于勒的?当他们真正遇上了于勒的时候,他们又是如何骂于勒的?后来他们为什么要躲开于勒?”同学们通过认真看课文,也能回答好;接着又问:“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前后完全不同,但有一样是不会改变的,那是什么?通过这些分析,你能发现菲利普夫妇有什么共同性格特点?”在前面问题的铺垫后,回答这个问题也就水到渠成,学生说:“在他们心中只有一个‘钱字是不会改变的。体现了菲利普夫妇惟利是图,自私,冷酷无情的性格特点”。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菲利普夫妇把自己的亲兄弟当成了陌路人?于勒的遭遇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提问,经过教师的点拨,学生就能很好的解决本文的重点难点。

实践表明,在语文教学中认真研究并使用好疑问教学法,学生就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养能力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苏龙,如何提高语文课的提问效果.

[2]李根,浅谈问题教学法在语文课中的运用.

[3]《学记》、《论语》.

【作者简介】叶长琼(1968-)女,四川成都人,成都龙泉驿区龙泉外国语实验学校(初中部)教师。四川 成都 610100

猜你喜欢
于勒菲利普思维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先来后到
自己的歌
我的叔叔于勒(缩写)
活跳板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别人的玩具,我可不管(一)
大笨熊巴纳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