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格局的构建

2009-06-01 07:27李 艳
职业·中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理论课职业院校辅导员

李 艳

与普通高校相比,职业院校的学生由于培养目标、教育性质、教育层次、教育类型、生源结构等不同,其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就要求职业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工作机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佳

首先,教师对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缺乏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在教学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其次,教师教学理念转变不彻底,不注重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沿袭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采用大班上课的形式,班级学生人数多,教师不可能顾及到每位学生的需求,组织教学有一定难度,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第四,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比较薄弱,重视不足,缺乏系统指导和监督,没有形成有效机制,从形式到内容上有很大的随意性。

2.思想政治教育局限于形式,停留于表面

(1)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高职院校的特点是学制较短,突出职业性、技能性,导致许多高职院校只片面地强调突出职业特色,突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人文环境的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

(2)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强。许多院校对学生的思想状况与政治素质水平缺乏准确把握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无的放矢。

(3)教育方法和手段陈旧落后。当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和条件已经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和挑战。但是,一些院校还满足于用传统的教育方法解决新的问题,在教育手段和方法上陈旧落后,甚至单纯追求形式上的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不注重实效。

3.学生思政工作队伍建设与管理需要加强

目前,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与当前的形势和需要还不相适应。许多辅导员、班主任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缺乏实践经验,学校对他们缺乏系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知识和业务培训,从事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大部分缺乏相关专业背景,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缺乏了解和研究,对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也缺乏理论思考和理论升华的思维习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就自然会受到影响。另外,从人员配备来看,不同程度存在人员数量、结构、待遇等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中专职人员偏少,流动性较大;辅导员的职责过多,大部分时间陷于事务性工作,从时间上和精力上很难真正深入关心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发展动态;职业院校的班主任绝大部分是临时性的,待遇低、任务重,心理上不稳定。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除此之外,教学部门目前主要负责教学和科研工作,教师很少参与学生活动和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了解,导致思政队伍力量薄弱,难以形成合力。

二、对存在问题的分析

以上问题虽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层面的问题:

1.认识层面的问题——重视不够,理念滞后

以上列举的“重技能轻德育”的倾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等现象,根源在于教育理念的滞后,没有上升到政治的高度去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不足和理念的滞后,导致难以形成促进教师开展教研教改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创新的激励机制,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改进。

2.方法层面的问题——办法不多,手段落后

一些职业院校在教育过程中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教育对象,不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过程中去,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系统研究和深入分析,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不重视手段和方法的创新,用老办法应对新问题,对解决一些突出问题和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办法不多,手段单一,甚至束手无策。

3.机制层面的问题——体系不完善,队伍欠整合

一些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内容到队伍都未形成完整系统:教育内容不系统,课内课外“两张皮”;机制不健全,教育途径未理顺;队伍整合不够,教师队伍和学生管理队伍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合力。以上问题导致一些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投入很大,成本很高,但效果不佳。

三、创新教育理念,构建大思政教育格局

实践证明,要解决好以上问题,必须彻底转变教育理念,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在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下,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整合思政工作队伍,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局面。

1.整合内容,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

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构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辅导员指导开展的课外主题教育活动统一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对教育内容进行整合、重构,原来的课外教育内容可以纳入课堂教学范围,充实教学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可与党团活动、社团活动相结合,进行整体设计,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环节。新的教育体系目的在于突出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课堂教学与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教育与课外主题活动以及党团、社团活动的潜移默化教育相结合,避免课堂教学和课外教育在内容上的重复,在资源上的浪费。

2.优化组合,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和运行新机制

积极倡导教学与实践两个环节互通,畅通全员育人渠道,努力形成大思政格局。学校可成立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委员会,将原学生处、团委、招生就业处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整合后作为委员会的下设职能部门,委员会主任由党委书记或分管校领导担任,副主任由四个职能部门的主要领导担任,委员由各系的分管学生工作的负责人担任。

在此基础上,进行思政教师与辅导员队伍的资源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除承担课堂教学和科研外,兼任辅导员;辅导员在做好学生日常思想教育管理工作的同时,还适当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关课程及相关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辅导员两支队伍在角色和工作职能上的相互转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入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第一线后,对学生的思想脉搏把握得更准,课堂教学更能贴近学生实际、更有针对性、说服力和渗透力。同时,也有助于克服辅导员队伍边缘化,建设一支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研究者、管理者“三位一体”的专业化、职业化、稳定型思想政治队伍。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的重要保证和关键环节。一方面,要健全机制,足额配备专职辅导员,强化岗位培养,完善配套政策和激励机制;另一方面,要通过举办集中培训、辅导员论坛和工作研讨会等形式,对辅导员队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培训,提高队伍的理论素养和职业能力。

除了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以外,专业课和基础课教师也应承担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在专业教学中,可以渗透思想政治理论,指导学生认识技术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体验技术中的人文精神。基础课的人文素质教育同样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然、社会、他人和自己,正确认识国家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宗教法律。因此,基础课、专业课教师应自觉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自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中。

3.科研带动,构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

构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要以科研为抓手和突破口。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研究和实验,促进全体教职员工人人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从各自岗位和工作职责出发,思考如何立足本职工作,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在选定科研课题时,要注重以下几方面:一是课题的覆盖面要宽,要能够使全校各部门或大部分部门都能参与进来;二是课题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够通过开展实际的教育实验和试点研究检验研究成果;三是课题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通过课题研究带动学校在学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解决。通过科研带动思政工作的开展,可以使全体教职员工增强全员育人的意识,促进人人关心思想政治教育、人人参与思想政治工作、人人开展思想政治研究的良好局面的形成。

4.发挥优势,建立校企合作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高职院校区别于一般本科院校的最大特点就是校企合作办学,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十分紧密。高职院校应发挥这种优势,利用企业和社会这个大课堂来开展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

在实践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建立校企合作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一是学校和实习单位合作,加强对学生校外实习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校外实习不仅成为学生实践技能提高的必要环节,也成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二是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积极引进和渗透优秀的企业文化,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三是与企业联合开展有利于激发学生从业意识和提高学生从业素质的活动,如联合开展学生创业(就业)知识竞赛、技能大奖赛,邀请企业技术能手做专题报告,带领学生到企业观看技术能手现场操作,观看企业职工技能大赛等。

以育人为目的,构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实践与探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的理论创新和观念转变,更需要全体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不断探索和全体教职员工、用人单位的积极参与。只有不断创新理念、实践探索,才能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突破和新跨越。

(作者单位:海南政法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理论课职业院校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