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华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是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而它的关键就是“任务”的选择与设计。本文主要分析了进行“任务”设计时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任务驱动;信息技术;问题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目前普遍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让学生在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获得清晰的思路和方法,掌握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然而,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关键是“任务”的选择与设计,“任务”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一般说来,“任务”设计时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
教师要在总体目标的框架上,将总目标细分成若干个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分解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例如,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制作涉及到幻灯片信息收集、图文编排、幻灯片的超级链接、演示文稿的放映、文件存储等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个制作好的幻灯片——“任务”。然后将这个任务分解为几个较小的任务,指导学生分步骤去完成。
二、“任务”设计要有可操作性
通常,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演示后,关键的一步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因此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一定要注重“任务”的可操作性。
例如,在学习Excel进行数据处理时,可以设计“任务”为输入一份月考的考试成绩,然后根据要求用公式法计算出每位同学的总分,并把这个表格进行格式化,加上边框和底纹。
三、“任务”的选择、设计要难度适宜,要符合学生特点
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年龄、兴趣、认知能力等特点。“任务”设计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余地;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任务的难度设计为梯度等级;要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对于新内容或一些有难度的“任务”,教师最好能事先演示或给出清晰、详尽的操作步骤,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在完成一个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而且比较有趣的“任务”时,他们会非常专心致志、乐此不疲。
例如,在学习Word文字处理的内容时,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输入个人简历并保存起来”,这个任务包含“输入”和“保存”两步操作,并强调是自己的简历,体现了与学生的关系。在完成此任务的基础上,有兴趣的
同学可以给这个简历添加漂亮的边框和底纹,还可以插入一幅自己的照片等等。
四、“任务”设计要注重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
在信息技术课的“任务”设计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以及声音、文字和语言、符号等多种信息的功能,从声音、色彩、形象、情节、过程等方面,设计出具有某种“情境”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激发学生联想、判断,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例如,在Word“设置艺术字”教学中,教师事先做出一些在周围出现的公共广告牌、饭店名称、名人警句等,上课时为学生播放,使学生感觉到艺术字就在身边,激发学习欲望与热情,使学生愿意学、乐于学,变被动为主动以增强学习效果。
五、“任务”设计要注重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可以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驱动教学,有意识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把学科“任务”包含其中的真实性问题情景,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学习过程中。在这个整合过程中,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学生使用计算机获取、处理信息就像使用电话、铅笔、橡皮那样自然。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尽可能体现学科整合的思想,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Word中“输入一篇语文课文,然后进行排版,并自己画一幅小插图”这个任务中,就整合了语文、美术学科的内容;在“利用Excel,创建本班同学某次考试的成绩表,计算出总分和平均分并排出顺序,最后写一个简短的分析报告”这个任务中,就整合了数学、语文等学科的内容。
六、“任务”设计要注意个别学习与协作学习的统一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注意以适当的比例分别设计出适合个别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任务”。对于个别学习的“任务”,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操作方法自己完成,培养学生的独立自立能力。对于协作学习的“任务”,则要求由多个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协作完成。
计算机网络环境为协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教师可以依照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年龄等特点,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协作学习以小组讨论、协商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旨在通过学习群体的智慧,完善和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协作学习把个别学习环境下学生个体间的竞争关系转变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把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或双向交流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使学生们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增长知识技能,促进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例如,在PowerPoint作品综合制作教学时,以6人为一组,选用教师提供的主题(或自拟主题),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最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与交流。
总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关键是“任务”设计,要仔细推敲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可操作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