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思维之泉 体验思维之旅

2009-06-01 09:27陈惠芳
江苏教育 2009年3期
关键词:生长点预设思维

陈惠芳

1起点与思维,数学课堂的生命线。备课从何出发?周老师的教学给出了答案:基于教材提供的案例,把握学习起点,着眼于思维发展,从生活中摄取鲜活的学习素材,丰富教材内涵。周老师用鲜活形象的体育彩票代替抽象的数学材料,给出没有规律的体彩的7个号码,设计了“五等奖有几种情况?”这个问题,以一定的思维深度作为支撑点,整节课围绕“找”,有序地展开。

2预设与生成。数学课堂的风向标。周老师强调:预设是一种态度,生成是一种智慧。预设是为了有效生成,生成也不简单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而是在教师及其预设指导下的创生和建构。“确实是6种情况。但老师更关心你们是怎么找到这6种情况的?”当学生初步得到答案后,周老师更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于是,学生呈现了多种思考方法,但周老师仍不满足,而是抓住学生的思维火花,不断进行有效追问,在他的点拨下,学生从框的方法、框的个数,进而关注平移的次数、呈现的情况。于是,“找规律”成了学生的一种心理动力,让学生经历了一次思维之旅。

3活动与体验,数学课堂的生长点。“有形式无实质内容,有活动无亲历体验,有经过无实践感悟,活动了身体休息了大脑”的数学活动。周老师深知其给教学带来的危害。因而,活动与体验,正是这节数学课的生长点。

周老师安排了3次“找规律”的探索过程。前两次,都是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体验,而第三次活动,他追问学生“看看屏幕,你能在头脑中想象出需要平移几次、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况”,没有了形象的支撑,学生仅能依靠文字进行抽象思维。从原生态的动手操作、丰富的表象思考、简约的列式计算、抽象的数学模型中,不难发现,周老师巧妙地挖掘了“问题”资源,通过分析比较、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等活动,加强了学生的自我体验。实现了高质量的教学对话。

猜你喜欢
生长点预设思维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例说直接证明之分析法
直接证明分析法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小学数学学习的生长点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浅析预设的应用